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鸿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往日同他促膝谈心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和鸿可谓有缘,我们不仅是大学同学,而且是始终在一起工作的挚友和同事.

  • 标签: 同窗挚友 怀念同窗 挚友李鸿彬
  • 简介:鸿教授逝世的噩耗传来,我惘然若失,悲悼不已.半年以来,鸿教授的音容笑貌仍时刻浮现在我心目之中,我仍然不敢想象他的离去.因为他一直在倾心治学,从未放下手中的工作啊!悲痛之余,不禁想起与他相处时的一幕幕往事,感受他高尚的学品和人品.

  • 标签: 专家李鸿彬 学人已逝 已逝风范长存
  • 简介:著名楚剧演员关啸,主攻花旦,擅演悲剧人物,在唱腔上以花鼓腔为基础,吸收京、汉、豫、越、黄梅等剧的唱腔,不断丰富和改造楚剧唱腔,独创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仙腔”、“迓腔”及“悲迓腔”,形成别具一格的“关派”唱腔艺术。他的精湛表演在群众中广泛传颂,民间...

  • 标签: 楚剧 现代戏 悲剧人物 武汉市 演员 《白毛女》
  • 简介:晚清学者龙文在编纂《明会要》的过程中,注重汲取历代会要编纂的经验,总结出两条基本通则,即"随文而录"与"体从简严"。通过设定史料"去取"、"诠次"、"征引"的相关义例,来规范会要的编纂工作。龙文对会要编纂工作的总结性认识,取决于他严谨而周密的制度史观。

  • 标签: 《明会要》 编纂体例 义例 制度史观
  • 简介:<正>作为一位日本的社会人类学者,我一直非常关注着邻邦中国的民俗学研究动向,同时对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极有兴趣。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我对何的著作《江浙汉族丧葬文化》一书的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是中日学术交流的一项具体成果,同时也是我们理应努力去建设的面向21世纪的“国际民俗学”研究的一个尝试。本书作者何,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得到现任日本民俗学会理事长福田亚细男教授的指导,她当时对日本墓制民俗的实地调查,构成了本书最初的研究动机。何基于她在日本的调查经验,将日本民俗学的调查方法应用到了中国民俗的调查上。本书对有关事例的详细报告,正是运用这种调查方法所获得的,而这种调查方法,是日本民俗学数十年来在逐渐的积累与实践中所形成的。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就在于它将这种日本式的调查方法论灵活地运用到中国民俗学里。在学问妁历史上,仅在头脑里空想的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将不会留下什么影响,可基于精密的调查方法所记述的资料,将来则会被作为第一手的历史资料而保存下去。

  • 标签: 丧葬文化 中国民俗学 调查方法 民俗学者 日本 民俗学研究
  • 简介:我们的父亲梅龚原名电龙,湖北省黄梅县人,1901年8月12日(农历辛丑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县城东门梅家新屋。梅龚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为了谋求出路,从小就外出求学。1917年至1920年,他就读于武昌启黄中学。1921年春中学毕业,考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这是一所日本人办的高等学校。1926年春,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院。梅龚在中学时期就接受“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参加学生宣传队到街头演讲。1924年秋,由贺昌和施存统(即施复亮)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介绍人是恽代英和沈泽民。他在东亚

  • 标签: 国民党顽固派 李济深 地方党组织 十九路军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
  • 简介:10月12—13日,雅安市地方志系统第五次年鉴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石棉县召开。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小出席会议并讲话,眉山市、资阳市、内江市地方志办主要负责人及年鉴编纂人员、雅安市各县(区)地方志工作主要负责人及年鉴编纂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 标签: 年鉴工作 雅安市 地方志工作 主要负责人 编纂人员 经验交流会
  • 简介:林则,字兼之,福州闽侯县人。清光绪廿七年(1901年)生,民国8年(1919年)福建马尾海军制造学校毕业后.参加修建铁路工作。历任漳厦、胶济、成渝、叙昆等铁路段长、总段长、处长等职,主持铁路的勘测修筑工程.23年如一日,被誉为铁路选线专家。

  • 标签: 交通建设 铁路工作 现代 台湾地区 闽侯县 光绪
  • 简介:<正>在中共历史上,曾经有千千万万党员在隐蔽战线上工作,也曾经有千千万万同志因工作需要在隐蔽战线上跨党工作,并卓有建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党员、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便是其中一员。既信仰三民主义,更崇尚共产主义,青年职业革命家先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梅龚原名梅电龙,现名是他用梅龚之笔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时改过来的,既是与妻龚冰若志同道合之共勉,又有背叛封建家庭之意。

