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1+1)盐酸分解磁性,考查溶解温度和溶解时间的影响,建立(1+1)盐酸分解—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超贫磁铁矿中磁性含量的分析方法。将此方法用于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中磁性的测定,标准物质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0.43%~3.20%之间,实际样品重复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在0.84%-1.12%,符合规范要求,适合推广应用于大批量超贫磁铁矿中磁性的分析。

  • 标签: 超贫磁铁矿 磁性铁 (1+1)盐酸 重铬酸钾容量法
  • 简介:湖北宜昌太平溪超镁岩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石化学成分相对稳定,具狭窄的mg*,MgO/MgO+FeO比值,亏损稀土元素、不相容元素,而富集相容元素,具富LREE配分模式特征,属阿尔卑斯残留地慢岩,是原始地幔岩经历30%以上部分熔融后形成的,并受到了富CO2+H2O,LREE交代流体所影响。样品5可能是原始地馒岩在高度部分熔融(F>80%)下的产物,其化学成分反映出了原始地慢岩的成分属性。

  • 标签: 岩石化学 微量元素 太平溪超镁铁岩
  • 简介:鄂东南地区包括鄂城、大冶、阳新县及黄石市,总面积约4000km^2,属长江中下游铜成矿带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富铜富铁矿产地,被地矿部列为“七五”期间全国固体矿产普查的重点找矿地区。在这个地区,近年来找矿工作不断发展,效果不断提高,对寻找隐伏矿床取得一定经验。本文简要介绍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 标签: 鄂东南地区 矿产普查 金属矿床 铁铜 “七五”期间 找矿工作
  • 简介:总结和研究当地防渗材料特性,对修建水库具有重要意义。残坡积红色粘土作为大、中型水库土石坝的天然防渗材料已使用相当普遍。风化岩作为天然防渗材料前景广阔,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与粘土料比较,使用粘土与风化岩混合料可以明显降低土料中的粘粒含量,从而提高一系列的防渗土料质量指标。与风化料比较,使用粘土与风化岩混合料可以明显提高土料的抗渗性能和施工便利性。可以说使用混合料作为水库天然防渗材料是一种趋势。

  • 标签: 天然防渗材料 红粘土料 碎(砾)石类土料 风化料 混合料
  • 简介:水库渗漏是水库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为恢复水库的正常蓄水功能、保障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需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高密度法作为探测渗漏的一种勘探方法被广泛应用。阐述高密度法在青海部分水库渗漏探测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实例说明此方法在水库渗漏探测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水库渗漏 高密度电法 反演
  • 简介:摘要:乌江白马航枢纽库首左岸乌江一石梁河一郭溪沟河间地块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水库蓄水后存在向邻谷郭溪沟一石梁河的可疑渗漏途径。通过分析河间地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动力条件、岩溶化程度以及地下水动态特征,认为乌江河谷与邻谷郭溪沟一石梁河之间不存在管道型岩溶通道的联系,不会发生岩溶管道型渗漏。,水库库首T1J^4-2层、T1J^4-1层、T1J^3层可能产生裂隙性渗漏,可结合坝址防渗进行处理。白马向斜东翼T1J^3层渗漏途径较长,估算渗漏量较小。

  • 标签: 白马电航枢纽 水库 河间地块 岩溶 渗漏分析
  • 简介: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容易引发土洞、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为确保区内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安全,在工程建设前需要进行物探勘察。高密度法作为探测岩溶的一种物探方法被广泛应用。阐述高密度法在安徽宣城某变电站备选场地进行岩溶探测的应用情况,通过实例说明高密度法在查找和规避岩溶灾害隐患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标签: 高密度电法 岩溶 温纳 灰岩
  • 简介:为配合湖北某铜钼多金属矿的地质钻探工作,在充分分析前期地质、控矿条件和矿(化)体特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剖面性激测深工作,在该区的控矿构造附近发现了多处高极化异常,推断为中深部铜钼多金属矿(化)体引起;验证钻孔在高极化异常部位见到多层铜钼矿(化)体;激测深成果为后续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 标签: 激电测深 等值线断面图 地形影响 铜钼矿(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