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茶叶生产农事历是根据茶树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水分、湿度、热量、土壤条件要求而列述,配有主要技术措施。由于我国宜茶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茶叶生产 农事历 技术措施 气候条件 栽培管理
  • 简介:(1)采制夏茶。夏茶采制期间光照强,气温高,茶芽生长迅速,容易老化,宜早采、嫩采、分级采、适时勤采,采净对夹叶。鲜叶贮放应尽量减少发热和避免阳光照射。制茶时应重视采用减轻夏茶苦涩味和增加鲜爽度各项技术措施提高夏茶品质。

  • 标签: 茶叶生产 农事历 茶叶品质 茶园管理
  • 简介:广东梅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八十年代前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九十年代开始较大规模生产以单丛茶为主乌龙茶,长期以来,茶树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只追求产量,不注意质量,造成茶叶价格低,中低档茶滞销积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第一需要,喝茶从止喝解困上升到保健防病、修心养性和陶冶情操一种高雅享受;口感从滋味浓厚、刺激转变为清香醇和,具特殊韵味要求,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名优茶价高抢手,供不应求.为尽快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普及良种栽培和加工技术,早日实现茶园品种良种化,栽培和加工规范化,产品名牌化,梅县华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在阴那山引种、培育名优茶,研究总结出优质无公害茶栽培管理技术和名茶加工技术,创建新名优茶品牌,提高了梅县茶叶市场竞争力,达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阴那山发展名优茶浅谈我们经验:

  • 标签: 梅县 名优茶生产 栽培技术 加工技术
  • 简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历程,是茶叶生产由产品经济结构逐步向商品经济结构过渡发展过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给茶叶生产带来许多新问题和危机:一是随着其它高产值经济作物、畜牧水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茶叶在行业之间经济地位下降,后劲不足;二是随着内销市场放开和外贸体制改革,茶叶由过去国营公司统一包销变为多次层多渠道经营,茶

  • 标签: 茶叶质量 茶园管理 外贸体制 低产茶园 名优茶 无性系良种
  • 简介:岭头单丛具有一般乌龙茶品种所没有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发芽特早、芽梢肥壮、生育期长、生长快、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风格突出.岭头单丛茶树良种在我省推广面积已有20万亩.但在品种利用中,以往着重于高产一面,片面追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种优质性发挥.如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加工机械用具不配套、制作技术掌握不当、粗制滥造.致使岭头单丛茶生产总体效益下降.最近几年,饶平县为再创岭头单丛茶新优势,以提高单丛茶品质为主要目标,利用新技术成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仅就栽培、加工品质问题,谈谈个人认识.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生产 加工 品质 鲜叶品质 施肥
  • 简介:茶叶初制厂是将茶树鲜叶原料转变为茶叶产品加工场所,其环境条件、厂房设备状况如何,对茶叶优质高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搞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源头”和关口。茶叶是人们日常消费健康饮料,除了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培管茶园外,把长期处于农副产品粗放加工型

  • 标签: 台州市初制茶厂 无公害生产 质量安全管理 可持续发展 加工机械
  • 简介:本所从1985年至1988年分别组成生产现状调查课题组及本省红碎茶标准制定课题组,分别对本省主要茶区(含海南)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就所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整理,试图从机具设备、工艺指标、品质水平等几个方面阐明本省红碎茶生产现状,结合省内外专家意见提出对策措施。本省生产茶园面积达73万多亩。红碎茶产量占总产45%左右;初制茶多采用90型揉捻机+6CRQ—20型转子机配套生产线。红碎茶贸易成交得分多在90~99分。理化审评得分有54.3%在80~95分,浓强度得分比鲜爽度得分平均高4个百分点,茶黄素含量平均在0.8%左右。主要存在问题是:(一)生产茶园品种不纯,鲜叶采摘偏老,忽视鲜叶保鲜技术、造成鲜叶自然品质不高。(二)加工机具不足、陈旧效率低。建议今后发展新茶园必须选择良种,严格执行一芽二、三叶采摘标准,重视鲜叶保鲜技术,更新改造初制机具,制造适宜生产变化条件。我省红碎茶生产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已三十年历史。三十年来,在我省生产、教学、科研、贸易各条战线茶叶工作者辛勤努力下,红碎茶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优质出口红碎茶基地。据统计,1988年已有茶园面积73.72万亩,总产量达2.86万吨。据有关研究显示,全世界茶叶贸易在本世纪末可达120~130万吨,其中红碎茶占85%。因此,在“七·五”乃至“八·五”期间,中央及我省政府对广东发展红碎茶有更高要求,总方针是:巩固提高现有茶园产量、质量,努力改造低产茶园积极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革工艺,增进品质。我省在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方面,已有相当多可行措施生产上实施,如确定重点发展市、县,提供足够资金及贷款扶持改造低产茶园和发展新茶园,推行家庭农场承包方式,推广密植、配方施肥科学栽培�

