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其拥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和精神。这种魅力和精神深深烙印在本族各式各样的舞蹈中,苗族舞蹈蕴含了特有的民族语言和苗族人灵魂的依托。了解苗族舞蹈,是了解苗族各式各样的歌舞文化和体会其特有的巫文化、农耕文化的必要条件;各式各样的苗族舞蹈体现了苗族人丰富的精神文明,也是他们灵魂的另一个居所;同样的,苗族舞蹈紧密地将苗族人与天地、与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了独有的苗族舞蹈文化。不幸地是,这种文化在当今的社会里寸步难行,因为政策不当和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忽视,这颗民族文化明珠的璀璨需要新一代人的守护和发扬。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舞蹈 传承
  • 简介:施秉县双井区凉伞村苗族踩鼓,时间主要集中在“二月姊妹节”、“五月龙船节”、“七月吃新节”等较大的民族节日,并多在傍晚夕阳西下时。该村共有三个鼓场,一在白沙井(游方场),一在新寨寨口大树脚,一在新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场坝上。踩鼓时,以一直径1.5尺、长3尺左右,两端牛皮蒙面的木鼓,放置鼓场中央,用一四脚凳凳脚朝天为鼓架,有时则用人掌鼓。鼓手多数由一务娄(老年妇女)担任,也有由一个六,七岁小女孩在一位务娄指导下击鼓的。参加踩鼓,人数不限,年龄不拘,凡在场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人多时可围成两圈或三圈。踩时,入场者均面对中央,随着鼓点

  • 标签: 踩鼓舞 吃新节 姊妹节 木鼓 船节 民族节日
  • 简介:苗族史诗通解》的价值不止是汇总和研究出了准确的概念系统,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所有史诗的词汇注释,也就是"通解"。每一首史诗都有无数的典故、习俗、礼仪来通解之,每一首史诗的通解都能为你展示一出活态的古代苗族生活情景剧。注释永久地保留了史诗的原意和深意,让人领略到苗族史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苗族社会百科全书,《苗族史诗通解》则是活态的苗族百科的史诗。我不是做学问的,所以我特别敬佩做学问的人。尤其是做苗学领域学问者,你不但要做学问,你还得懂苗语,识苗文。由于苗族过去没有文字,所有历史基本没有文字记载,苗族文化的传承都靠历代口传,要收集苗族文化,就得到山寨田间,就得到苗族同胞中去。

  • 标签: 苗族史诗 活态 永久地 民间文学资料 概念系统 苗族文化
  • 简介:羊卓(羊桌雍湖周边,浪卡子县境)由于地处卫藏交界,当地人的服饰深受拉萨和日喀则(后藏)等地各方的影响,又由于羊卓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致使当地服饰有其独特之处,从而形成了既同整个藏区有共性也有本地鲜明特征的羊卓服饰

  • 标签: 当地 独特 服饰 藏族 共性 历史
  • 简介: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独特、灿烂的文化.服饰就是其中之一.《中国藏族服饰》的出版,不仅使我们了解了藏族的服饰,而且还从这些服饰中得到了其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价值观、文化交流等综合信息.

  • 标签: 《中国藏族服饰》 书评 审美意识 价值观 文化交流
  • 简介:<正>金乡,地处鲁西南平原,除盛产小麦、大豆外的还有种植棉花的习惯。因而,解放前的大多数农民自己纺花织布,缝衣做鞋。特别是在儿童衣着服饰上更为讲究,现简要介绍如下:一、童帽1、初生的婴儿,要及时缝制帽垫。即帽顶留有园孔,用线束好,帽沿四圈压上花边,戴至七、八个月时,再换带耳朵的棉帽。2、不满周岁的儿童,大多数戴以各种动物形象的小帽。大体上有兔儿帽、狗头帽、狼头帽、虎头帽、大狮子头帽等等。兔儿帽:顶端两旁开孔,各伸出兔子形状的耳朵,一圈用红线或兔毛镶边。紧靠下边的两只眼睛一般用明亮的玻璃纽扣缀上,显得有光发

  • 标签: 儿童服饰 头帽 动物形象 衣着服饰 金乡 鲁西南
  • 简介:和中西服饰文化不同的是:伊斯兰服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义这一最根本的价值观作为统摄服饰的文化、历史、时代、心理、审美各要素的最高主导思想。因此,这种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它必然突出服饰的伦理观念,而服饰的艺术必须以服从这种伦理观念为前提。中西服饰文化则将服饰艺术视为服饰设计的首要原则,前者重装饰效果,后者重人体艺术,伦理观念对服饰设计的调节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摈弃。

