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驻马店周边的猪场在哺乳阶段饲养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猪场在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是哺乳仔猪死亡率偏高、断奶日龄偏大和哺乳母猪泌乳量不足、繁殖力低等。为此,建议猪场在哺乳阶段要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这一阶段是幼猪培育最关键的环节。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化机能、消化酶系统发育有待完善,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调节体温机能差,先天免疫力弱,对外界环境反应能力差,导致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生理阶段。

  • 标签: 哺乳阶段 猪场 养殖现状 阶段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 消化机能
  • 简介:康平县是辽西大县,为我省六个国家级半牧县之一,担负着沈阳生态屏障的重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草原普查至今已有30多年,草原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进一步摸清草原资源现状,由辽宁省草原监理站及沈阳农业大学积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草原资源调查组,于2015年7月20日正式开展康平县的草原资源调查工作,到8月20日调查工作结束,历时1个月.此次调查选取了康平县沙金乡、王平房乡、刘家油坊乡三个乡(镇)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原.本次调查依据《草地调查技术规程》,采取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进行植物样方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了大量草原资料,形成了调查报告.

  • 标签: 草原资源 调查
  • 简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的进一步向前发展,贵南县成立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一些合作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农牧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合作组织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2014年底,贵南县组织人员对合作组织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 标签: 畜牧业 合作组织 运行状况 问题 对策
  • 简介:为了解广西人工饲养食蟹猴场鞭虫病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水洗离心沉淀法对广西一家饲养规模较大的食蟹猴场各年龄段猴抽样检查,共采集猴群新鲜粪便样品62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10份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鞭虫虫卵,形状呈腰鼓样,棕黄色,卵壳较厚,虫卵两端各有一透明凸出塞子,大小为(58~60)μm×(25~30)μm。该猴场已受鞭虫感染,其抽样样品中鞭虫检出率为16.1%(10/62)。根据检测结果制订了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鞭虫病的传播,感染猴得到有效治疗,猴群恢复健康。

  • 标签: 人工饲养 食蟹猴 鞭虫 鞭虫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泰兴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既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业大市.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畜禽产品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加之苏南等地对畜禽养殖门槛的提高,大批养殖企业北迁.畜禽养殖数量激增,给全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非规模化养殖场(户),由于养殖技术落后,资金限制,防污设施缺乏,畜禽粪污直排现象相当普遍,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和大气.因此,重视非规模化养殖场(户)尤其是养殖密集区的养殖粪污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坚持标本兼治,变废为宝,化害为益,综合利用,对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非规模养殖 粪污综合治理 调查 思考
  • 简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民和县不同地区饲养的800头牛进行了衣原体病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牛89头,阳性率为11.13%;通过对4年检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全县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的牛均有感染,奶牛感染率高(15.49%).

  • 标签: 民和县 衣原体病 血清学调查
  • 简介:2013年东港市马家店镇蛋鸡发病严重,给养殖业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经过对当地养殖状况和周边疫情情况综合分析,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抑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禽病 影响因素 防控对策 建议
  • 简介:为切实掌握泉州市原种猪场重点疫病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采集样品检测等方式,对泉州市5个原种猪场开展重点疫病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和扁桃体样品各250份,陆续收集到病料样品54份,对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5个病种进行抗体和病原体检测。结果表明,250份猪血清样品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阳性率为98.4%,gE抗体阳性率19.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体阳性率86.4%,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76.4%,猪瘟抗体阳性率90.8%;组织样品猪伪狂犬病核酸阳性率11.1%,扁桃体样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核酸均为阴性。

  • 标签: 原种猪场 疫病 调查
  • 简介:调查重庆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2013年重庆地区1606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06份样品中有787份呈阳性,阳性率为49.00%;按不同年份计,2008—2013年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4%、66.00%、47.80%、75.00%、43.48%、40.31%。按不同来源分,奶牛场奶牛阳性率为61.82%,规模化肉牛场肉牛阳性率为51.32%,散养户牛阳性率为44.74%。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重庆地区牛支原体感染较严重。

  • 标签: 重庆 牛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ELISA 流行趋势
  • 简介:2014年3月27日永胜县永北镇兴营村委会防疫员,向永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办公室报告,该村委会生猪发生疑似传染性胃肠炎,中心当即派相关技术人员到该村委会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经走访了解了24个村小组的450余户饲养户,所饲养的生猪1080头,通过向饲养户了解生猪发病情况,得知该村委会于2014年3月21日,由饲养户自发从外面引进种猪55头,其中母猪50头,公猪5头,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调查 永北镇 综合服务中心 防疫员 永胜县
  • 简介:为了解云南地区规模种猪场猪群疫病感染情况,2014年对采自云南地区63个种猪场的675份种猪血清进行MPS、PCP、TOX、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种猪群中MPS、TOX、PCP、布病感染抗体分别为15.11%、10.67%、30.96%、5.48%。共42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62.22%。MPS+PCP感染率为5.48%;MPS+TOX感染率为1.63%;MPS+布病感染率为0.30%;PCP+TOX感染率为4.44%;PCP+布病感染率为1.33%;TOX+布病感染率为0.15%,二重感染占13.33%。三重感染出现19份,占2.81%,其中MPS+PCP+TOX14份,占2.07%;MPS+PCP+布病5份,占0.74%。相比其他省份,云南省布病的感染率较高,TOX、MPS的感染率较低,PCP的感染率与部分省份相差不多,说明云南地区猪场对这些病的防控措施得当,但要关注布病及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及发病趋势。

  • 标签: 云南地区 种猪 MPS(猪支原体肺炎) PCP(传染性胸膜肺炎) TOX(猪弓形体病) 布鲁杆菌病(布病)
  • 简介: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对湖北、湖南、河南、广东、浙江等21个省市送检的12452份临床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方法鉴定,共分离出3926株致病菌,并对其中所分离到的225株副猪嗜血杆菌和231株链球菌采用玻片凝集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表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猪丹毒丝菌等9种病原菌已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生产.

  • 标签: 细菌 血清型 分离鉴定 流行病学
  • 简介: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作为缓解能源危机、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已被各级政府提上议事日程。文章从技术扩散的角度,对河北省5市的182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农户采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技术采纳的不同阶段受到家庭资源禀赋、技术自身特性、技术采用评价、机械作业水平、秸秆利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农耕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 标签: 作物秸秆 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户行为 技术扩散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