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敦煌学辑刊编辑部:贵刊1984年第1期《关于于闽政权与喀喇汗王朝关系的探讨》一文117页在使用《突厥语大辞典》材料上有所失误。作者说“这从十世纪成书的由喀喇汗朝人所撰写的《突厥语大辞典》序言中的记载也可找到佐证(具体译文略)”。注说:“穆、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序言》维译本”。其实这是误

  • 标签: 突厥语 喀喇汗朝 喀喇汗王朝 敦煌学 辞典 编辑部
  • 简介:五代时,北方草原的契丹族逐渐强大,建立了辽王朝(史称西辽),并自行铸钱,存世均少,尤以早期钱为甚。据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记载,辽太宗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通宝”。另据宋志强、王立强编著《中国古钱币库》记载:辽代第一钱为小平钱“助国元宝”和“壮国元宝”。其后为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元宝目前仅发现一枚,已流入日本,较天显为早的天赞年间(922年)是否铸有天赞元宝,尚有争议,所见实物多认为是安南钱。

  • 标签: 铁钱 铸钱 小平钱 古钱币 契丹 辽代
  • 简介:浆糊是书画装裱过程中主要的黏合材料,是装裱优劣和成败的关键,浆糊的制作条件决定其使用品质。为此,本工作以书画装裱用的粘接剂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制作糊化淀粉,研究了不同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最高温度等制作条件对糊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分别增大,说明浆糊的稳定性差、冷却后凝胶性强。随着搅拌时间和速率的增加,最终粘度下降。最高温度对糊化特性曲线形状有影响,最高温度越高,糊化温度升高,最终粘度增大。利用物性仪测试了不同陈化时间对成糊淀粉粘接力的影响。陈化时间越长,糊化淀粉发生大分子链降解或重结晶等不同程度的老化,表现为剥离强度减小,粘附性下降。由实验结果确定浆糊的最优制作条件是浓度3g/25mL,温度95℃,搅拌时间2min,搅拌速度120r/min。以上工作在验证传统经验的同时也给书画装裱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装裱 糊化淀粉 粘度 剥离强度
  • 简介:抗钻强度测试是一种极微小破坏性的强度测试方法,特别适合于文物保护中加固强度及加固剂渗透深度的测定.通过用有机氟材料对几种不同材质文物(石质、砖或陶质、土质)在实验室和现场加固强度及渗透深度的测试,并与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抗钻强度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强度表征方法,特别适合于文物的现场保护应用.

  • 标签: 加固保护 抗钻强度 抗压强度 渗透深度 有机氟材料
  • 简介: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作为帝都最后一块商用宝地,喜来登毫不马虎,俨然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标建筑。盘踞在东城区的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地理位置绝佳,距首都机场仅25分钟车程,可轻松抵达鸟巢、金融街,体验现代北京的无限活力,亦可在故宫、颐和园与五道营胡同感受历史名城的独特风情。不仅如此,酒店内的细节也是满满的现代摩登。

  • 标签: 北京市东城区 酒店 地标建筑 别具一格 地理位置 首都机场
  • 简介: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辨释见於《佛祖统纪》之《夷坚志》明教纪事,认为该纪事虽不见今本《夷坚志》,但大体应出自《夷坚志》作者洪迈之手笔;并就该纪事中有关明教的称谓,教主之名讳,信徒之服色,该教对道教之依托,教徒的习俗等,一一加以辨释,甄别其真伪,界定其与实际的距离。

  • 标签: 《夷坚志》 吃菜事魔 《佛祖统纪》 明教 摩尼教
  • 简介:本文利用各种历史数据与史料相互佐证,并结合一定的统计方法,逐一估算了19世纪中叶全国煤、铁矿石、生铁、钢、金、银、铜、铅、锌、锡、水银、朱砂、雄黄、硫磺与硝15种矿产品的产量。

  • 标签: 19世纪中叶 中国 矿业 产量
  • 简介:一紫外辐射概述紫外辐射(俗称紫外线、紫外光)相当于波长介于4—400nm范围的电磁辐射。紫外区从可见光的短波高频端一直延伸达伦琴射线的长波低频端,见图(1)。根据不同波长的紫外辐射特性及其不同应用领域,英

  • 标签: 紫外辐射 允许极限 强度测定 紫外区 应用领域 低频端
  • 简介:为了检测保存液pH对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于2002年检测了马王堆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的pH、总氮量、氨基酸含量,以及古尸皮肤和肌的形态结构。然后分两步调整了古尸保存液的pH,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对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进行了相同检测。结果发现保存液pH的适当提高有助于降低保存液中总氮量和氨基酸含量,有利于古尸蛋白质的保存。

  • 标签: 保存液 蛋白质保存 古尸
  • 简介:本文通过完全因素分解法,对陕西省和广东省1997--2006年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各产业能源强度过高是陕西能源强度高于广东的主要因素,而工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是其次要因素。因此,陕西要达到国家提出的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一方面需要运用价格、税收和财政补贴等综合的调控手段推动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以有效的降低各产业部门的能源强度,另一方面应根据陕西的要素禀赋进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

  • 标签: 能源强度 区域差异 完全因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