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新近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需要3年或更长时间进行中期调整。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是高速增长之后的一个中期调整过程,这主要因为:由于企业改革不到位和宏观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支持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竞争力减弱,要重新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短缺环境进行数量型扩张而得来的,留下了许多高增长后遗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出口竞争能力相对下降。高速增长如果不是建立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基础上,随着开放的加快,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冲击,这一冲击将越来越大;银行不良资产和国企不良债务需

  • 标签: 经济需要 银行不良资产 环境不确定性 经济高速增长 竞争力 出口竞争能力
  • 简介:摘要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也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以往奥运申办国都将申办奥运会作为一种负担,自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方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盈利的奥运会后,申办国又将奥运会作为拉动经济的一架马车。而2009年8月中国奥运会组委会正式的解散,也对外公布了奥运会的盈利。我们着重来分析下奥运会带给中国经济什么样的影响。

  • 标签: 奥运会 中国经济 影响 发展
  • 简介:摘要本文对作者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一书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商榷性的错误,引发了新的想法。

  • 标签: 书评 内容 错误 想法
  • 简介:国家信息中心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42158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去年增长81%。报告认为,虽然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回落,但各种迹象表明,国民经济运行有企稳迹象。从今年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将呈现前慢后快、增长速度...

  • 标签: 中国经济 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宏观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自1992年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这一年即被认为是新旧经济法的分界,也正是从此开始中国经济立法逐步驶入快车道,在经济法理论也逐步成熟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产生的理论,对解释在经济、政治域内的经济立法有独到的理论价值。

  • 标签: 经济立法 公共选择 契约范式
  • 简介:中国经济发生六大变化经济学家,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曹远征日前指出,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发生了六大方面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产品从全面短缺变为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产品积压严重。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从供给管...

  • 标签: 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有效需求不足 外贸依存度 需求管理 产业结构
  • 简介:当时光掠过年中这个节点时,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止住高台跳水式滑落、企稳回升后,开始迎接进一步站稳脚跟、积蓄全面复苏力量的“关键之战”。

  • 标签: 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中国的GDP总值已经跃至世界第二,许多人认为,中国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国。我认为如果中国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增长,在今后的50年内,即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但是美国能否允许一个超越美国的中国的崛起呢?本文首先陈述了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又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就中国经济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 标签: 经济大国,消费结构 经济发展
  • 简介:一条60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进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一段60年的时光,是一段人民经历了贫穷短缺、温饱不足,最终进入小康生活的岁月……经历无数风雨,熬过多少阵痛,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迈向伟大的复兴。

  • 标签: 中国经济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 积贫积弱 改革开放 小康生活
  • 简介: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受到来自国外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全球化对于国际经济金融的威胁也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国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抵御国外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国外经济波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中国经济 经济波动 经济全球化 国外经济 对外开放 经济金融
  • 简介: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农民脱离农业劳动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但没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其特征是具有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职业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非城非农边缘群体。

  • 标签: &ldquo 农民工&rdquo 第三产业 边缘群体
  • 简介:《21世纪经济报道》3月6日报道,中国经济新常态到底指的是啥?正在召开的两会给出了答案,尤其是在各类数据目标体现上。李克强指出,今年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此,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左右。这比2014年的7.5%左右的目标有所下降。

  • 标签: 中国经济 双目标 经济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调整 高速增长
  • 简介:经济增长成果共享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编制由社会福利、区域均质、群体均衡三个维度构成的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1978—2016年中国国家税赋、就业形势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国内经济稳步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对经济成果的共享程度存在巨大差异;高区制下,改善就业形势和人口结构是提升经济增长成果共享程度的有效手段;低区制下,就业形势对经济增长成果共享影响最显著,政府可通过颁布相应政策和不同的福利制度提升共享性指数。

  • 标签: 共享性指数 区域差异 群体差异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
  • 简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顺利步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PSTR),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征,并对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合理规避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发生平滑转移;不同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高度相似;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以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作用消失,产业结构、最终消费率、贸易开放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稳定在1.5%、-30%、10%和10%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效果大于积极效果;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

  • 标签: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PSTR
  • 简介:主导产业及产业群的发展与转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几个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有相应的一组主导产业的带动,几经波动到2006年初经济增长在新水平上达到了相对均衡。但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有效控制资产泡沫等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要素涨价的压力;通过构建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市场机制解决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要汲取国际上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利用好后发优势,比较平稳地渡过资本化进程中最不稳定的时期,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 标签: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要素价格 通货膨胀
  • 简介:在ARCH族模型动态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周期的条件波动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经济变量的波动机制、波动率对经济变量条件均值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以及经济变量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波动力度差异等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经济的稳定有利于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财政政策具有稳定经济、促进经济产出增长率提高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与滞后性;国外需求受国内经济影响较小,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 标签: 经济周期 条件波动性 ARCH族模型
  • 简介:研究选取1990-2014年全国和各省份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力数值,以及各省生产要素的冗余量。结果表明,各省全要素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高,东部省份明显高于西部省份。生产要素冗余量中能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

  • 标签: DEA-Malmquist模型 全要素生产力 冗余量
  • 简介:21世纪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加剧,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竞争的背后,说到底是科学文化知识的竞争。现实已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才能在现在和未来竞争格局中争取主动。面对这样一个与传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代完全不同的新经济格局,我们责无旁贷,必须面对现实,用战略眼光研究分析它的发展趋势,把握时机,以最积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迎接知识经济代的挑战。宏观上,我们应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有效机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发展知识经

  • 标签: 知识经济时代 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产业化 发展知识经济 科技园区 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