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钢框架节点的脆性破坏现象显示了传统节点抗震性能的弱点,国内外学者根据强柱弱梁原则,以塑性铰发生位置由原来的梁、柱连接处向距离柱截面一定距离转移为设计思想,提出钢框架新型断面削弱型节点,这种节点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对钢框架节点的破坏原因和节点构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具体阐述断面削弱型节点在延性、刚度和强度方面的研究以及断面削弱型节点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做一个探讨.

  • 标签: 削弱型梁柱节点 钢框架 抗震性能
  • 简介:1994年北岭地震和1995年阪神地震后,大量钢结构梁柱节点发生了脆性破坏,采取构造措施使塑性铰外移从而保护梁端焊缝成为震后改进钢框架梁柱节点的主要思想。将加强型和削弱型两种方式相结合,采用钢框架梁柱加强与削弱并用节点,对其中2类3种钢框架梁端加强与翼缘削弱梁柱节点进行了大比例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钢框架梁端加强与翼缘削弱梁柱节点均实现了塑性铰外移,保护了梁端焊缝,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研究成果为该2类节点用于工程实际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钢框架 梁柱加强与削弱并用节点 抗震性能 塑性铰外移
  • 简介:根据钢框架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常采用削弱梁将梁端塑性铰外移至削弱区域。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腹板开孔的削弱梁形式,并和传统的狗骨式节点(RBs)受力性能进行对比,通过各种节点的承载力与应力分布情况比较提出两种有效的梁腹板削弱构造形式(腹板开圆孔和长圆孔),并且参照国家规范给出了此类节点的设计建议方法。

  • 标签: 方钢管混凝土柱 梁柱节点 梁腹板削弱 非线性有限元 节点设计
  • 简介:针对钢框架梁柱弱轴连接翼缘削弱型节点的滞回性能和骨架曲线,参照梁柱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设计了梁柱弱轴连接翼缘削弱型节点系列试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削弱区中心至柱中心线距离、削弱宽度以及削弱深度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往复荷载作用下,节点屈服以前,模型的削弱参数对节点的骨架曲线影响不大;节点屈服以后,削弱参数对节点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削弱部位的深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最大,削弱区中心至柱中心线距离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次之,削弱部位长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最小.研究还表明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不能完全适用于弱轴连接节点,并给出了梁柱弱轴连接削弱参数的取值范围.

  • 标签: 弱轴连接 梁翼缘削弱型节点 有限元分析 骨架曲线 塑性铰
  • 简介:钢框架采用翼缘削弱型节点(RBS)可以提高结构延性,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考虑框架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导出连带节点域的RBS梁、柱单元刚度矩阵,利用计算软件MATLAB对RBS节点钢框架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域剪切变形对RBS节点钢框架变形影响较大,层位移、层间位移以及节点总转角的增量均随层数的增加而相应增大,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框架内力的影响较小;工程设计中应考虑节点域剪切变形对RBS节点钢框架侧向刚度的不利影响.

  • 标签: 钢框架 翼缘削弱型节点 节点域 剪切变形 侧向刚度
  • 简介:对1个内隔板式箱型柱-H型钢梁常规节点和3个梁翼缘扩大头-圆孔削弱型节点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并进行了基于结构钢椭球面断裂模型及耦联的椭球面屈服模型的数值模拟和断裂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节点裂纹起始于梁翼缘对接焊缝侧边,未能形成有效转动能力的塑性铰,节点的塑性转角约为0.02rad.梁翼缘扩大头-圆孔削弱型节点在圆孔削弱梁截面形成塑性铰,大孔侧边开裂风险较其他区域大,扩大头构造显著降低了对接焊缝的断裂风险.当内隔板与柱壁板间焊缝质量较好时,圆弧扩大头-圆孔削弱型节点的塑性转角可达到FEMA要求的0.03rad,承载力较常规节点提高39.8%-52.9%。

  • 标签: 箱型柱-H型钢梁节点 内隔板 椭球面断裂模型 扩大头 圆孔削弱 塑性转角
  • 简介:对1个隔板贯通式箱型中柱-H型钢梁常规节点和3个圆弧扩大头及梁翼缘网孔削弱型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节点在梁翼缘对接焊缝处脆断,节点塑性转角约为0.016rad;网弧扩大头及圆孔削弱型节点在梁翼缘圆孔削弱处断裂,裂纹起始于圆孔侧边,塑性转角较常规节点提高约19%,承载力较常规节点降低5.5%~9.4%,滞回曲线的包络面积(耗能性能)较常规节点约提高0.2%~9.0%.圆弧扩大头构造降低了梁翼缘对接焊缝的应力集中程度,避免了对接焊缝过早脆断;圆孔削弱构造促使梁削弱截面形成塑性铰.

  • 标签: 箱型中柱-H型钢梁节点 循环加载试验 圆弧扩大头 圆孔削弱 塑性转角 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