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无线广播的诞生、发展,苏州评弹成为无线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些商家借助苏州评弹在无线广播播送商业广告,评弹艺人也凭借无线广播一举成名。无线广播播放的三弦叮咚声回荡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 标签: 近代上海 无线电广播 苏州评弹 都市文化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未及半年,即在张静江领导下从交通部接收了对全国无线事业的管理事务。在从1928年6月到1929年6月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建设委员会在对国内无线事业全面整理的同时,还大刀阔斧地清理外国在华无线事业。建设委员会不仅建立了上海真茹国际电台与中菲转播电台,还逐步取消了外人在华所设的一些电台,并适时推动无线机件材料的正常国内外贸易。在此基础上,全国无线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建设委员会对国外在华无线事业的管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国家民族利权,还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内无线事业的进步。

  • 标签: 建设委员会 张静江 无线电管理处 无线电事业 国际电台
  • 简介:对地下考古物形貌的探测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即由埋藏于地下的能发射固定频率无线波的发生器,表面扫面接收记录仪和数据处理器构成的探测系统,对地下考古物进行探测,能使考古物的形貌清晰地成像.

  • 标签: 考古 形貌 成像 电波 无线 频率
  • 简介:2004年11月8日,在第二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隆重举行的日子里,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召开中国航海节申办座谈会,我们感到万分的荣幸。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指导思想,积极利用太仓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从2002年起,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太仓市 航海 中央 历史文化资源 科学
  • 简介: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太仓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航海事业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太仓承办的最大一次全国性活动。航海日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的庆祝大会,召开了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和科技兴港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郑和公园,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的领导、江苏省市的领导培植了郑和林,还为“郑和研究会”揭了牌,颁发了“航海终身贡献奖”。

  • 标签: 航海事业 太仓 中国 主会场 郑和研究 综述
  • 简介: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25年北洋政府命令海军部全国海岸测量局在东沙岛上建立了无线台、灯塔。1930年,国民政府根据香港举行的统一远东气象会会议要求,命令海军,交通两部在西沙南沙岛上筹设无线台、气象台。这组史料记载了中国政府在南海诸岛建立无线台、气象台、灯塔的经过,再次证明中国历届政府对该地区拥有无可置疑的主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组史料选自馆藏档案国民政府全宗。

  • 标签: 国民政府 无线电台 中国政府 军部 档案史料 北洋政府
  • 简介:指南针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铁指极性的国家。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利用磁铁的指极性,发明了指向仪器'司南'。据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池,其柢指南。'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文博学家和科技史家王振铎研究并复原了司南,指出它是用天然磁铁磨制成杓状之物,投置于光滑的地盘(即罗经盘)之上,其杓柄就会指向南方。由于天然磁铁加工后易失磁,且本身又重,摩擦力大,转动不灵,指向难于准确,故没能推广应用。但司南毕竟是最早的磁性

  • 标签: 罗经盘 失磁 《论衡》 四十年代 战国时期 文博
  • 简介:明初,航海家郑和统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纵横驰骋,威震海疆。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他的恩威兼济、敦睦四海的航海思想和坚毅果敢的开拓精神,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是人类征服海洋的象征。探究其航海思想,对于开发现代海洋,增强综合国力,拓展海外交往,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郑和 航海事业 航海家 明初 征服 西洋
  • 简介:中华民族航海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创造了先进的航海科技,灿烂的航海文化,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并且通过海上交通,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对世界航海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航海事业发展的前提首先是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航海事业的发达与否,本文拟从航海技术进步的角度论述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 标签: 航海事业 中国 文化交流 航海技术 航海历史 中华民族
  • 简介:1993年重新出版的李瀚忱《破除迷信全书》,在“天后”条中,着重批评了郑和下西洋推行天后迷信。书中写道:“到明朝永乐年间,加封为天妃,并在京师立庙,以后晋封为天后,直到如今。仍称为天后宫。细写明初所以这样推崇这位隔世的女子,乃是当宋时既有此种邪说流传于社会,而成祖时又遣三保太监郑和乘船由南洋历印度,至非洲东岸,招抚海外诸国,……。当时郑和唯一的护身符就是这位隔朝的女子;每逢狂风陡起,他就拿出这位女子来,安慰士卒的心。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护身符 后晋 南洋 明初 招抚
  • 简介:本文所写有关《郑和航海图》的三个主题,一是对前人没有详细叙述的和刻本《武备志》之《郑和航海图》的评介,一是《郑和航海图》海外地名打金山的考证,一是对明末人在两种版本《郑和航海图》序言里都提到的“武功”二字的释义,因为比较琐碎,所以汇总为一文。

