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中一条规定,从2020年起将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关税。即所谓“碳关税”,“碳关税”一出,随即在国际环保、贸易等领域引发了激烈争论。

  • 标签: 关税 美国 征收 贸易制裁 能源安全
  • 简介:中国降低名义关税的意义苑林亚1995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大阪宣布,中国将在1996年将进口关税降低30%,并同时取消现实中存在的大量优惠性减免税措施。此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分析与预测层出不穷。国内企业界也是褒贬...

  • 标签: 名义关税 实际关税率 行政审批 优惠减免 民族工业的保护 进口额
  • 简介:在东盟国家,政府热衷于使用非关税壁垒以保护其国内工业并避免降低关税而造成大量的收入损失。这是导致以往试图加强成员国之间贸易联系然而其影响却很有限的原因之一。例如,非关税壁垒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商品项目被作为例外商品,使得东盟的特惠贸易安排备受影响。不过最近达成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有将非关税壁垒与关税一并撤销的一些条款。尽管如此,由于有些非关税壁垒可能难以发现和确定,因此,非关税壁垒仍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标签: 非关税壁垒 东盟自由贸易区 印尼 东盟国家 海关官员 西亚
  • 简介:综合治税是近年海关税收管理实践的重大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借用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新成果之一——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与方法.从理论层面对综合治税实践加以解读,探寻其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并前瞻性地展望了关税管理向关税治理模式变迁路径与创新构想,以期进一步充实关税管理理论,并对海关综合治税实践提供一定的前瞻性指导。

  • 标签: 科学治关理念 综合治税 治理
  • 简介:曾有人把1930年通过并实施的《斯姆特一霍利》法案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这个法案在经济萧条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大幅度提高关税,最终导致全球关税大战.让经济危机周期大大延长.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给本已动荡的国际局势又添了把随时着火的干柴。

  • 标签: 法案 关税 美国 经济萧条 国际局势 民族主义
  • 简介:冰岛与欧盟(EU)于2007年1月18日达成相瓦削减进出口农产品关税的新协议,并于2007年3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根据新协议,欧盟每年将免税向冰岛出口牛肉100吨、猪肉200吨及禽肉200吨,冰岛同样免税向欧盟国家出口酸奶酪(skyt)380吨、

  • 标签: 欧盟国家 关税协议 冰岛 农产品关税 进出口 免税
  • 简介:我国法律中关税优先权的定性模糊,由此导致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分析表明,关税优先权应当区分为物权性优先权与债权性优先权。在纳税人欠缴关税所涉及的特定物上,关税优先权为物权性优先权,关税应当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权而受偿;对于特定物之外的其他财产,关税优先权为债权性优先权,关税应劣后于抵押权和质权而受偿。至于医疗费用、丧葬费用、工资等,基于生存权、人道主义等特殊考虑,可以依据法律之例外在清偿关税前受偿。

  • 标签: 关税优先权 物权优先权 债权优先权 税收征管
  • 简介: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缘起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可以说主要来自美国的推动。第一股推动力量是美国于一九三四年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ReciprocalTradeAgreementsAct),授权行政部门对外缔结贸易协定,至一九四五年共完成三十二个贸易协定。美国认为双边协定有其缺点,而期望通过多边方式进行。

  • 标签: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贸易组织 贸易协定 推动力量 多边贸易谈判 缘起
  • 简介: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中国正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层面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目前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国的贸易已接近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0%。自由贸易区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通过相互实施关税优惠直至取消关税来扩大区内贸易和促进投资。企业应该随时关注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充分享譬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

  • 标签: 区域贸易安排 优惠关税
  • 简介:随着绿色浪潮的不断高涨,西方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幌子,构筑非关税壁垒中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正确认识绿色壁垒,采取措施,突破绿色壁垒,最终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绿色壁垒 非关税壁垒 产品质量 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中国
  • 简介:因国际商业交易引发纠纷时,当事人一方在向另一方进行索赔并计算索赔额时,关税是一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了索赔额的大小,甚至决定了某项诉讼请求或仲裁请求能否获得支持。作者结合本人办理涉外仲裁案件的心得,针对因国际货物买卖、来料加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争议而产生的索赔中所涉及的进口关税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分析,使人们理解进口关税因素对于正确行使索赔权的意义。

