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土壤源热泵在冷热负荷有较大差异地区的应用会使土壤温度场恢复缓慢,导致热泵效率逐年降低,为此提出混合式土壤源热泵,对其组成结构、应用方式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 标签: 混合式土壤源热泵 太阳能 冷却塔
  • 简介:根据压缩机的使用要求,铜管焊缝应具有较强的密封性、焊接强度和良好的物理性能。本文针对壳体与铜管中频逆焊工艺,通过调整焊接压力、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3个主要参数的对比试验,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试验结果对实际控制铜管焊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压缩机 冰箱 中频逆变焊 金相 晶粒度 铜管
  • 简介:液器又称液体分配器,是制冷系统中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的一个辅助设备,其作用是把膨胀阀出来的制冷剂两相混合物均匀、等量地分配到蒸发器各路盘管中去。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工况的变化及液器选型的不合理,各路盘管的供液量会有很大的差异,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所以,液器的设计与选型,对整个制冷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先介绍了几种传统型式液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两种性能更好的新型液器,一种是传统型的改进型,另一种采用与传统型截然不同的工作原理,实验证明,这两种液器性能更好,液更加均匀。尽管如此,研究液器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仍然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液体分配器 分液器 两相流 分配性能
  • 简介:本文分析了引起蒸发器各路盘管不均匀供液的两方面原因,以两相流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降型液器,并对其分配性能开展实验研究.借用统计学中标准误差的概念整理实验结果,发现入口干度是影响分配性能的主要因素,而入口压力影响较小.

  • 标签: 流量分配性能 分液器 蒸发器 两相流 雾状流 制冷系统
  • 简介:R407C、R507A、R404A和R410A混合冷媒按气、液相方式进行充注时,冷媒容器内的冷媒成分会或多或少地随着冷媒容器移充填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建议充注任何混合冷媒时,都应该采用液相方式进行充注,同时为了将冷媒成分变化控制在2%以内,R407C冷媒容器中最后的10%冷媒剩余量不应再进行充注,R507A、R404A和R410A冷媒容器中的最后冷媒剩余量可控制在5%.

  • 标签: 混合冷媒 非共沸冷媒 共沸冷媒 移充填率 液相方式 气相方式
  • 简介:HFO-1234yf/HFO-1234ze(E)/HFE-143a组成的制冷剂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通过对该混合物的理论循环研究及制冷性能和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该制冷剂混合物在干空气中不可燃,在6S%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燃烧等级为2L,制冷量和能效比均优于HFO-1234yf,是具有应用前景的HFC-134a替代物.

  • 标签: 制冷剂 HFO-1234ze(E) 制冷性能 燃烧性能
  • 简介:本文通过对空调冷源系统典型故障机理的研究,针对其诊断知识种类繁多的特点,按诊断过程所使用知识的层次提出了基于深浅知识的诊断策略,较好地适应了冷源设备的综合诊断要求.

  • 标签: 冷源 故障诊断 知识库 空调 专家系统
  • 简介:在热泵热水器的名义工况下,对R32/R1234yf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32/R1234yf的最优质量配比为60/40,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4.727,较R22系统增大8.64%;在最优质量配比下,R32/R1234yf系统的单位容积制热量、单位质量制热量和冷凝压力均比R22系统大,但其压比和排气温度均低于R22系统。

  • 标签: 热泵热水器 制冷剂 R32 R1234yf 质量分数
  • 简介:针对冷水机组和冷凝器的传热过程建立模型,采用Matlab对冷却水流量前后冷水机组的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定流量相比,冷却水流量运行会增大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不会显著影响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焓值及制冷剂循环流量,会影响冷水机组的运行EER。该研究成果将对冷却水流量改造的节能量认定提供支撑。

  • 标签: 冷水机组 变流量 冷凝器 EER
  • 简介:在建筑空调实际使用时,所需负荷和运行状态均会因实际需要发生改变,对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冲击较大。本文在性能评价系统上,模拟随着实际水流量和水温的变化,测试容量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工况时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此了解离心式冷水机组工况、负荷运行时的性能参数,同时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降低空调系统的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提供依据,也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挖潜、降低能耗提供研究方向。

  • 标签: 离心式冷水机组 变容量 节能
  • 简介:通过对L300a新型混合制冷剂的实验检测,介绍了性能特点及节能的显著效果,为HCFC类混合制冷剂的使用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

  • 标签: CFC替代 L300a测试 节能
  • 简介:通过利用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模拟计算6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并与纯工质作比较,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普遍大于采用纯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R436A是6种混合工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尽管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传热温差过大的问题,但原奶速冷式系统的传热温差仍旧偏大。指出在将来的研究中若采用组合式原奶速冷式系统,可在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进而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的能源效率。

  • 标签: 原奶速冷 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 非共沸混合工质 C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