  • 标签: 隐蔽战线 梅电龙 中国国民党 职业革命家 中共历史 十九路军
  • 简介:6月21—23日,按照省委对脱贫攻坚督导的安排部署,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小参加了由省检察院、省地方志办、省侨联、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成的督导组,对古蔺县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项督导。

  • 标签: 古蔺县 脱贫 督查 职业技术学院 党组书记 专项督导
  • 简介:灼,1939年生,四川隆昌县人,著名国画家、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57年,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在新疆歌舞团长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期间创作并出版了大量宣传画、油画、连环画和文学插图,赢得盛誉。1980年,入新疆画院专事中国画创作研究,以人物画为主,兼擅花鸟山水。1982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研究班研修,得叶浅予、黄胄、李可染等当代大师面授,自此画艺大进,日臻妙境。

  • 标签: 中国画研究院 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 舞台美术设计 创作研究 油画家
  • 简介:9月13日.敖新书《你笨蛋,你笨蛋》发布,大师的著作一向不乏雷人之语,此书也是如此。新书尚未看到,我们不妨先趁此机会重温一下大师的精彩言论。

  • 标签: 李敖 新书 大师
  • 简介:因,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女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作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享年76岁。她是明末清初苦学成才的爱国女诗人兼画家,善画花卉禽鸟,设色幽淡秀丽,得徐熙、黄筌的遗意,用水墨苍老静逸,直追徐青藤、陈白阳风格,绝无脂粉气,洵是闺秀中一位杰出的女画家。

  • 标签: 女史 康熙 设色 爱国 明末清初 女画家
  • 简介:如春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拜周信芳为师,学得《追韩信》、《打严嵩》、《斩经堂》、《跑城》等麒派代表戏,唱做俱佳,颇受乃师周信芳的称赞。上世纪40年代,如春的出色技艺表现更受到赵如泉老先生的青睬。赵如泉慷慨地把自己的看家好戏传授给如春。为了让如春得到更好的锻炼,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具有影响力,有一次在演《盗宗卷》时,赵如泉坚持自己饰陈平,把张苍的角色让给如春。这下如春急了,真诚地对赵如泉说:"您是头牌,还是您来演张苍,不然要影响卖座率的。"可是赵如泉一定要这样做,如春也只好勉强应允了。如春心想,一定要好好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负赵师的厚望。结果反响很好,观众对赵如泉和如春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如春名噪一时。

  • 标签: 周信芳 包公戏 派代表 学得 角色 舞台
  • 简介:从古城苏州西部高峻挺拔的穹窿山东南麓,顺着大茅峰蜿蜒东下,即见一峰突起,这就是爱国老人根源(1879—1965)居住十年之久的小王山。根源系云南腾冲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1906年春,他在日本奉孙中山、黄兴之命,在东京创办《云南》杂志,宣传民主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回国后历任云南讲武堂监督、云南督导处参议。

  • 标签: 李根源 苏州 反对帝国主义 民主主义 孙中山 云南
  • 简介:伯安先生生前曾经担任《名人传记》杂志美术编辑工作,其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一名水墨人物画家,他在绘画专业的领域也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伯安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人物长卷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最为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探寻过程中的经典作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南方周末》评出了三十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伯安先生付出十年心血创作出的《走出巴颜喀拉》国画水墨长卷。其艺术成就在绘画界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肯定。吴冠中先生曾在伯安先生画展上留言,称其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冯骥才先生称他为"罕世和绝代的画家"。黄永玉先生称他为"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今年5月2日是伯安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发表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向阳和我社副总编辑王国钦的文章,以示纪念。

  • 标签: 巴颜喀拉 艺术传达 纪念 绘画 艺术家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宜春水利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一渠的开创,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据史籍记载,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将顺来袁州任刺史。当时袁州城因东面城地低洼易遭水灾,后把交通和商业中枢居住中心移到西城台地,州厅、判官厅、州学等重要官舍也移到了西城台地上。但伴随而来的是出现诸多不便:一是当时房屋多为竹木构筑,一旦不慎发生火灾,远水难救;二是秀江水面低城数丈,居民用水极不方便;三是城外一些农田又常遭干旱,灌田非常困难。将顺到任后,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对周围水源作了详细的调查,“知南山水可

  • 标签: 居民用水 水利史 曹叔远 秀江 兴水利 曾孝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