  • 标签: 涉外仲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行使 诉讼请求 索赔 国际货物买卖
  • 简介:美国近日修改《1930年关税法》授权美国商务部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是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WTO规则并未禁止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补贴,因此美国此次修法并不违反其在WTO项下的义务,但美国如果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按照“非市场经济国家”使用替代国方法进行“双反”救济,依据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报告,将很可能违反WTO协定的“适当金额”要求,构成双重救济。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现实的“双反”调查,而长远的目标则是争取美国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 标签: 关税法修订案 非市场经济国家 WTO“双反” 双重救济
  • 简介:英国《经济学家》周刊6月24日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未来的政府将是电子政府,预言未来公司和技术人员可能倾向于电子政府,“因为它不仅比老式政府的办事效率高,而且还更易打交道,更受公民的喜爱”。指出它有可能满足公民的专项需要服务,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开支,增加与政府打交道的透明度,政事公开且富有同情心等优点,展示出一幅网络时代的电子政府模型。问题是它能代表经济全球化下的政府吗?恐怕这是个片面的预测,因为它只说出了未来政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 标签: 关税 国界 《经济学家》 电子政府 经济全球化 技术人员
  • 简介:财政部近日宣布,财政部近日会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科技重大专项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扶持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研究开发,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

  • 标签: 科技部 进口关税 大专 国家发展改革委 增值税 免征
  • 简介:入世后,国际经贸活动总体在WTO规则下进行,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WTO的有关规则允许各国采取知识产权、反倾销、技术与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加强对本国产品与市场的保护。多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本国法律法规,实施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本国高新技术转让和其它产品进口,运用非关税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企业与经济竞争,这对于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些知名企业通过品牌国际化法治经营,不断强化法律保护,有效应对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其成功做法值得借鉴。

  • 标签: 非关税贸易壁垒 我国企业 WTO 品牌国际化 产品进口 强化法
  • 简介:<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家管理活动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违反国家税法的犯罪现象日益严重.以往发案较多的偷税、抗税案件逐年增长,1993年查处的这类案件比1992年增长17.5%;1990年以来,每年发生的暴力抗税案件都在2000起上下,全国每年查补的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额都高达数亿元,新的犯罪现象开始出现.刑法第121条已明显不能适应惩治违反税法犯罪的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家财税运行机制过程中,国务院发布了五个新税收条例,并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我国税制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一系列新的立法规定,为打击违反税法犯罪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

  • 标签: 偷税罪 税务机关 纳税人 补充规定 抗税罪 犯罪现象
  • 简介:欧盟委员会2006年11月20日宣布,由于印度对进口酒类征收高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欧盟委员会决定将欧盟与印度问的酒类关税争端提交世贸组织解决。作为贸易纠纷解决程序的第一阶段,欧盟委员会20日要求与印度在世贸组织展开磋商。如果为期60天的磋商不成功,欧盟委员会可以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门小组对这一争端进行裁决。欧盟委员会根据业界投诉,在从2005年9月起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印度洒类进口关税过高,达177%至540%,而且印度部分地区只允许国产酒出售。

  • 标签: 进口关税 世贸组织 组织程序 酒类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欧盟委员会
  • 简介:2014年3月27日,WTO公布了中国诉美关税法修订案争端案的专家组报告。报告支持了中方在双重救济方面的主张,中国取得了重要胜利。本案作为中国反击美国滥用反补贴救济措施的典型案件,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案件的背景以及中国申诉的主要理由,在此基础上,围绕案件几个焦点法律问题展开分析。本案为我国充分运用WTO规则维护贸易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反补贴 美国关税法修订案 “双反” 非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