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景德镇与中材高新共商中国瓷都发展大计;总投资50亿元再生资源加工工业园落户沈阳细河;《首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创新与发展大会》召开;我国新纳米陶瓷涂料又创新品种

  • 标签: 资源加工 科技中介 陶瓷涂料 景德镇 工业园 总投资
  • 简介:第12届国际纳米技术综合展“nanotech2013”于2013年1月30日~2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同时还举办了尖端陶瓷和功能性玻璃应用技术展“NeoCeramics2013”。

  • 标签: 技术综合 日本东京 纳米 功能性玻璃 陶瓷
  • 简介:日前,由新疆军区某通信修理所研制的、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风能太阳能综合电源,在南京、兰州军区等4个边海防连队近两年试用后,通过总部评定。

  • 标签: 二等奖 兰州军区 连队 综合 部队 评定
  • 简介:蛇纹石在我国储量丰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材料。在介绍蛇纹石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蛇纹石在制造磷肥和石棉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利用蛇纹石提取稀有金属,制备润滑自修复剂,提取高纯度SiO2和MgO,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蛇纹石高附加值利用的深入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蛇纹石 综合利用 高附加值利用
  • 简介:日前,安徽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复杂难处理硫铁矿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与应用》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目成果是近10年技术进步的总结和升华,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冬瓜山铜矿 综合利用 新技术 硫铁矿 鉴定 省级
  • 简介: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我部决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推动重点地区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 标签: 废物综合利用 固体 工业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 简介:在氯化氢(HCl)合成制备三氯氢硅(SiHCl3)过程中,除主要产品SiHCl3外,还有大约15%左右的四氧化硅(SiCl4)副产品,另外还有二氯氢硅(SiH2Cl2)等。在SiHCl3氢还原中,还伴随有SiHCl3的热分解而生成的SiCl4、SiH2Cl2和HCl等,

  • 标签: SiCl4 多晶硅 综合利用 副产物 SiH2Cl2 生产
  • 简介: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中《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10家单位的代表参会。

  • 标签: 智能制造 控制要求 工厂安全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国标 自动化研究所
  • 简介:10月1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完成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通过火法冶炼将锡、镍、铅、金、银、钯等金属富集在铜合金得到高值黑铜合金,实现了多种金属的综合回收。相关成果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运行。

  • 标签: 综合利用技术 铜多金属 鉴定会 装备 危险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简介: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C)排放总量现状及国内外VOC排放相关法规与标准,综述了处置VOC的主要技术,包括低温等离子体一催化协同净化技术、催化燃烧技术、炭吸附与光催化技术和生物滴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产生VOC的典型行业及处理新技术进行了评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制定适宜的V()(二排放控制法规和标准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易挥发性有机物 VOC污染控制技术 VOC污染控制建议
  • 简介: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AlN单晶可应用于蓝色、紫外发光元件和耐高压、高频元件,作为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市场潜力巨大的蓝色、紫外和白色LED和耐高压、高频电源IC等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好。

  • 标签: ALN 单晶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质量 开发 日本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打造世界首个全功能性的纳米管装置,成功建造了一个可以给金原子称重的纳机电系统(NEMS)。此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一纳米技术》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和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泽特尔负责此项研究。

  • 标签: 金原子 质量传感器 称重 美国加州大学 开发 纳机电系统
  • 简介:以测量纳米薄膜材料La0.7Sr0.3MnO3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为例,着重介绍以LABVIEW为平台的虚拟仪器技术对测量仪器的自动控制、数据读取和处理。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技术将传统仪器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扩展了原有仪器的功能。而且,LABVIEW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大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LABVIEW 仪器控制 薄膜
  • 简介:精密零部件进行真空扩散连接时,主要的扩散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镜面无氧铜(Cu)为对象,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温时间均为60min,则加热温度越高,其表面晶界越清晰,且粗糙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当加热温度达到800℃,其晶粒粗化,部分大晶粒内部出现孪晶和滑移带,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1.2nm。此外,若将加热温度控制为450℃,则保温时间越长,表面粗糙度越大,但当保温时间超过180min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量开始减小,然而最终会趋于稳定,为4.0nm左右。

  • 标签: 扩散连接 镜面Cu 表面粗糙度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针对光栅光调制器阵列的显示控制,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应用软件,产生显示数据源,由USB数据线发送到FPGA芯片,在FPGA芯片上实现格式转换、乒乓操作、脉宽调制等模块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操作灵活方便,为测试光栅光调制器的显示参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光栅光调制器 FPGA 乒乓操作 脉宽调制
  • 简介:清华大学与山东海泽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实现了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工业应用。应用该项新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粒径分布窄,能耗低,二氧化碳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标签: 可控制备 反应器 微结构 膜分散 纳米颗粒 纳米碳酸钙
  • 简介:在国际国内碳纤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国内潜在的碳纤维应用市场牵引仍然是带动国产碳纤维产业蓬勃发展的源动力。在国内潜在应用市场前景牵引下,国内碳纤维企业如何通过研发与产业技术的提升来提高和稳定碳纤维质量,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加快推动国产碳纤维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达到能够替代应用的质量与成本要求,已成为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制备的核心问题。但是,在T300级水平上,我国能够持续、

  • 标签: 质量稳定性 产业技术 碳纤维 提升问题 市场竞争 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