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为改善重型商用车辆剪式座椅的减振性能以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设计由惯容器(Inerter)、弹簧和阻尼器组成的剪式座椅ISD(Inerter—Spring—Damper)悬架,分析液压缸马达液力式惯容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减振特性.针对某三轴式重型运输车建立了ISD剪式座椅的9自由度半车模型,基于MATLAB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对ISD剪式座椅和传统剪式座椅的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ISD剪式座椅的时域振动响应明显小于传统剪式座椅,减小的幅度随车速提高而下降,体现了惯容器“通高频,阻低频”的减振特性;在人体敏感的频率范围,ISD座椅的频域振动响应明显小于传统剪式座椅,说明ISD座椅可以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 标签: 剪式座椅悬架 液力式惯容器 乘坐舒适性 MATLAB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二异丙氨基甲基膦酸乙基酯和N,N-双(2-甲基膦酸乙基酯乙基)甲基胺2个合成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深入地研究了2个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并推断了样品中相关杂质的结构。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 有机磷化合物 裂解规律
  • 简介:用吸附-淋洗法采集和处理气体样品中的沙林、梭曼、甲基膦酸二甲酯和甲基膦酸异丙酯几种磷毒剂及降解产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研究并优化了采样条件和淋洗条件。

  • 标签: 含磷毒剂 降解产物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沙林 梭曼
  • 简介:在通过三相胞元方法求解出的复合材料有效刚度基础上,将三相胞元置于有效介质氛围中,且有效介质与复合材料具有相同弹性常数;根据有效自洽理论对受单轴拉应力作用的复合材料进行局部应力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只有考虑存在脱粘界面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局部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应力值还与脱粘界面含量有关;基体承载的应力要小于外载应力,颗粒内纵向应力要大于外载荷,对基体材料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标签: 四相模型 有效自洽方法 应力场 尺度效应
  • 简介:利用经典Hansch参数,采用包括偏最小二乘法(PLS)、遗传算法(GFA)及二者相结合(G/PLS)等方法对合成的含有P—N键的有机磷酸酯类一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r^2为0.9以上、q^2为0.8以上的结果,并对3种回归方法进行了评价。

  • 标签: P-N键 有机磷酸酯化合物 定量构效关系 回归方法 计算方法
  • 简介:不久前,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我国著名的某产品动力专家金麟院士,院士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仍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院士为我们回顾了核潜艇动力的发展。同时还就核潜艇动力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解读。我们特将其整理出来,奉献给读者。

  • 标签: 核潜艇 院士 解读 采访
  • 简介:针对研究扑翼的叶片在张开和闭合过程中惯性力的变化规律,首先,通过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获得了扑翼在改变运动方向时的转动力矩;其次,根据扑翼在转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叶片的张开和闭合过程;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对扑翼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惯性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往复速度条件下惯性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扑翼张开和闭合过程在整个直线往复运动中所占时间较小,但是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是不容忽视的,扑翼试验中产生的上下抖动现象即为该惯性力引起的.研究结果为减小和消除组合扑翼在直线往复运动中产生的振动与冲击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扑翼飞行 推进技术 转动 惯性力 数值计算
  • 简介:为了分析履带预紧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履带车辆为例,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对履带预紧力的不同取值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从平顺性最优的角度出发,该型履带车辆履带预紧力取车重的10%左右较为合适.

  • 标签: 履带车辆 履带预张紧力 动力学模型 平顺性仿真
  • 简介:在第八届珠海航展上,今年10月刚刚成功首飞的L15教练机06架原型机首次公开亮相,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并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此次参展的L15教练机06架原型机比前五架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L15总设计师弘先生。

  • 标签: 总设计师 张弘 猎鹰 新闻发布会 珠海航展 飞行表演
  • 简介:景亭,中国试飞团团长,L15“猎鹰”高级教练机首席试飞员,曾飞过包括苏-27、米格-29在内,多达27种型号的飞机,堪称功勋试飞员。3月13日L15首飞成功后,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试飞英雄。

  • 标签: 试飞员 教练机 高级 猎鹰 蓝天 米格-29
  • 简介:2006年3月13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的L15“猎鹰”高级教练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飞机研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中国教练机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在首飞现场,本刊记者再度采访了L15总师弘、副总师揭裕文(2004年珠海航展上,当L15的全尺寸样机首度展出时,本刊记者曾独家专访过弘总师和揭裕文副总师)。

  • 标签: 教练机 张弘 猎鹰 高级 集团公司 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