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无机/无机壳(记为“@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介绍了无机/无机壳纳米复合粒子的4种主要形式:金属/半导体、金属/金属、半导体/半导体和半导体/金属型.详细讨论了金属/半导体型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壳厚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同时评述了这些形式及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前景。

  • 标签: 核壳粒子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
  • 简介:日本日清制粉集团的目清工程公司成功地制造出由绝缘性材料(A12O3)包覆强磁性金属(铁钴合金)的壳(Core—Shell)纳米粒子。该粒径为15~50nm的软磁性纳米粒子的饱和磁通密度高达195emu/g,是铁钴合金理论值(227emu)的86%。有望用于压粉磁芯、变压器、磁头、天线、磁性流体等广泛领域。

  • 标签: 磁性纳米粒子 制造技术 磁性粒子 核壳 日本 开发
  • 简介:通过湿化学方法合成了纳米α-Fe颗粒。合成铁纳米颗粒的化学溶液由稀释的二价铁溶液、甲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在溶液中以NaBH4为还原剂.将二价铁离子直接还原为α-Fe颗粒,得到的金属铁颗粒以氧化硅进行包覆.在金属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硅膜.防止金属铁被再氧化。在铁的合成过程中通入了超声波,以加速药剂的扩散并防止和减小生成物的团聚。以X射线衍射、差热0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湿化学法可以直接还原制备α-Fe.其颗粒大小为10-40nm。

  • 标签: Α-FE 还原 SIO2 氧化 包覆
  • 简介:简要介绍了超声辐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综述了合成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方法,包括化学沉积法、声解法、还原法、分散法、电镀法和水解法,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及应用展望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超声辐射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通过微观分析、性能测试和形貌观察,研究了Ni/TiO2基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其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所加电磁场强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成分相同时,电流变液的强度随浓度和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强,但到达一定时趋于稳定,同时,电场和磁场复合加载有利于电流变液强度的提高,其形貌亦出现微粒柱的相互交织。

  • 标签: 流变特性 电流变体 纳米核壳微粒
  • 简介:我国正式发布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的国际领先地位,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和标准的垄断。

  • 标签: 标准发布 材料技术 垄断 科技 欧美 国家标准
  • 简介:近年来,基于超支化聚合物(尤其是聚酯)的新型抗冲改性剂已有相关报道。由羟基、羰基以及环氧封端的超支化聚酯可以制备低黏度的共混物。加入少量这些聚酯就足以极大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而不降低其强度以及玻璃化温度。超支化聚合物(HBP)的重要特征是其支化重复单元的极高支化度,以及聚合物壳结构表面带有的大量功能性端基。由于高度支化的结构阻止了链缠结的发生,超支化聚合物通常在熔融态或溶液中显示出较低的黏度。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受数目众多的端基影响,因此进行端基改性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超支化聚合物。

  • 标签: 超支化聚合物 增韧环氧树脂 嵌段共聚醚 核壳 反应性 超支化聚酯
  • 简介:1基于热固树脂的电气用工业刚性圆形层压管和棒材.第1部分:定义、名称和一般要求DINEN61212-1-20072以云母为基材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单项材料规范.活页5:后浸渍用环氧树脂粘合玻璃布云母纸DINEN60371-3-5Berichtigung1-2007

  • 标签: 国内外 标准 绝缘材料 热固树脂 环氧树脂 云母纸
  • 简介:据报道,国家能源局近日正式向国家能源级锆材研发中心等首批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授牌,我国涉及核电、风电、高效发输电以及材料设备等能源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正式宣告成立。

  • 标签: 研发中心 燃料元件 锆材 核级 核电 重点行业
  • 简介:使用Stober法水热反应制备球状SiO2@ZnO壳结构,通过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研究其光催化活性,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物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表面包覆的ZnO层结晶良好,且不与SiO2核发生反应,表面致密、厚度均匀,保持了SiO2微球体的形貌特征;球状SiO2@ZnO壳结构的吸收边和紫外发光峰位置相比于ZnO均发生红移,禁带宽度减小;通过光催化实验分析可知,球状SiO2@ZnO壳结构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光照3h其降解率高达11%。

  • 标签: 核壳结构 氧化锌 二氧化硅 光催化
  • 简介:以棉花纤维制备的纤维素微晶为碳源,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了Ag@C壳结构纳米颗粒,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Ag@C/壳结构纳米颗粒,外壳是碳层,内核为纳米银颗粒。最佳的制备条件是,180%反应15h,pH=1-2,纤维素微晶的浓度为0.083g/L。讨论了碳包银/壳结构的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还原法 纤维素微晶 核/壳结构 纳米颗粒
  • 简介:日本研究开发机构成功生产出用于高效发电及热化学制氢等的超高温反应器(VHTR)中包覆燃料颗粒用的ZrC包覆材料。之前一直使用的是SiC包覆材料。若使用熔点高达3420℃的ZrC,则比使用SiC的输出功率高,并可减小堆芯,还可使制造成本下降20%-30%。

  • 标签: 研究开发机构 包覆材料 ZRC 反应器 超高温 生产
  • 简介:报导了CdS/ZnS纳米晶体(NCs)的制备过程和其光学}生质。通过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技术(SILAR),我们用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不同壳层的四个样品,包括CdS纳米晶以及具有1~3层ZnS壳的CdS/ZnS/壳结构纳米晶体样品。发现具有一层ZnS壳的CdS/ZnS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大约比未包覆壳层的CdS纳米晶体样品的强11倍。另外,随着壳层的增加(增至两到三层),荧光量子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样品进行了温度相关的光谱测量,发现CdS/ZnS和CdS一样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

  • 标签: 纳米晶体 CDS/ZNS 荧光 寿命
  • 简介:最近,赣州市有色金属学会发布《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团体标准,编号为T/GZNFS0001-2018。该标准由赣州市钜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经开区质监分局、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荧光磁业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东磁稀土有限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编写,是对国家标准GB/T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补充。

  • 标签: 钕铁硼永磁材料 标准发布 烧结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稀土产品 金属学会
  • 简介:据报导,华东理工大学最近研制出纳米标准颗粒,并提出相应的制备方法。该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据悉,在纳米技术研发过程中,由于纳米检测和表征技术的不足,制约着纳米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我国目前在纳米评价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纳米标准材料,比对试验所用的标准样品均依赖于国外进口,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制备纳米标准颗粒材料进行了筛选,并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选择和探索。

  • 标签: 纳米标准 颗粒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制备方法 纳米技术
  • 简介:近期,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余项有关普通照明用LED标准制定获得批准立项。在对国外和国内普通照明用LED产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有关普通照明用LED标准制定计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在第一批、第二批、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国家标准制、

  • 标签: 普通照明 标准立项 LED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余项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简介: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纳米产业被视为21世纪“最值钱”的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较早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国家之一,但产业化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 标签: 技术标准化 交叉学科 纳米技术 21世纪 纳米产业 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