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我本善良,但我与人交朋友,总欣赏既本质老实、为人朴实、比较诚实,又是行为处事灵活灵敏的人。我结识的一位山东朋友光强,就属于这样的一位朴厚又机敏的人。

  • 标签: 山东 朋友 善良 处事
  • 简介:“摩顶踵”正诂马智强“摩顶踵”语出《孟子·尽心上》。诠释《孟子》的书,历代不乏其作。笔者所见注本,包括解放后出版较早、影响较大的杨伯峻先生的译注本及部分港台注本,对“摩顶踵”一语,均未得其正估。究其误因,盖源自东汉赵岐之注文。赵岐注云:“摩突(...

  • 标签: 《孟子》 《孟子正义》 《文选》 广雅疏证 赵岐 杨伯峻
  • 简介:鲍里斯·瓦连京诺维奇·尔巴科夫(БорисВалентиновичЩербаков,1916-1995)是当代俄罗斯老一辈优秀画家,少年时就迷恋静物画,艺术创作受17世纪荷兰绘画影响巨大。他说,“我力求追寻先辈的足迹,为此收集了一系列荷兰传统静物画,旨在弄清这些画家运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几乎不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什么他们的画作直至今日仍魅力不减……”

  • 标签: 《水果》 绘画影响 17世纪 艺术创作 静物画 俄罗斯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我国杰出诗人贺敬之在关于“创新发展新诗体的谈话”中指出:“关于新诗的发展之路,毛泽东一而再指出,要在古典和民歌的基础上,参考外国好的经验发展。”对此,湖北著名诗人克强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民歌体新诗集《巴山情歌》(百花文艺出版社版),即是一个优秀成果。本文以传统诗话形式对此予以评点,形诸弘扬,以期为新诗的艺术发展寻一路径。

  • 标签: 新诗发展 五句子歌 诗话 中华审美趣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收到关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不想""不敢"以及"不会"的实际问题,本文简要梳理其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并试图在概念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找到对此问题的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启示。

  • 标签: 信息化课堂 “放” “收”
  • 简介:枋得是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代表作《文章轨范》作为科举考试重要参考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写作思想。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对阅读、写作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二人都对古代语文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写作教学上有些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主要探讨枋得和曾国藩在写作教学中的相同思想,比较他们的写作教学观,为现代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写作教学 谢枋得 思想比较研究 曾国藩 《文章轨范》 古代语文教育
  • 简介:黄昏是古典诗词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秦观词对黄昏这一意象更是格外钟情,在113首词中就有20多首写到黄昏。这些以黄昏为中心意象的词所蕴含的深情和表现的魅力都是极其突出的,所以黄昏意象可以说是秦观词的一个重要特色。

  • 标签: 黄昏意象 秦观 古典诗词 魅力 中心 蕴含
  • 简介:谢灵运以清新秀丽的笔调描绘山水,其山水诗在文学史上可谓成就不凡;杜甫虽不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亦成就斐然。就山水诗而言,杜甫对谢灵运有继承又有发展,两人均重视对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杜甫更是将写实手法推向高峰。除此之外,杜甫笔下的山水诗更注重情景关系,达到了浑融的艺术境界,此乃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突破。

  • 标签: 杜甫 谢灵运 山水诗 随物肖形 情景交融
  • 简介:摘要20世纪初期,与野晶子用她大胆、热烈的诗歌创作表现了女性对对自由解放的渴望,对新式恋爱、婚姻以及性爱的追求。她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职业女性,她创作了大量对女性价值、地位进行反思的作品,呼吁实现女性作为“人”的解放。晶子作为日本近代女性解放的代表人物,她所提出的关于男女平等主义的思想值得探讨。

  • 标签: 与谢野晶子男女平等主义妇女解放
  • 简介:汉斯-乌利希·特莱尔发表于1998年的自传体小说《失踪者》映射了阿莱达·阿斯曼所指出的德国社会在2000年前后所经历的“记忆的回流”,从一个经历了二战末期逃难的普通家庭的创伤记忆出发,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德国人在战后长期被压抑和排挤的受害者记忆。本文将分析《失踪者》中家庭创伤记忆的生成、传播和固化以及叙述者如何通过受害者回忆叙事找寻自我身份认同。

  • 标签: 家庭创伤 身份认同 受害者记忆
  • 简介:我与作文同志,一北一南,相距万里。是《演讲与口才》为桥,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作文同志既是忠实的读者,又是优秀的作者。他曾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演讲辞。《谈天说地》是他多年来用汗水、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一枝花蕾。

  • 标签: 《谈天说地》 演讲辞 作文 《演讲与口才》杂志 余音 同志
  • 简介:1976年,RobertSmith与他的同伴组成了一支名NEasyCure的乐队,后来Easy被去掉,只简单地称为TheCure.这就是后来影响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英美流行音乐与时尚的“治疗”乐队。乐队的灵魂人物RobertSmith被称为“乐器通才”(multi—instrumentalist),吉他、贝司、小提琴、键盘、笛子、圆号……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RobertSmith可谓音乐界的划时代的人物,他是”哥特式(Gothic)摇滚”音乐类型的主要创立者,又因在吉他演奏方面的创新.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种音乐类型的先驱人物。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治疗 男孩 流行音乐 音乐类型 吉他演奏
  • 简介: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语言及沟通障碍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绕智能与多模态实验室联合举办的首届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研讨会于2015年1月15日至16日在深圳成功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

  • 标签: 技术研讨会 深圳 康复 治疗 言语 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