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2000~2001年对吉林省11个国营养鹿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三杈茸和二杠茸的各种氨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杈茸中的16种氨基除了酪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它14种氨基均略高于二杠茸,故三杈茸的氨基总量也略高于二杠茸,分别为49.72%和45.88%,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三杈茸和二杠茸的16种氨基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79%和6.9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

  • 标签: 梅花鹿 三杈茸 二杠茸 氨基酸 含量 中药材
  • 简介:韩国食品研究院功能性食品研究总部金钟泰博士研究组的天然肉类蛋白质"氨基20"(amino20)生产技术取得成功,尚属世界首例。本次新开发的天然肉类蛋白质"氨基20"采用高压酶加水分解技术,将日常生活中不太受人们欢迎的猪牛后腿肉、鸡胸脯肉等保证其不氧化、不腐烂的环境下迅速合成蛋白质。这种天然蛋白质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9种氨基和非必需的11种氨基

  • 标签: 天然氨基酸 制造技术 韩国 天然蛋白质 功能性食品 生产技术
  • 简介:鳗鱼骨是鳗鱼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是胶原蛋白的丰富来源。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鳗鱼骨胶原纤维中的氨基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鳗鱼骨胶原蛋白胶原纤维中甘氨酸的含量为12.45%,约占总氨基的1/6;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为22%,约占总氨基的1/4。精氨酸含量较高,为13.36%;鳗鱼骨胶原纤维中缺乏半胱氨酸、酪氨酸,两者含量分别为0.14%和0.37%;鳗鱼骨胶原纤维中必需氨基占总氨基的17.91%。

  • 标签: 鳗鱼骨 胶原纤维 氨基酸
  • 简介:为从小分子角度了解蝎子发挥营养及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采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体系提取样品,分别通过提取溶剂体系的上层有机相富集全蝎中的疏水化合物,下层水相提取极性小分子。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非极性组分中检测到30种脂肪,7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在其极性组分中检测到氨基类、有机酸类及糖类等化合物,以氨基类化合物为主,占总极性化合物50%以上。这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营养价值的不饱和脂肪氨基可能是全蝎发挥药效及食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与文献报道全蝎中脂肪组成以饱和脂肪为主不同,检测到的脂肪主要是油酸和cis-9,cis-12-亚油酸,其次为棕榈和硬脂酸。在全蝎中发现的游离氨基共有13种蛋白质氨基和3种非蛋白质氨基,包括7种必需氨基(赖氨酸除外)和6种药效氨基。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全蝎的药用及食用价值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蝎子 脂肪酸 氨基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样品处理
  • 简介:小麦籽粒的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及抗营养因子植主要集中在小麦的糊粉层及麦胚中。传统制粉方法中糊粉层随其他小麦皮层以麸皮的形式去除,造成营养组分的大量流失。为最大程度减少微量营养素的流失,探索小麦营养富集的加工方法,本文拟采用剥皮制粉方法,以剥皮率为研究点,高、中、低筋3种小麦为原料,探讨不同剥皮率下小麦粉中矿物质、植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 标签: 小麦面粉 剥皮制粉 植酸含量 矿物质 微量营养素 抗营养因子
  • 简介:据外媒报道,《消化道》(Gut)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19日指出,肠癌患者若每周食用足量富含Omega-3脂肪的高油脂鱼类,存活率可大大提高。据报导,沙丁鱼、鲑鱼等鱼类体内的Omega-3脂肪,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并阻碍血液供给癌细胞。美国专家研究发现,肠癌患者每周定期食用少量这些鱼类可使得癌症的死亡率降低高达70%。

  • 标签: Omega-3 肠癌患者 血液供给 摄取量 风险降低 消息来源
  • 简介:的是为了抑制肺气对于秋季的饮食养生,中医有“少辛增”的说法。人们一般理解,就是要少吃辣的多吃。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

