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漆膜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裂解质谱,红外光谱,裂解色谱。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裂解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来鉴定漆膜,并对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色借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可以重复,具有特征性的漆膜高分辨裂解色谱图,同时对裂解色谱图中主要组分作了定性鉴定,提高了裂解色谱法分析漆膜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共存杂质影响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应用核分析技术对河姆渡,良诸庙前遗址出土的二件红色涂料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河姆渡出土的红色涂料木碗上的涂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生漆漆膜。

  • 标签: 生漆漆膜 裂解质谱 红外光谱 裂解色谱 河姆渡
  • 简介: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有人提议应建造一艘郑和宝船实船,并按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航行路线走一遍,重走郑和路,重现郑和宝船雄姿,这当然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可是建造郑和宝船却非易事,于是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复原。再次提上日程,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逾越的程序。

  • 标签: 宝船 尺度问题 技术分析 郑和下西洋 复原模型
  • 简介: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女子铅球项目,成为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大赛中争牌夺金的优势项目。从1998~1996年,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在世界田径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共取得了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并且多人多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前8名及年度世界前10名。但从1993年世界锦标赛开始,我国高水平年轻的后备力量就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1993年和199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1996年第26届奥运赛上都是一批身经百战、历经伤病的老选手在参战。

  • 标签: 女子铅球运动员 铅球技术 运动学 田径运动 滑步技术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和司马光《家范》两者的篇目设置、关注重点、治家原则以及家族命运的担忧与期望诸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借以阐释中古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征。

  • 标签: 《颜氏家训》 《家范》 治家 礼制 社会变迁
  • 简介:<正>在四川境内,发掘战国晚期的墓葬时,往往都会出土一些“巴蜀式”的铜器。这些铜器,特别是铜兵器,在形态、装饰、图案、使用方法及功能诸方面都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器存在着明显地差别。我们先后对成都罗家碾、新都马家乡、成都枣子巷、峨眉符溪、绵竹清道和犍为罗城等地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铜器进行了最主要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的含量分析

  • 标签: 新都 巴蜀 战国晚期 青铜器 分析结果 出土
  • 简介:明代户部尚书的任职情况大致可以反映出有明一代270余年的国家政治状况。通过对明代最高统治者在户部的用人政策、户部尚书的籍贯分布、任职情况与结局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明代户部机构权力虽较历代有所扩大,但亦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的。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明代 户部尚书 任职情况 结局
  • 简介:1975年发掘的北京昌平白浮墓地是继房山琉璃河遗址之后北京地区西周时期又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由于地处周燕文化北部边陲与戎狄文化交界地域。所以关于该墓地时代和性质尚存异议。笔者在学习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时略有心得,撰此小文以求专家评判。

  • 标签: 白浮墓地 北京 昌平地区 中国 文物考古 族属讨论
  • 简介:缙云县位于浙江中南部,面积1503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43万,1996年《缙云县志》列姓212个,其中祖居姓氏110个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姓氏相继纂修宗谱,迄今修成者计有100部以上,这就是本文所称的新谱。相对于此,清末、民国期间的宗谱即为旧谱。

  • 标签: 缙云县 中国 浙江 谱系学 历史发展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6036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37万元以上,比广东高4.5%,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如果将上海、北京、天津包括进来,则居全国第四位。

  • 标签: 中国 浙江 诚信 经济发展 信用教育 信用等级
  • 简介:<正>江陵李家台四号楚墓的一件漆木盾,形制规整,盾身绘以装饰图案和以鸟为主题的写实画,为历来楚墓出土的木盾之冠。盾反面在饰有龙纹装饰的大部空白处,绘群鸟集游,孔雀是其中主要的鸟群。作者用青绿、黄、红等色和绘画技巧,表现了五种不同的鸟类形态,特别是以匀细线条和泼辣简炼的笔法,绘孔雀身着翠绿色,头饰长寸毛,细颈、隆背和闪尾开屏展现光耀的羽毛和钱形斑纹的特征,无不具有真实生动、活泼之感。群鸟分别以行走姿势身朝不同的方

  • 标签: 面分析 装饰图案 孔雀 绘画技巧 纹装饰 类形态
  • 简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于1991年9月对大同马家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70余平方米,清理残房址四座,出土一组单位明确、特征鲜明的陶器,令人关注(见《山西大同马家小村遗址》,《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以下简称《遗址》)。山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过去做得比较少,这次发掘虽然揭露面积较小,出土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同市博物馆 尖底瓶 文物季刊 考古工作 文化面貌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叱咤风云”之阴丹士林布极为畅销,其诞生与发展是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的。

  • 标签: 士林 技术 40年代 耐人寻味
  • 简介: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商代采矿技术进行论证后得出如下论点:商代,探矿采用了重砂法和工程法.地下开拓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联合进行.采掘工具已使用铜质专门器.采用多种型、式不同的"预制"木构件,用于各地矿山井下,形成了规范的井巷支护技术.矿山提升采用滑车等简单机械.矿井采用自然通风.井下有了排水槽、水仓等排水设施.井下采用火把式照明.

  • 标签: 商代 江南 铜矿开采技术 探矿 采矿
  • 简介:羊皮筏是宁夏历史上长期使用过的一种水上运输工具。在极盛时期(清末至民国初年),最小的羊皮筏由13只皮囊(即浑脱)组成,可载400公斤;最大的中460只皮囊组并,既载客又载货,承载能力达15吨,航程可由青海省贵德县直达内蒙古托克托县。1956年8~10月,石嘴山煤矿筹建处为石嘴山电厂采购的两台发电机组由满州里用火车运到了兰州,

  • 标签: 羊皮筏 制作技术 水上运输工具 承载能力
  • 简介:文献档案修裱技术栾承素文献修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过程,它包括去污、脱酸、加固、字迹显示与恢复,以及修补、托裱等。目的是有利于文献的保护、使用与收藏,尽量延长其寿命。文献修复不得损害文献载体,破坏文献上原有的任何历史痕迹。作者在文献档案修裱工作实...

  • 标签: 文献档案 修裱技术 文献修复 档案材料 博物馆学会 古籍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