  • 标签: 红碎茶 鲜叶 大叶种 茶叶标准 茶黄素 家庭农场
  • 简介:若干年来,我市在推行名优茶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03年全市产茶1208吨,产值3150万元,其中名优茶383吨,产值2773万元(占总产值88%)。下面就我市名优茶机制推广工作作一小结交流。

  • 标签: 名优茶机制 经济效益 推广工作 东阳市 设备选型 技术培训
  • 简介: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下辖莲都、景宁、青田、遂昌、松阳、龙泉、云和、缙云、庆元九县(市、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79.1%,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越,是全省茶叶一类适生区。长期以来,茶叶是我市主要传统经济特产,而且也是浙江省重要茶叶产地之一。至2001年,丽水八县一区,190个产茶乡镇3000多个产茶村,茶园总面积12453公顷,其中投产茶园9200公顷,茶叶总产量6295吨,茶叶总产值1.73亿元。

  • 标签: 技术初探 综合集成 茶叶生产 森林覆盖率 2001年 生态环境
  • 简介:华南茶区是我国极具特色茶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茶区高温多雨,易发病害,研究华南茶区常发茶树病害特征及其当地气候相关性,对于更好地防治茶树病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华南茶区 茶树病害 气候
  • 简介: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出口农产品。每年出口2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二,贸易金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我国茶叶生产总量1/3。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一个重要市场,近两年来,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项目不断增多,限值大幅降低,许多项目的指标要求“检出零”。欧盟还通过立法,对输入该国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

  • 标签: 茶叶生产 安全生产 出口农产品 农药残留限量 国际市场 特色农产品
  • 简介:茶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创新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茶叶生产发展动力源泉,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目前科技在我国茶业中所占份额及对茶业贡献仍很低.面对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严峻挑战,我们应以高度紧迫感加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采取一系列战略对策,加强茶业科技创新,提高我省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我省茶叶发展再上新台阶.

  • 标签: 中国 茶业 科技创新 茶叶品种 无公害茶叶 茶叶深加工
  • 简介:仁化是广东省粤北地区重点林业县和生态林业保护区,也是广东特种名茶--仁化白毛茶产地.林业茶叶生产都是山区农民主要生产项目和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二者之间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

  • 标签: 仁化县 林业 茶叶 生产 产值 农民收入
  • 简介:泾县是古老茶区,历史名茶涌溪火青名闻遐迩。分析了泾县茶区目前尚存在问题,提出了振兴泾县茶业经济7条措施

  • 标签: 泾县 茶叶生产 茶业经济 发展策略
  • 简介:为发挥我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茶山坡地多,盛产地方八大名茶优势,市委、市政府在七·五规划中作出:“十年绿化荒山,整治水土流失两大社会工程和建设农业八大商品生产基地”决定,把茶叶生产列为八大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各级党、政领导亦把发展茶叶生产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和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综合开发紧密结合起

  • 标签: 茶叶质量 商品生产基地 无性系良种茶 宜茶 造林绿化 绿化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