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框架之内,旅游生态效率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工具,相关研究成果以旅游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旅游节能减排、旅游低碳化趋势为起点,彰显旅游生态效率“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核心理念。本文在总结归纳旅游生态效率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旅游生态效率的新的学术体系结构,即“一个核心理念、两大研究背景、三类测度方法、四种优化措施”,指出了旅游生态效率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旅游 生态效率 模型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 简介:近几十年来,国际旅游学者针对博彩旅游开展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消费者行为、影响和政策等主题,得到许多有益的发现;然而,国内研究对该领域的关注则较少。本文在梳理国外博彩旅游文献的基础上,按照主题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发现:(1)博彩行为和博彩影响研究最受重视,研究方法以定量为主,研究理论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2)博彩行为研究中,不同类型博彩者行为研究和中国博彩者行为研究备受关注;(3)博彩影响研究中,关键变量的识别、关键模型的构建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化研究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博彩旅游 博彩行为 博彩影响 国外
  • 简介:太赫兹波凭借其穿透性、非电离性、飞秒时间分辨等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历史文物的无损、原地探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太赫兹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太赫兹光谱分析和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文物物质分析、内部结构探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太赫兹技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文化遗产 无损探测 太赫兹光谱 太赫兹成像
  • 简介:自1956年对汉长安城展开勘探工作以来,随着对汉长安城遗址调查、发掘工作的进行,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深入认识汉长安城提供了不少的新资料。但是第一幅汉长安城平面图却迟至1982年才出现,此后随着考古勘探及发掘的进行,汉长安城的平面图又经历三度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汉长安城研究进展与概況,具有研究上的价值。目前看到的汉长安城平面图中的北第位置、霸城门至直城门间的橫贯大道,早在1972年由马先醒研究绘制的《汉代长安区划略图》已指出,但却未在相关的研究论著中被提出;同时杨宽的研究中,主张汉长安城西市在橫门大道、阳城延为少府非将作少府的论点也是间接受马氏影响。可见马先醒对汉长安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贡献。

  • 标签: 汉长安城 马先醒 刘庆柱 杨宽
  • 简介: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为当前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而清代(1644-1911年)是研究开展最为系统、成果最为丰硕的历史时段。本文从农业生产、经济、人口、社会动乱等4个主要方面梳理了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进展,兼及同期重大气候事件和历史事件案例,总结了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定量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时空尺度多元化、深入气候影响的过程机理层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1)完善气候变化影响链条;(2)加强区域综合研究;(3)推动跨学科集成研究。

  • 标签: 清代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研究进展 展望
  • 简介:16世纪晚期开始,西班牙航海家以美洲殖民地“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及美国西南部等地)为基地,沿着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开辟的跨太平洋航海基础,踏上了菲律宾群岛,1571年征服了菲律宾土著并建立起他们在远东贸易、航运的新基地,

  • 标签: 航海家 太平洋 贸易 东亚 考古 早期
  • 简介:我想谈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以往工作的主要回顾;二是关于文化序列与编年;三是关于生业与环境;四是关于今后的任务。一、以往工作的主要回顾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研究的工作,是从2001年开始的,正式开始,也可以说是始于2002年。工作出现较大变化阶段是榆林会议。榆林会议以前我没有明确工作的主要要求,所以大家从事这个课题的主导思想不明确,相互之间也不协调。这个责任由我来负。在榆林会议上。

  • 标签: 先秦两汉时期 环境研究 课题研究 河套地区 文化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