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陆上和海域不断发生溢油事故,由此造成重大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文中介绍了欧美国家对此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使用的应急装备,论述了日本世界化工股份公司溢油分离回收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适用环境.

  • 标签: 溢油事故 应急措施 应急装备 回收机 炼油行业 污水处理装置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然水体中重金属、药物、酚类化合物、农药等各种潜在的新兴污染物(EPs)的大量增加会对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EPs的主要来源包括畜牧业养殖废水、纺织废水和医疗废水等,这些废水可通过多种途径流入到自然水体中。然而,大部分国家仍缺乏严格的管控和处理技术。此外,常用的EPs处理技术,如吸附、沉淀、过滤、絮凝和氧化等方法处理这些EPs效果有限。因此,寻求一种更高效、节能的EPs处理技术十分必要。膜分离技术(MSTs)为去除EPs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具有分离效率优、资源回收率高、维护成本低等几个明显优势,已在EPs去除和资源回收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环境工程 应用
  • 简介:炼化企业油气回收作为一种清洁生产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6年5月,哈尔滨石化公司建成应用膜分离技术的油气回收装置,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汽油装车系统。经过现场评价,装置处理能力为650m^3/h时,油气排放浓度为14g/m^3,油气处理效率达97%,均满足《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的要求。

  • 标签: 膜分离 回收技术 汽油装车系统 油气排放浓度 油气处理效率
  • 简介:胍胶压裂返排液具有高黏度、难固液分离的特征。强化该类废液的固液分离效果是开展深度处理的前提,去除废液中泥砂、岩屑、胍胶残渣等颗粒物,可确保处理后水水质达到再利用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影响该类废液固液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废液黏度、颗粒物密度、粒径及混凝效果,并就延时混凝技术强化固液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延时混凝形成的絮体粒径较常规絮凝物增加0.7~1.8mm,絮凝物沉淀速率由常规的18mm/s增加至25mm/s,该试验研究为胍胶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胍胶压裂返排液 废水处理 固液分离
  • 简介:摘要:地震是对高层建筑结构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一种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良好的抗震设计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抗震设计,在掌握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抗震结构。

  • 标签: 高层建筑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 简介: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过程能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由于电镀废水污染物种.是多样,纳滤、反渗透、聚合物强化超滤、电渗析等膜分离过程作为电镀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被深入研究,纳滤、反渗透及其组合工艺等被应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及其资源化,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电镀废水 膜分离技术 资源化
  • 简介:介绍了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变压吸附法3种常见的气体分离方法,并分析现有CO2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以某炼油厂制氢驰放气碳捕集为例,从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运行费用等方面对3种分离方法进行了筛选。溶剂吸收法因投资、运行、维护成本均较高,膜分离法产品浓度不能稳定达到要求而不适用,变压吸附法由于投资较高,但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且产品气浓度满足要求。所以变压吸附法是适合制氢驰放气碳捕集的最优方法。

  • 标签: 制氢驰放气 碳捕集 变压吸附
  • 简介: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会计应运而生.本文从网络会计的概念、特点、理论、目标、要求、问题和发展等方面,论述了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它将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 标签: 网络会计 会计信息 资源共享 网络安全
  • 简介:摘要:医院空调与通风设计与其他建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其功能科室众多,不同科室有不同的暖通要求;室内环境类型多样,不同科室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不同,决定了室内环境的多样性;医疗设备有很多种,不同的设备对机房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就像是核磁共振仪,不仅要恒温恒湿,还要有磁屏蔽和减震。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更新,设计师们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多个渠道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实时的需求分析,以便能够及时地适应这种变化。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暖通空调 设计分析
  • 简介:从云南滇池水样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有机磷细菌P-2,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初步鉴定.用0.01、5mg·L-1微囊藻毒素(MC-RR)处理有机磷细菌P-2,研究了MC-RR对其生长、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ACP和AKP)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有机磷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升高,因而可能改变或减缓生态系统中磷循环的进程,这表明微囊藻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调节水体细菌功能群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MC-RR) 生长 酸碱磷酸酶 可溶性磷酸盐
  • 简介:针对胜利油田勘探与开发特性以及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含水量的废钻井液,在固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经现场实验,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 标签: 胜利油田 废钻井液 固液分离 现场实验
  • 简介:针对落地原油的回收及土壤污染治理问题,提出了用热碱水溶液清洗一气浮分离的处理方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实验中考察了清洗过程的反应温度、清洗时间、液固比、碱浓度及气浮温度和气浮时间等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适宜的处理工艺条件。在此处理条件下,可使含稠油12.5%的模拟含油土壤的油去除率达到92.5~93.5%,土壤中残留油含量降至0.9~1.0%。提出的处理方法,能源消耗较低,碱剂费用仅为7元/(t土)左右,且可以回收洗脱出来的原油。

