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黄河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梨小食心虫是砀山酥梨主要蛀果类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不少损失。而一些重视梨小防治的果农,虽遇冻害减产,但酥梨量少价高,效益仍较好。

  • 标签: 梨小食心虫 防治法 砀山酥梨 黄河故道地区 主产区 发源地
  • 简介:浇冻水后,在畦(垄)上覆盖地膜和防寒物,翌年地解冻撤除防寒物,草莓心叶萌发时破膜将苗掏出。这样采收期比露地草莓提前和延长5~7天。如果实行小中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管理,则可比露地早收获20天左右,延长10~15天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 保护地 覆盖地膜 日光温室 采收期
  • 简介:植物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阐述中国传统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的植物运用,探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运用形式,指出只有将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新的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运用的继承和发扬。

  • 标签: 传统园林 植物景观 设计 植物运用
  • 简介:近年来,油桃保护地栽培得到迅速发展,莒南县发展面积达330余公顷,多是利用已有的大棚实行丰产栽培.1997年开始,大店镇就在原有草莓和蔬菜大棚内进行了间作油桃试验,发现在提前栽植(1月中旬)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管理是夺取丰产高效的关键.几年来,仅该镇推广面积即达260余公顷,实现了当年栽植,次年每666.7平方米即产桃1000~1500千克,经济效益达到5000~9000元.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保护地 油桃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
  • 简介:1保护性耕作的含义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犁翻耕的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利用少(免)耕、覆盖等耕作方法,结合施用除草剂,减少中耕除草的次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和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留茬,达到保持水、土资源,使土壤能维持在相对高产的一套农艺和农机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之中.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种草技术 果园 农业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 简介:从立意、构图、元素、虚实、透视、意境表达等方面,阐述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 标签: 传统山水画 古典园林 关系
  • 简介:“国色倾城人竞涌,欢声笑语赞牡丹”。牡丹,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花木,它不仅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自古至今作为华夏民族的国花,而且其根皮(名“丹皮”)又是一味名贵的中药。重庆市垫江县太平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综台开发利用价值高。近年来,垫江以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为契机,以花为媒,大力开发牡丹资源,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打造牡丹产业品牌,着力发展地方经济。

  • 标签: 牡丹 资源优势 重庆 垫江地区
  • 简介:为了调查全州朝天椒的种子质量,并筛选出较优的育苗方式,笔者对全州朝天椒进行发芽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州朝天椒的毛巾包襄发芽箱培养与室温培养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明显差异,发芽箱种子露白较室温快1.2d,气温达到20℃以上时,采用毛巾包襄室温催芽即可;②4月上中旬采取培养箱沙床播种与催芽后大棚播种出苗率分别为83.75%,84%,结果差异不明显。

  • 标签: 朝天椒 发芽率 发芽势 播种
  • 简介:近几年.保护地桃树的裂核现象较普遍,早熟品种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如下:1品种选择应选择不易裂核的品种,如中油5号、东方红、乐林早红、早风王、大京红等。

  • 标签: 保护地 裂核 防治 果实 桃树 早熟品种
  • 简介:“三潭枇杷”据考已有800余年种植历史,于长期人工种植过程中形成10余个地方品种。为摸清传统品种现存状况,于2012年在安徽省果树产业体系支持下,开展为期3年的“三潭枇杷”传统品种现存状况调查。

  • 标签: 三潭枇杷 传统品种 现存状况
  • 简介:凯特杏个大质优丰产,是一个极优良的中早熟杏品种.尤其在保护地条件下栽植可提早上市45~60天。通过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林广播学校艾湖教学实习基地的3年(2000~2003年)试验,总结出避免花量多而坐果率低的6项管理措施。

  • 标签: 凯特杏 生果率 保护地栽培 施肥 修剪 化学调控
  • 简介:采用5种伤口保护剂对棚架梨树直径5cm左右锯口进行涂抹处理,结果表明,自制伤口保护剂与日本伤口保护剂ト、ツプソペ一スト处理1年生后伤口愈合率达到80%以上,显著优于市售白乳胶(愈合率34.29%)、枝干防病保护剂(愈合率36.13%)和对照处理(愈合率31.54%、16.20%),涂抹市售白乳胶、枝干防病保护剂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适宜伤口保护剂的涂抹对于促进锯口愈合至关重要。

  • 标签: 棚架 整形修剪 伤口保护
  • 简介:从选地和整地、壮苗定植、茶园管理、合理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苦丁茶密植矮化栽培管理技术,并对苦丁茶开发前景进行分析。

  • 标签: 苦丁茶 密植矮化 栽培技术 前景
  • 简介:采用CVM评价实现对沈阳南湖公园行为可达性的分析讨论,尝试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用客观数据建立可靠的模型来说明城市公园的行为可达性。

  • 标签: CVM评价法 行为可达性 城市公园
  • 简介:森林风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科学评价森林风景资源有利于其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本研究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有关规范要求,对江西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评价(生物部分),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2处生物资源符合《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的入选条件,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这些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

  • 标签: 森林风景资源 评价 资源特征 保护对策
  • 简介:苏州市杨湾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建村至今,历经数个朝代900余年时间,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湖岛型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文章通过对杨湾古村的现状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格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空间视廊4个方面提出杨湾古村的空间格局保护方法,以期为古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空间格局 保护方法 杨湾古村
  • 简介:为探讨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主、次因素,降低公路污染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鄢陵G311、西华S102、周淮S206、项城S238、扶沟S102为调查样点,采用AHP分析,研究了干线公路路畔生态环境影响的有关情况。结果表明,车辆日混合交通量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带面积和林带密度,植物种类影响最小。在交通量大的路段,应提高林带面积和林带密度,以降低公路污染对公路生态的影响程度。

  • 标签: 干线公路路畔 生态环境 AHP分析法
  • 简介: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应用Arc/info软件对冀东山麓平原保护地土壤含盐量化验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特征;论述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证明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指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换客土等措施,实施保护地水肥资源综合管理,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土壤 时空变异 次生盐渍化 测土配方施肥 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