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在保障粮食产量/质量上具有显著的作用。田间病虫害抗药性的猖獗,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制约,食品安全溯源的警醒,形成了对农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迫切需求。欧美在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农药新产品创新研究,从跨国公司主导到形成大学基础理论研究。

  • 标签: 农药技术 知识产权管理 研发 生态环境污染 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
  • 简介:生物源农药的研发已有很多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文仅对中草药在农药中应用及对新型农药先导物设计的启示和医药农药联合研发的问题做一点探索。

  • 标签: 生物源农药 中国特色 中药材 中草药 研发
  • 简介:中化信办发函字[2018]第26号各农化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农化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同时进入了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的新阶段。特别是近期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浪潮和国内外专利侵权纠纷等的集中爆发,不仅引发农化行业的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此外如何进一步促进农药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权意识,并让知识产权产生更大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是大家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 农药企业 高峰论坛 交易会 交流
  • 简介: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市场信息中心《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化学部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支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协办的“第一届农药行业知识产权培训会”将于201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通文峰饭店召开。

  • 标签: 国家知识产权局 农药行业 南通 江苏 培训 农药工业协会
  • 简介:在介绍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基本原理后,重点评述了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Hansch法)、Free-Wilson法、分子轨道法(MO)、距离比较法(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分子模拟法(MS)、分子对接法(MD)、人工神经网络法(ANN)以及Leapfrog法等。

  • 标签: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
  • 简介:新农药创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新农药分子的设计是该工程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对传统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在课题组多年新农药创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分子插件法,并以吡啶二芳酮和芳氧吡啶乙酮为例,介绍了分子插件的设计及其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将功能基团模块化,便于快速衍生和筛选,从而大大缩短农药的创制周期,满足对速度竞争的要求。

  • 标签: 分子插件 新农药创制 分子设计
  • 简介:通过研究苯甲脒类抑制剂与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对接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正庚氧基及正辛氧基苯基的杂环化合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26个目标产物(其中22个是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水稻KARI酶抑制活性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9a和9b在200μg/mL浓度下对KARI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71.1%,在100μg/mL浓度下对双子叶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的抑制率分别达78.6%和89.0%。

  • 标签: 4-正庚/正辛氧基苯甲脒 合成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 除草活性
  • 简介: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HAS)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嘧啶磺酰胺类及水杨酸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大田使用中杂草对这几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因素是AHAS酶的突变.利用大肠杆菌AHASⅡ中464位的色氨酸突变体(W464A、W464F、W464L、W464Y),研究了野生型和突变酶对商品化除草剂(氯嘧磺隆、氯磺隆、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以及烷硫基磺酰脲的敏感性.野生型E.coliAHASⅡ对这些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较为敏感,而突变酶对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使商品化除草剂的抑制常数增加了10~1.0×104倍不等,烷硫基磺酰脲的抑制常数增加幅度较小.烷硫基磺酰脲1a对W464L突变酶的高抑制活性,暗示着发展针对靶酶抗性的除草剂的可能性.

  • 标签: 乙酰羟基酸合成酶 除草剂 抗性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