  • 标签: 秋天饮食 养生 肺燥 保健
  • 简介:以菊苣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OH自由基和FRAP法研究菊苣茎中5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DPPH和Isobologram分析法研究菊苣、绿原和木犀草苷之间的相互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组分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是:菊苣〉木犀草苷〉绿原〉咖啡〉酒石,对铁还原力能力的排序是:酒石〉咖啡〉木犀草苷〉绿原〉菊苣。菊苣与绿原或木犀草苷复配后,效应点均在相加线和95%置信区间的下方,且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表明菊苣与绿原或木犀草苷复配后呈现协同抗氧化作用,且菊苣与木犀草苷的协同效果强于菊苣与绿原的协同效果。

  • 标签: 菊苣酸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法 协同抗氧化
  • 简介:本文研究了小麦蛋白的水解工艺,分析了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小麦蛋白水解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氯丙醇检测确定了水解小麦蛋白的最佳工艺,并且分析了小麦蛋白水解液的氨基组成。

  • 标签: 麦蛋白 酸水解 技术 研究
  • 简介:不同品种和品质的小麦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淀粉,通过实验,从多方面分析引起面粉产生破损淀粉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小麦 面粉 破损淀粉 P值 UCD值
  • 简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我市食品工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1993年为19660万元,94年为30531万元,比93年增长55.3%,名列全省第一名,95年完成51288万元,96年完成57486万元,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32.8%和26.6%,食品工业发展的因素包含各个方面的努力,其中主要原因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增加了科技含量

  • 标签: 食品工业发展 科技含量 年增长 景德镇市 经济体制 粮油工业
  • 简介: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酶活,对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乙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比酶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酶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酶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酶,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目的了解小麦及面粉中铝本底含量,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面制品质量监管提供依据,为小麦及其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标准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泰州三县三区各乡镇随机抽取本地产小麦56份、面粉65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法检测样品中铝含量.结果小麦中铝含量为2.80mg/kg~53.0mg/kg,中位数为16.5mg/kg,

  • 标签: 本底含量 小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面粉 含铝 食品添加剂
  • 简介:据外媒报道,由于鳄梨具有高热量、高脂肪,因此一直不被视为健康水果。然而近期科学家发现,它拥有降低有害胆固醇的能力,对于患有心血管、糖尿病及肥胖人士具有保护作用。美国宾州大学开展了相关实验,45名超重的志愿者参与,让他们根据食谱食用两个星期,作为测量胆固醇和其它物质的基础线。这些食谱中,51%的热量来源为碳水化合物,34%的热量来源是脂肪,16%来自蛋白质。

  • 标签: 胆固醇含量 鳄梨 美国 碳水化合物 保护作用 高脂肪
  • 简介:目前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广泛应用的是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无需多糖纯品和贵重仪器等优点,且对水溶性样品和非水溶性样品均可测定。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是由Dubois等提出的。其原理是:多糖或寡糖被浓硫酸在适当高温下水解,产生单糖,

  • 标签: 多糖含量 比色法测定 单糖 仪器 测定方法 寡糖
  • 简介:Ellman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但该法用于测定豆奶等的巯基含量时,由于溶液高度混浊和巯基含量不高,给测定带来了困难.本实验先采用丙酮将豆奶中的蛋白质沉淀分离,再用含8mol/L尿素的Tris-甘氨酸缓冲溶液或不含尿素的Tris-甘氨酸缓冲溶液溶解,使蛋白质溶液的混浊度大大下降,从而能达到用分光度法准确测定豆奶蛋白质中巯基含量的目的.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作对照实验表明,丙酮处理不会影响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说明丙酮处理是测定高混浊度蛋白质溶液如牛奶、豆奶中的蛋白质巯基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豆奶 蛋白质 巯基含量 测定 丙酮处理 混浊度
  • 简介:选择破损淀粉含量不同的面粉,进行馒头实验,通过对馒头效果的评价,分析不同破损淀粉含量的影响,寻找破损淀粉含量的最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破损淀粉含量控制在21-25ucdc比较理想.

  • 标签: 破损淀粉 吸水 馒头 蒸煮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