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1984年春蚕期,以群马县西部地区为中心蚕蛆(GrossocosmiazebinaWALRE)异常发生,蚕茧大受危害。那年的蛆危害在藤冈市、吉井镇等丘陵地、山坡地特别多发生。蚕茧危害:藤冈市藤网有1.91吨(14.9%),藤冈市平井有

  • 标签: 春蚕期 群马 寄生率 上簇 山坡地 同宫茧
  • 简介:蚕蝇蛆病是由多化性蛆产卵于蚕体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孵化成蛆后,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各蚕期均有为害,尤以夏、秋特别严重,从而产生大量蛆茧,使得茧

  • 标签: 蚕蝇蛆病 体内寄生 多化性 蚕期 蚕体 蚕药
  • 简介:四川省涪陵地区科技情报所研制的“灭蚕纸”成功,并已申报专利.该药纸是在“灭索”中添加多种辅剂.用吸附性较强的纸作载体,经过喷涂或浸渍而含有一定有效药剂的新型蚕药,它的生产工艺简单、投资设备少、包装运输方便、安全、生产成本低、损失少,该药纸是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故不怕压、不怕碎、蚕农使用保管方便,易于推广.

  • 标签: 包装运输 蚕药 塑料袋 涪陵地区 防治 推广
  • 简介:生桑苗是无性繁殖嫁接桑必需的砧木,是建设新桑园的物质基础.新桑园的建立、老桑园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桑苗.由于桑苗品种的好坏,将影响桑园的高产优质.因此,要快速繁育足够的良种桑壮苗,最好是走"自采、自育、自栽"的培苗路子,可避免向外地调进桑苗而造成的成本高、成活率低、病虫传播等弊病,尤其是近年来,生桑苗特别紧张、昂贵.立足在本地育苗,除满足自给外,还可在当地出售生苗,每亩收入可达1000~2000元以上,起苗后正好赶得上秋播.

  • 标签: 桑园 桑苗 育苗技术 高产优质 壮苗 快速繁育
  • 简介:蒸笼养蚕又叫笼箱密闭养蚕,是根据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性,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蚕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桑量和消化量,促进蚕良好地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饲养1~3龄蚕能很好地满足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蚕儿生长快、发育整齐、蚕体健壮、产茧量高、方法简单、省工、省叶、又便于消毒防病,在养蚕分散、饲养规模的地方尤为适用.现将武胜县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总结的蒸笼养蚕特点及饲养技术推荐给大家,供参考使用.

  • 标签: 饲养规模 饲养技术 小蚕 养蚕方法 生长发育 卫生环境
  • 简介:<正>桑蚕蚕共育能省工、省叶、节省场地,能较好地贯彻消毒防病措施,养好小蚕为蚕造稳产高产打下基础,已为多年实践所证实.为了了解蚕共育的成本,我们选择了三个共育室,连续五年作了跟踪调查,三室共育的2038.7张蚕种,平均每张用叶1~3龄为12.45公斤,其中:1龄叶0.71公斤,2龄叶2.47公斤,3龄叶9.27公斤.平均每张成本按现行价格计为26.78元,(其中用叶成本4.98元,蚕种费15元,1~3龄用工成本5元,药物费用1.02元,蚕室蚕具折旧0.78元.)

  • 标签: 小蚕共育 共育室 蚕室蚕具 成本调查 桑蚕 蚕种催青
  • 简介:我们为了寻求一种较理想的蚕饲育方法,经多次的试验,采用蚕平面全叶育(下称全叶育)。这种方法,是在原来普通育的基础上,用全叶饲养,利用尼龙薄膜的保鲜作用,进行少回育,一般一令1—2回、二令1回、三令3回,这样、操作简单、省工,技术性不强,很受蚕户欢迎。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在罗定县的太平镇、双角村开始试验,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一、蚕全叶育的操作方法1.选叶一般在早上趁雾水刚干采摘桑叶,要求叶色一致,叶位基本相同,一般一令蚕选择适熟偏嫩的叶子,二令选择适熟

  • 标签: 小蚕 给桑方法 片叶育 收蚁 尼龙薄膜 蚕户
  • 简介:蚕片叶立体育突破了养蚕历来形成的将桑叶切碎、平面喂蚕的传统习惯,采用片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使蚕座呈立体状态的独诗方法,并结合运用薄膜覆盖防干.保持桑叶新鲜等基本技术措施,以达到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蚕座面积和实现每日只给一次桑叶、保全蚕头、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目的.该新技术的推广已列为农业部的重点项目(中国蚕研所研究成果)。我县于1989年开始引进,在试养示范的基础上,1990年较大面积