  • 标签: 《郑和航海图》 评介 考证 《武备志》
  • 简介:据晋宁县“郑和研究”报2013年2月25日报道,2013年1月11日郑和世界航海邮票展馆落成并开始展览。该馆位于昆阳中和社区文化中心,展馆收藏了从1852年起至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8000多枚帆船航海为题材的邮票及世界各国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纪念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而发行的邮票,还展出了“郑和宝船”,英国胜利号、

  • 标签: 郑和研究 邮票 展馆 航海 世界 社区文化中心
  • 简介: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然而在"下西洋"的航行中,有一位与郑和并

  • 标签: 王景宏 航海家王景
  • 简介:2006年8月21日,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岳德旺理事长在审阅了《2006·航海日学术论坛述评》一文后,批示说:“我看了副理事长显泗同志撰写的关于《2006·‘航海日’学术论坛述评》觉得很好,特印发给各位。这篇述评不仅把22篇学术论文作者的精神、丰姿和论文的精华,作了概括展示,还使我们看到了显泗同志及众多的学者教授们为开创郑和研究新局面,默默无闻地发扬着高度负责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本次学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筹备开始的整个过程中,有众多的学者教授,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而尽责尽力,这是郑和研究会的活力所在。我借此向学者教授们致以崇高敬意!希望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共创郑和研究的辉煌,为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作出应有贡献!”为了更好地反映本次论坛的成果,本期编排了4篇论坛论文和述评,以后还将陆续选登。

  • 标签: 学术论坛 述评 航海 无私奉献精神 “十一五”规划 郑和研究
  • 简介:《郑和航海图》很早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作者30多年来从地图学、航海学及地理学等多角度研究《郑和航海图》,成果丰硕,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郑和航海图》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 标签: 《郑和航海图》 研究 回顾
  • 简介: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养护工人,距离环球航海之旅有多远?山东汉子翟峰用他惊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去年10月,他与妻子双双辞职,顶着重重压力卖车卖房,带着8岁女儿踏上了疯狂旅程:一家三口历时8个月,架着“彩虹勇士号”帆船游历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国,行程7000多公里……途中有艰险更有惊喜。

  • 标签: 环球航海 卖房 辞职 工人 养护 铁路
  • 简介:《郑和航海图》(下称海图)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经验的结晶。据称:“这一部地图昕表现的大概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最末一次下西洋,图上的航程、地理,与祝允明《前闻记》所记宣德一次下西洋相合。”

  • 标签: 郑和 西洋 地名考 祝允明 航海 明代
  • 简介:2009年11月12日,中国深圳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的“富强轮”继“振华号”远洋货轮之后,再次击退凶残的索马里海盗进攻,安全地逃脱海盗魔爪,中国船员不畏强暴的精神,不仅仅受到交通运输部和中运集团的高度评价,更得到世界各国海洋运输同行的赞扬。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航海 远洋运输 中运集团 海洋运输
  • 简介:中国郑和的航海发生在15世纪初,持续28年;而以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于15世纪末。15世纪的一头一尾,在亚欧大陆相隔上万公里的东西两端,发生了可称人类驾驭、利用海洋的最伟大的两个历史事件,而其后的发展繁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全民纪念的“航海日”,以当年郑和的远航为标志,在600年后也正式写入了中国人民庆祝自己历史的纪念史册中。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世纪 航海日
  • 简介:2004年11月7日,太仓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二届郑和航海节暨经贸洽谈会,到会的有全国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明德、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理事长张序三、江苏省暨苏州市领导及各地学者、来自世界各国商务代表等约300多人,会议由市长浦荣皋主持,市委书记程惠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纪念活动是我市的一个品牌工程,也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系统工程。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太仓 航海 明德 学者 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