  • 标签: 气浮分离 含油土壤 油污染 回收 去除率 处理工艺
  • 简介:本文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性能化防火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而且从人员安全疏散和钢结构防火、防排烟等方面对此类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可为优化大型体育建筑的防火设计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大型体育场馆 性能化设计 防火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变得日益重要。然而,传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往往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方面。

  • 标签: 机械系统 可靠性 模糊 优化设计
  • 简介:据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MSHA)公布,从2013年1月1日到6月30日,美国有18名矿工死于矿业事故,其中,9名死于煤矿事故,9名死于金属和非金属矿业事故。在所有这些死亡人员中,有1名死亡者是承包商。2013年上半年死于矿业事故的矿工数比2012年同期少1人。尽管MSHA及采矿行业采取的措施正不断地把矿业安全向正确方向引领,

  • 标签: 矿业事故 统计分析 死亡 美国 安全健康 煤矿事故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电气工程中常用的自动化信息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节能设计中的应用。其中,自动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自动化信息技术;建筑节能设计、电力系统节能设计和智能电网节能设计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节能设计应用。进一步阐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

  • 标签: 电气工程 自动化信息技术 节能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玛多县气象局1981~2022年的雷暴日、初日、终日的相关数据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估计法对玛多县雷暴日数、雷暴终日雷电灾害天气特征进行分析。

  • 标签: 雷电 灾害天气 分析 防雷减灾 措施
  • 简介:统计了2006年7—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279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5.91%,其次是矿业事故(22.22%)、爆炸事故(9.32%)、其他事故(5.73%)、毒物泄露和中毒(4.66%)、火灾(2.15%)。279起事故共死亡1253人,伤1519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2.27%、矿业事故26.74%、爆炸事故11.65%、其他事故4.79%、火灾2.39%、泄露中毒2.15%;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3.59%、泄露中毒17.38%.爆炸事故14.42%、矿业事故10.73%、其他事故2.63%、火灾1.25%。

  • 标签: 安全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统计了2015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14起,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矿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1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4.91%,矿业事故占3.51%,爆炸事故占5.26%,火灾占2.63%,毒物泄漏与中毒占5.26%,其他事故占18.42%。114起事故共死亡520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2.88%,矿业事故5.00%,爆炸事故5.00%,火灾4.62%,毒物泄漏与中毒3.85%,其他事故18.65%。2015年9-10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广东(12起)、甘肃(9起)、安徽(9起)、云南(8起)和辽宁(7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安徽(52人)、广东(47人)、河南(39人)、甘肃(38人)和山东(35人)。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利用2001--2010年1~12月北戴河观测站气象资料,筛选出401个样本个例,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及天气学理论,按不同分级统计分析降雨(雪)前6~8h风向、风速及转为海风时温度变化基本数据,计算不同分级相关系数值,得出海上偏东风与降水、温度半定量化估计值。并用临近4个观测站同步资料对比分析,偏东风动态变化对岸区强降水落区具有指示意义;北戴河至内陆延伸温度梯度估计值为:夏季平均值0.6R2/10km,冬季0.3℃/10km;为单站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及中尺度数值模式检验提供基本依据。

  • 标签: 海上偏东风 降水变化 温度增幅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