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银企之间的债务条款设计,研究了不同的债务条款设计对于企业应计以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债务条款设计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其中,债务期限越长以及债务金额越大会导致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债务融资成本即利率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 标签: 债务契约 债务期限 债务金额 债务成本 盈余管理
  • 简介:会计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是违背净盈余关系的脏盈余会计,国外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研究脏盈余会计的相关文献,而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首先介绍了脏盈余会计的涵义、各国实行脏盈余会计的现状,对脏盈余会计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然后从脏盈余会计的经济模型、脏盈余会计下会计信息的质量、脏盈余会计信息质量的价值相关性等方面对脏盈余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介绍与评述,最后结合我国脏盈余会计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净盈余关系 脏盈余会计 盈余管理 价值相关性
  • 简介:摘要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开始进行盈余管理,其出现的主要动机是进行利润平滑。该行为的极大降低了会计方面信息的质量,让投资者和很多利益有关者对企业内部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进而出现决策出错的现象。因为盈余管理被广泛的存在于上市公司中,让投资者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基于此背景,本文从会计盈余管理和独立审计质量两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 标签: 会计 盈余管理 独立审计
  • 简介:本文以2008~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沿用Sloan(1996)的方法,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是否存在持续性,以及是否存在盈余中应计的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持续性的现象.研究过程中同时采用了混合样本的最小二乘法和Fama—MacBeth时间序列两种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确实存在持续性,但持续性较低;并且盈余中应计的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 标签: 盈余持续性 应计项目 现金流量
  • 简介:盈余管理从被发现至今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而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又是多种多样的。文章选取了基于资本市场动因、契约动因及监管动因而进行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以期能把握基于动因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同时在对前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盈余管理现象的改善建议。

  • 标签: 盈余管理涵义 资本市场动因 契约动因
  • 简介:收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引起大家的关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 标签: 收入分配改革 西南财经大学 家庭金融 研究机构 切身利益 农村家庭
  • 简介:本文以1994年至2009年间在中国内地A股、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地上市的我国公司为样本,以可操控应计项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创业投资(“创投”)对其参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相比无创投参与的公司,有创投参与的公司其上市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相比非国有创投支持的公司,国有创投支持的公司其上市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在控制了创投公司的选择性偏差带来的影响之后,我们的研究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表明,创投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因创投的身份而有所不同。

  • 标签: 创投机构 首次公开发行 盈余管理 国有创投
  • 简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盈余管理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199820lO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现金分红、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现金分红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即现金分红降低了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增加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程度,存在着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方式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的“共谋”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现金分红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盈余管理方式在现金分红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理解现金分红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揭示实际活动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提供了深层坎的思考和启示。

  • 标签: 现金分红 实际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企业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于各行各业不同。文章在A股房地产上市的公司中选择2010-2011的年度数据并结合行业特点对扩展的琼斯模型进行改造,构建新模型对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提出抑制盈余管理的建议。

  • 标签: 房地产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 简介:基于银行业在公司治理和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和途径也表现的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文章针对于行政干预下的银行,探讨了其在盈余管理上的独特表现,并结合这些行为,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

  • 标签: 行政干预 高管薪酬激励 盈余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现象越来越严重,手段也越来越复杂,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本文针对此问题论述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上市公司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文章首先对以不低于或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企业股权下盈余积累转增股本和转让股权孰先孰后的税负状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3号的规定基本能达到避免对股息所得重复征税的目标。其次,通过会计和税收的规范分析,得出几点结论:资本溢价不属于盈余积累,个人投资者持有企业股权的财产原值应包括投入企业的股本和资本溢价,对盈余积累转增股本征税,应增加新股东再转让股权的"财产原值",进而对完善23号公告提出了几点建议:为避免对股息的重复征税,对新股东取得企业原盈余积累分红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对先转让后分红也应采取措施避免对股息所得重复征税。

  • 标签: 盈余积累 转增股本 个人所得税
  • 简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本文以1999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析表明,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且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率或盈利机会。研究结果显示:对盈利机会差的公司,清算期权的执行使得公司盈余持续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降低;相反,对盈利机会好的公司,增长期权的执行则能够抵消“盈余均值回转效应”引起的盈余持续性下降,最终使得公司盈余持续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增加。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还体现在股价变动与会计盈余变动的关系之中(即盈余反应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对管理层执行实物期权的影响体现在公司会计盈余特征上。

  • 标签: 行业竞争 盈余持续性 增长期权 清算期权
  • 简介:事件Event酝酿近十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最近又成公众热议话题此前有多位人士将方案迟迟未出台归咎于垄断国企和一些留有“自留地”的部委的阻挠,并建议国资委排除改革阻力,一位国资委副主任当即喊姬反驳:“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

  • 标签: 收入分配改革 垄断利益 改革阻力 国资委 自留地 副主任
  • 简介: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及收入分配现状,提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要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同时提高低保的保障水平;要从总量和水平两个方面限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高管的收入;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收入信息公开透明。

  • 标签: 收入分配 改革 社会公平 共同富裕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2007年会计准则变动后,会计盈余在债务合约中的作用是否发生变化。研究发现,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会计盈余对银行贷款的解释力显著降低;受准则变动影响程度较大的公司,会计盈余对银行贷款解释力的下降程度更大;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会计盈余与新增贷款的敏感性均显著下降,但相较于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控股公司的下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表明,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会计盈余在债务合约中的作用显著下降。

  • 标签: 新会计准则 会计盈余 债务合约
  • 简介:本文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后,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通过具体业务情况进行了归总,并进一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与盈余管理进行了关系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新所得税会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 盈余管理
  • 简介:本文以我国1997-2009年成功实施配股的54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公司为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资格线,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以及此行为对公司配股后的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确实进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且此行为与公司配股后的业绩显著负相关。

  • 标签: 配股 经营业绩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