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主要考察了不同温度,浓度及交联剂用量与明胶/PVA,明胶/粘胶以及明胶/粘胶/PVA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基共混纺丝液的黏度主要受温度,共混液浓度和各组成成分间比例影响,通过调节溶液浓度、配比以及温度可以控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明胶基共混液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呈现"剪切变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剪切变稀型流体"的黏度变化规律。

  • 标签: 明胶 共混液 流变性
  • 简介:研究了影响不同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流变性的因素,如原液的温度、浓度和交联剂用量对共混原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零切黏度及粘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比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纺丝原液均属非牛顿剪切变稀型流体,非牛顿指数n随原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结构黏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浓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大;粘流活化能随原液中胶原蛋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了共混原液的零切黏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这就要求纺丝过程须注意控制好共混原液的温度。

  • 标签: 胶原蛋白 聚乙烯醇 共混 流变性
  • 简介:针对在理解QB/T2716-2005《皮革化学试验样品的准备》标准中制装置相关条款时存在困惑的问题,以国际标准ISO4044修订的历程为线索,先比较了QB/T2716-2005和ISO4044:1977《Leather--Preparationofchemicaltestsamples》的差异,然后对与装置相关条款的修订情况、标准推荐的研磨机和手工制的利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QB/T2716-2005已到了急需修订的地步,ISO4044:2017历经多次修订,目前已较为完善。但由于其推荐的研磨机存在价格较高、制后需要清理且仅适用于较大尺寸样品等不足,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以手工制为主。研究结果能为试验人员在加深皮革化学试验制方面的理解具有现实应用意义以及对研究开发新型制装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皮革 化学试验 制样装置 试样准备 研磨
  • 简介:研究以纯化猪皮为原料,采用酸-酶结合法制备得到了I型胶原。再以市售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乙酰化反应,制备一定乙酰度的壳聚糖。接着将所提取的I型胶原与壳聚糖以不同质量比例混合制备复合海绵,并使用红外、DSC、AFM等对自制壳聚糖和复合海绵的结构进行表征,检测了壳聚糖的特性黏度。结果表明:红外证实了经乙酰化反应后的市售壳聚糖的酰胺键被有效置换,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的特性黏度为825.584,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3×105;复合后I型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存在一定程度地变化,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海绵的热稳定性提高,有利于样品的存放。

  • 标签: 胶原 脱乙酰度 复合海绵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