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代老年代谢综合患者的中医健康护理教育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50例老年代谢综合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健康护理教育,对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更为好,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健康护理教育在老年代谢综合中的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老年代谢综合征 中医健康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pH水平与代谢综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站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血液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伴有与不伴有代谢综合者之间血液、尿液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代谢综合与尿液成分的关系。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尿液pH呈负相关,校正相关混杂

  • 标签: 尿液PH值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标准化路径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并发M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卒中患者50例作者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再次梗死、房室或室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是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应该积极控制、加强预防,同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意识,防患于未然。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及其代谢综合中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潜在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肥胖及其代谢综合患者,所有患者均服用益生菌与益生元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形态指标以及血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及其代谢综合患者的治疗中,服用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减轻体重。

  • 标签: 益生菌与益生元 肥胖及其代谢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并发代谢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40例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分为二甲双胍组及一般组,各70例,一般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二甲双胍组则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二甲双胍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低于一般组,且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2hPG)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并发代谢综合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良好,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代谢综合及泌尿系结石患者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病患300人泌尿系结石病患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形成观察组(136人)及对照组(164人)。对照组为单纯泌尿结石组,观察组为泌尿结石合并代谢综合组。对比两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差异。结果观察组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磷酸钙结石数据方面高于对照组,尿酸结石数据相对对照组也更高,草酸钙结石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代谢综合为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安全隐患,与不同的结石成分有关,临床当中需要针对此情况给予关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泌尿系 结石 安全隐患
  • 简介:取出结石后即可发现有无胆囊管与肝总管瘘,形成胆囊肝总管瘘,I型是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囊颈

  • 标签: 综合征诊治 诊治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了干燥综合患者针对干燥这一症状的护理,包括口腔、鼻腔、眼部、呼吸道、皮肤干燥的护理,饮食护理,并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干燥综合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认知能力,增强患者治病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治疗疾病,防止疾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护理
  • 作者: 廖春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7-01肾病综合征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人体综合病症,主要指的是人体内部肾小球的通透性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人体出现高脂血症、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同时也有可能过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形式的一种综合性临床症状。患上肾病综合征之后产生的危害什么?产生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与人体遗传性病因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是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就是俗称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的出现是这类患者的最主要体现,同时,也是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大量蛋白尿的产生是指人体内排出蛋白量一天多于3.5克,而在正常情况下,肾病综合征以滤过膜具有排屏障分子与电荷的功能。人体产生肾病综合征时,原来的蛋白所含的量就会逐渐增多。近曲小管回吸收量增加之后,就会产生大量蛋白尿。在这个基础之上,肾小球压力就会不断增加,可能会造成高血压等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将尿蛋白进行全部排出。水肿。肾病综合征发生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会下降,导致人体水分从血管腔进入到人体组织间隙,进而导致人体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当人体的血浆蛋白下降到30克每升时,肾病综合征中,人体的蛋白就会出现丢失,造成肾小管分解的不断增加,也就保障不了肝脏白蛋白的代偿性合成。如果出现人体肝脏白蛋白与丢失与分解的蛋白不一致时,当合成小于丢失与分解时,人体就会产生低白蛋白血症。这类患者中部分就会出现水肿的情况造成人的饮食量不断减少,人体吸收不良或者是蛋白质摄取太少,这三种因素都有可能是低白蛋白血症加重的原因。高脂血症、高胆固醇或者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两者的血清中LDL、VLDL和脂蛋白浓度的不断增加,这种增加情况经常会与低蛋白血症同时出现同时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人体肝脏合成脂蛋白的增加,但是由于在周围循环过程中,分解减少了部分作用。高甘油三酯血症是由于人体在分解过程中并产生的代谢障碍造成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肝脏的合成不断增加。肾病综合症需要注意什么?蛋白摄入。由于人体在发生肾病综合征之后,血浆的蛋白就会出现急速下降,甚至会小于30克每升,患者的尿液中会失去大量蛋白,导致肾小管分解不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白蛋白的合成。因此,就需要保障大量蛋白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Met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最近研究表明在我国妇女,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患病率较高。与城市成年人相比,农村成年人的腹部肥胖,超重,高血压和空腹血糖高的情况恶化得更严重,或改善得更少,这对女性尤为明显。尽管在中国需要加强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措施,但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农村居民和妇女中迅速增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发展趋势
  • 简介:两种诊断标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中MS的诊断结果比较 ,两种诊断标准对不同性别糖尿病高危人群MS诊断的比较 ,两种诊断标准对不同年龄层糖尿病高危人群MS诊断的比较 

  • 标签: 中标准 人群中 代谢综合征
  • 简介:Guevara等[3]用鸟氨酸加压素和白蛋白联合治疗16例HRS患者,综合治疗包括应用血管活性物质、TIPS、透析等可改善患者肾功能,Ortega等[5]用特利加压素治疗21例HRS患者

  • 标签: 综合征防治 肝肾综合征 防治进展
  • 作者: 吴义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富顺县中医医院吴义萍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现象,进而导致血浆中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患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以及高脂血症等症状,其发生多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以及感染因素有关,根据疾病类型可将其分为遗传性、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三种类型,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急性肾衰竭、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血栓及栓塞等并发症,预后较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保证生命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来证实SSS与LASIK术后上皮缺陷与加,所有SSS患者(0.3%)均与上皮缺陷,0年Shah等也对出现DLK的9例患者进行了治疗

  • 标签: 综合征研究进展
  • 作者: 杜益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多囊卵巢综合征知多少?杜益琼(四川省盐亭县黄甸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盐亭621606)【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3-01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该病病因复杂,治疗存在一定难度,该病属于生殖医学重难点研究内容。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分泌量会超标,同时会有排卵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患者医生都会有持续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品质。1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的病因1.1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家族聚集性,属于多基因影响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常染色显性遗传以及X染色体上连锁显性遗传,家族内部有这种疾病时,后代发病率高于普通家族。1.2环境因素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地域、营养以及生活方式均会影响多囊卵巢发病风险,环境中部分物质,例如塑料微粒通过循环进入人体后将会导致人体激素代谢受到影响,雌雄激素水平失衡后,将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大幅上升。1.3高雄激素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高雄激素水平大幅超标,将会导致卵巢发生闭锁,卵泡发育以及成熟均会受到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较低,由于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导致卵泡未发育成熟就停止发育,导致卵泡成熟障碍,引发排卵障碍,致使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升高。1.4肥胖当体重指数超过25时,可称为肥胖,过量饮食将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体循环游离脂肪酸含量将会异常上升,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将会受到影响,极易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脂肪组织功能将会发生紊乱,将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形成胰岛素抵抗。1.5炎症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异常升高,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慢性低度炎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组织进行活检,发现大量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临床治疗研究发现,应用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后,血清中的炎性细胞生物活性受到抑制,表明炎症反应确实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1.6青春期发育亢进青春期期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处于发育期间,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该阶段中机体中枢处于负反馈状态,导致雄激素过量,部分青春期患者会有月经推迟以及高雄激素血症,还有部分患者接受B超检查卵巢中卵泡数高于12,可知青春期发育亢进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1.7其他因素月经来潮过早也会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风险,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