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6月12日,学生阮伟侠在水泥的木板上坐着看书。他觉得一个人在这座陌生的城市苟存,睡在水泥上,过路车辆上的人们投来异样眼光,但没有一个人会发问,这是都市人的冷漠。

  • 标签: 水泥 都市人 个人
  • 简介: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 标签: 寝室 私塾 读报 家庭条件 母亲 信赖
  • 简介:在法医学临床鉴定实践中,底骨折较为常见。由于底解剖结构复杂,骨质菲薄,单一底骨折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检查难以检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现结合1例底骨折案例,对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诊断依据进行探讨,为底骨折的法医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颅底骨折 影像学检查 颅内积气
  • 简介:将一个单独的颅骨与失踪人生前的照片进行比对,所得到的重叠像片如能达到解剖学关系上的一致,即可认定该颅骨是失踪人的颅骨,这就是像重合技术。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处和水上公安分局1997年引进这项技术以来,已进行了80余次鉴定,攻克了30余起疑难大案。该技术被破案里手们誉为“神探”。

  • 标签: 颅像重合技术 武汉市 刑事侦查工作 刑事侦查技术
  • 简介:石影雕,起源于清康熙年间石雕大师李周的'针黑白'工艺的雕刻术,由于能逼真再现影像之故,名曰'影雕'。河北省吴桥的方士英是第五代传人。石影雕作品乍一看,像是一张纸贴在平滑石面上的照片,走近后,才识得其真正面目,是由万千针眼大小的白点汇聚而成,或疏密或虚实,立体感颇强的图案跃然石上。作为一门纯手工艺术,创作者手握一把钢锥,不断凿击黑色石面,通过控制手腕的力度,在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圆形小点,通过点的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及疏密各异,

  • 标签:
  • 简介:高某,男,45岁,农民,1997年7月17日与他人发生纠纷后,被对方用镰刀砍击头部,当即镰刀的刃部被嵌入左颞骨岩部颅腔内。经在场人员往外拔嵌入的镰刀未成功,后被送往医院抢救。伤后20min进入昏迷。送医院途中发生抽搐3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0min左右。同时有大小便失禁。入院时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左耳上方颞骨岩部镰刀嵌入颅腔,露出外部分长8cm。伤口处有少许血液渗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腱反射亢进,右侧病理反射阳性,右侧肢体偏瘫。伤

  • 标签: 颞骨岩部 颅内 昏迷 医院 腱反射 病理反射
  • 简介:1案例介绍王X,男,40岁,与人口角后被对方用木棍击中头部左顶,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当地医院CT报告为:硬膜下血肿.查体:自述头痛头晕3天,伤后曾双上肢抽搐一次.头部左顶可见一纵行6cmX0.2cm已缝合创口,创周伴表皮剥脱.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肌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调阅当地医院CT片及复查头部CT见:大脑左侧外侧裂池与穹窿部见一类方形低密度区,与脑室密度相仿,CT值6.7H,体积29.70cm~3,左额颞缝处骨板厚度为0.3cm,而对侧厚度为0.7cm(见照片).查阅有关资料后,认为该患者为内蛛网膜囊肿,与本次外伤无关,根据其左顶部挫裂创,评定为轻微伤.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 外侧裂池 表皮剥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