  • 标签: 服饰文化 服饰伦理学 服饰艺术
  • 简介:清代时期,满清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统治者回王的关系较为紧密,再加上当时维吾尔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维吾尔族汉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主流,尤其是新疆哈密地区汉维融合现象更为明显。维吾尔族人在接受清代服饰文化的同时,也基于维吾尔族自身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特点来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服饰,既不同于清代满族、汉族服饰,又不同于传统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其次,分别从服装的款式形制、装饰题材、面料质地、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代汉族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维吾尔族服饰 清代 服饰文化 影响
  •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一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文化,苗族也是如此。而且苗族按照区域的划分还分为贵州苗族、湖南苗族以及云南苗族等,每一地区的苗族服饰、舞蹈以及其他习俗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从贵州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风格以及仪式舞蹈三方面展开论述,对贵州苗族的舞蹈与仪式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 标签: 贵州苗族 接龙仪式 舞蹈特点 审美特征
  • 简介:王卡有许多国家保护植物,当地苗族群众一直保留着崇拜枫香、榉木(鸡血榔)等树木的习俗,并形成了一套祭祀仪式,客观上对保护这些树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打造生态环境的经验传承王卡村属福泉市仙桥乡,在福泉市西北部,距福泉城区约60公里,是一个山高路险、崎岖难行、树木葱郁的地方。全村面积6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5亩,其中田654亩,土1951亩,森林覆盖率68%。

  • 标签: 山高路险 王卡 福泉市 国家保护植物 经验传承 祭祀仪式
  • 简介:<正>本文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古籍和碑刻材料,对苗族的姓名历史和现在,作一探讨。一、古代苗族有支名无姓氏融水县北支苗族从贵州省迁入时,分为沙、分、鲁三个支系;至今已有500多年了。据苗族老人说,古代苗族只有支名无姓氏。红水乡高文村89岁高龄的贾青响说;“苗族有姓大约从我祖父那一代开始,以前是没有姓的。我们小的时候,见到汉人进村就说汉官来了,就跑去躲起来。只有村里的头人才

  • 标签: 苗族 融水县 姓名考 姓氏 父名 汉名
  • 简介:在开阳县南隅边陲的清水河畔,苗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支系世代居住在这里。这支苗族同胞,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其中,"杀鱼节"便是一项有别于其他苗族支系的奇特活动。相传,在还没有朝代年号的远古年辰,洪荒刚过,大旱又临,冬去春来,滴水未降。卜窝八大苗寨上空,赤日吐焰,大地生烟。庄稼无法下种,眼看苗家儿女灭顶之灾即将来临。一心为民的苗王兰阿水心急如焚,四处寻求救民良策。一天,兰阿水来到高高的画马岩上问策于巫师。巫师说:"天王老爷召清水河中的鱼到天宫汇报清水河河水情况。事毕,天王老爷宴请鱼喝酒。鱼是喝水的,怎么能喝酒呢?但

  • 标签: 苗族 清水河 河水 巫师 冬去春来 开阳县
  • 简介:《金瓶梅词话》①是明代后期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其成书时间约在嘉靖末至万历初期之间,书中借宋事而写明实,讲述了明代后期社会各阶层的世情百态.传世的《金瓶梅》共有《新刻金瓶梅词话》(简称词话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简称崇祯本或绣像本)、《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简称张评本)三个版本系统.词话本保留了明代说唱文学的一些特色,出现较崇祯本早,可以说是更为完整,更为可靠的版本.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忠靖冠 唐巾 晚明时期 现实主义小说 主要人物
  • 简介:2011年12月16日下午.“新疆古代服饰”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与正在馆内参观的观众一起迎来了丝路古道的千年霓裳。该展览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援疆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馆竣工.重新开放后与省级兄弟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第一个古代文物展览。

  • 标签: 古代服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疆 文物展览 博物馆文化 开幕式
  • 简介:提起传统丧葬文化,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已不甚了解。传统丧葬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不该被遗忘,其中的传统丧葬服饰作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该被遗忘。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传统丧葬文化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各异。辽南传统丧葬服饰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 标签: 丧葬服饰 辽南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