  • 标签: 小蚕 蚕座面积 节省劳力 成串 给桑次数 重点项目
  • 简介:柏垭镇蚕桑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有所曲折,但蚕茧产量仍居全市首位.城乡改革,大量劳力外出,农村劳力矛盾突出,蚕茧产量质量上不去,影响蚕农积极性.为此,柏垭镇从1985年以来,坚持蚕共育14年,1999年计划养蚕4700张,产茧120吨,单产25.5公斤,比去年提高4公斤,夺取了蚕茧“一优双高”的好成绩.1.主要措施.柏垭镇今年对46个共育户进行了调整、完善、提高,具体方法是争取“五统、

  • 标签: 共育质量 蚕茧产量 共育户 小蚕 一优双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简介:蚕发育是否齐一,是衡量蚕共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更关系到大蚕体质的强健、好养.欲使蚕发育齐一,饲养省工、省力,蚕共育员应采取以下八项措施:

  • 标签: 小蚕发育 质量 体质 催青
  • 简介:当前,我省“桑园”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桑叶产、质量都比较低,经济效益也不高,为此,笔者对“桑园”低产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提出如下意见:一、低产的原因“桑园”的产、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桑树品种低劣:我省现行桑品种以湖桑类型的较多,生桑类型的占相当部份,引

  • 标签: 低产原因 实生桑 湖桑 栽培技术 桑细菌性黑枯病 桑毛虫
  • 简介:一般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三倍体桑,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目前栽培品种尚末发现有自然形成四倍体桑的报导,为了选育适应生产上所需的三倍体桑树品种(或组合),只得从人工诱导四倍体桑上下功夫。日本、苏联方面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桑种子、种苗、顶芽、插条等诱导四倍体

  • 标签: 四倍体植株 杂种实生苗 人工诱导 秋水仙素处理 育种工作者 药液浓度
  • 简介: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立或改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蚕共育不仅符合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

  • 标签: 共育质量 小蚕饲养 共育户 分户饲养 蓬溪县 生长发育
  • 简介: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项目,适宜在我县开发.要使项目扎根于凤山县,低产、低质的产品是经不起市场冲击的,特别是低技术含量和粗放经营、管理的项目更会没有前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革除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呢?凤山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居住分散,养蚕又习惯采用畜禽的养殖粗放方式,不乐意接受蚕共育,亩产、单产、质量多年来得不到提高,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毁桑弃蚕.要想蚕业持续发展下去,并形成支柱产业,就得推广蚕共育技术.经近6年来蚕共育示范样板,效果很好,蚕茧单产、亩产及茧质都有所提高.根据凤山县的蚕业生产现状,养蚕生产必须全面推广蚕共育技术,使之成为凤山桑蚕生产发展的有力技术措施,并长期巩固下去.

  • 标签: 小蚕共育 消毒防病 家蚕 产业化发展 共育员 共育室
  • 简介: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蚕共育不仅符合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叶,省投资,蚕体壮,产量高,茧质优,效益好,可缓解养蚕用工与大田农忙用工的矛盾,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 标签: 共育质量 蚕茧产量 小蚕 共育户 蓬溪县 生长发育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种桑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蚕共育在我县桑蚕生产较发达或桑蚕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已被普遍采用.蚕共育是一种由单位组织人员饲养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的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饲养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二口叶后分给养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对蚕的护理,有效地防止蚕病的发生,从而促进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现就蚕共育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浅谈如下,供蚕农参考:

  • 标签: 小蚕共育 技术环节 养蚕方法 桑蚕生产 消毒防病 稳产高产
  • 简介:丝茧育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该蚕的发生,加大了各龄期的技术处理难度,甚至由于体弱,增加了感病机率,食桑量不足,吐丝量,使单张产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解决农村饲养蚕的发生,应采取对策,分类指导,夺取丰收.现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肤浅的认识.

  • 标签: 原因浅析 蜕皮激素 小蚕 生长发育 张产茧量 农村饲养
  • 简介:本文阐述了蚕业新区蚕联户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联户共育的设置、共育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对蚕共育技术的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蚕业新区 小蚕 联户共育 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