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石英微量天平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薄膜热分析和热量测定仪器。薄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可以在此仪器上得到研究。水的吸附,药物薄膜的软化行为,富勒稀碳分子膜中溶剂的提取是其典型的应用。也可用于油漆和喷釉的烘干和加工以及通过监控质量的变化和新陈代谢的放热进行营养环境中生长细菌的检测。

  • 标签: 微量天平 石英 量热仪 热传导 测定仪器 化学性质
  • 简介: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高效有机磷杀剂,杀虫范围广,通常用作农药,又名多灭灵,其毒性强。接触后对人、动物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根据甲胺磷农药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色谱法、酶抑制法、免疫学方法等。本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参考了GB/T5009.103-2003;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更为完善而快速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甲胺磷 检测 优化 快速
  • 简介:脂肪干细胞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繁殖产生更多的干细胞,进而可以分化成许多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系,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可作为多种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着重对脂肪干细胞在诱导分化方面的最新发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脂肪干细胞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种子细胞 诱导分化
  • 简介:人诱导性多能干(iPS)细胞能够分化成很多种类的祖细胞,这为临床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细胞系可以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以及毒性测试、帮助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也可以建立人类各种复杂疾病的细胞模型,对应用于更加个性化的医药研究领域也很有潜力。这些细胞系具有重新塑造临床研究领域的潜力,但是研究人员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也需要去发现新的应用。

  • 标签: 细胞重组 疾病模型 毒性测试 药物筛选 传统方法 细胞模型
  • 简介:近来在大肠杆菌中新发现的Era蛋白(E.coliras-likeprotein)是一类新的GTP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ra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以及部分细胞代谢过程。植物中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推测ERG蛋白可能定位在线粒体,并且与种子的正常发育相关。本实验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初步观察了ERG437蛋白在拟南芥悬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CoxⅣ蛋白初步观察到绝大部分ERG437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 标签: ERA蛋白 ERG基因 细胞周期 悬浮细胞
  • 简介:细胞内的钙离子(Ca2+)是体内关键的信号转导因子,在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ERCA)能够将胞浆内的Ca2+转运到肌浆网和内质网中,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细胞凋亡是调节机体发育和衰老的基本机制,与Ca2+密切相关。SERCA作为调控钙稳态的关键酶,它与细胞凋亡联系紧密。本文从心肌细胞、足细胞、胰岛β细胞、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分别阐述了SERCA调控细胞凋亡的最新进展,将为疾病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 细胞凋亡 钙离子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人体肺部X光片图像的边缘检测,增强医学图像的可读性,以便能检查出肺中的癌细胞,甚至可以更清楚的分辨出癌细胞具体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病人的症状。

  • 标签: 边缘检测 算法 医学诊断 肺部X光片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创建了大规模细胞DNA转染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直接筛出具有影响细胞生长、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应用与开发价值。该研究日前获得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DNA转染 技术平台 细胞生长 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与开发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分离方法。方法:收集含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膨胀液,然后从膨胀液中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干性标记物,细胞生长曲线比较新方法与运用传统方法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其向成骨,成软骨及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分离自膨胀液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虽然低于与等体积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增殖速度快,生长至第8天时,密度基本等同于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73,CD90,CD105,CD45,CD34,CD11b,CD19,HLA—DR表达测定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细胞率与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相近。多向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从膨胀液中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三向分化。结论:新方法分离的细胞确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规定的定义标准。

  • 标签: 膨胀液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 简介:目前我国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主要依据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笔者通过对标准中测定方法的反复研究,并加以小小的改进,使得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既简单易行,又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食品 二氧化硫 残留量 方法 改进
  • 简介:动态闪烧法是分析土壤及植物中氮元素的理想技术。据实验数据显示,这种技术重复性好,且改变样品种类时无记忆效应,可达到氮这种重要营养元素的完全检测。采用这种检测技术可分析从低到高的宽浓度范围的含氮,且准确度高,无基质效应。

  • 标签: 检测技术 含氮量 土壤 烧法 数据显示 记忆效应
  • 简介:该研究由厦门大学韩家淮小组完成提起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从医学的笼统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疾病。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死亡方式。这一发现,被认为为临床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细胞坏死 死亡方式 蛋白激酶 调控 《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本实验利用带DiI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与Hela细胞表面LDL受体结合,通过CCD荧光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观测图象,并利用自己开发的单粒子追踪(SPT)数据处理系统,对被标记上的受体进行定位和轨迹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LDL受体几类典型的运动方式,并经过大量轨迹的统计,讨论了LDL受体在细胞膜表面存在的特定结构的一些性质.

  • 标签: 数字荧光显微系统 LDL受体 单粒子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膜
  • 简介:对原代人体嗜中性粒细胞的转染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实现了对人体发炎响应中通道的研究,而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原因在于培养嗜中性粒细胞很困难。通过这项研究,从细胞存活率及siRNA传递角度,研究者确立了最佳的嗜中性粒细胞转染的电穿孔条件。使用这些条件,可以进一步将该技术应用到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其他难以转染的原代细胞中。可以预见,这一领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蓬勃发展起来。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转染 电穿孔 细胞存活率
  • 简介:目的:建立氟氯两林钠中溶剂残留(2-乙基已酸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DB-1;程序升温;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对待测溶剂具有很好的分离度,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同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0.9997),各溶剂回收率为97.6%~98.2%,检测限0.8μg/g~1.0μg/g。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均符合要求。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氟氯两林钠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氟氯西林钠 溶剂残留量
  • 简介:研究了番茄酱基质对30种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影响。制备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即溶剂标准曲线(SC)和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用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对同一采集的数据计算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线性方程、检出限、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并对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的结果进行了t检验。30种有机磷农药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的相关系数优于溶剂标准(SC),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的检测限,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低于以溶剂标准曲线(SC)。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计算的回收率都符合70-120%的一般规定,而只有以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计算的回收率符合2002/657/EC中70-110%的规定。实验结果表明,存在基质增强效应,基质增强效应的产生与有机磷农药的分子结构有关,含有P=O和〉O键的有机磷农药倾向产生基质增强效应。甲胺磷等极性农药在番茄酱基质溶液中无拖尾,峰形良好。有必要制备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以减少甲胺磷等极性农药的基质增强效应。

  • 标签: 番茄酱 有机磷 基质诱导增强效应 溶剂标准曲线(SC) 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
  • 简介:这一发现将有助科学家培育出更能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植物新品种植物会因为四季或昼夜的温度变化而调整生长状态,那么它们靠什么来感知外界温度变化呢?英国研究人员说,植物在基因层面有一个特殊的“温度计”。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培育出更能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植物新品种。

  • 标签: 植物基因 温度计 科学家 《细胞》 植物新品种 温度变化
  • 简介:为研究乳腺上皮细胞增值和分化特性,通过有效的培养方法,实现了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并且所获细胞具有正常的生理特性及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态、分化差异;牛乳腺上皮细胞对各种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应答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牛乳腺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方法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模仿天然骨和牙齿的组成成分,构建复合的牙、骨修复材料。采用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复合构建。因氟离子被认为有一定的防龋齿以及较好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引入氟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材料,并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并分别用X射线衍射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复合材料的结合情况。用MTT法验证羟基磷灰石和氟羟基磷灰石的细胞安全性。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氟羟基磷灰石 胶原蛋白 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