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从俄罗斯等国引进优良沙棘品种,应开展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个阶段的工作,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国“北”地区的优良沙棘品种,才能进行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沙棘引种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过为了节省引种时间,个阶段可以交叉试验,滚动发展。

  • 标签: 沙棘 引种 初选试验 区域性试验 生产性试验
  • 简介:由国际沙棘协会主办,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医药与功能食品研究所、魁北克沙棘种植协会共同承办的“第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于2007年8月12~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中国派出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曾大林担任团长的水利部代表团一行6人,另有国内有关部门、企业的30多名代表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国际沙棘协会主席、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邰源临在开幕式上做了发言。

  • 标签: 沙棘种植 加拿大 协会 国际 水土保持植物 水利部
  • 简介:“俄罗斯第代沙棘良种引进”是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申请的“948”引进项目。项目计划引进俄罗斯等国第代沙棘优良材料约50种,类型包括俄罗斯最新选育的早熟、晚熟、矮生以及适合于工业加工开发的沙棘优良品种或类型,开展引种初选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项目实施期限为2012~2014年。通过试验种植,选育出适应我国不同气候和立地条件的沙棘良种,并作为今后开展沙棘杂交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通过杂交选育,培育新的且适应性更好的沙棘品种。

  • 标签: 良种引进 引进项目 俄罗斯 第三代 沙棘 水土保持植物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来自中国、芬兰、俄罗斯的3个沙棘亚种中一系列亲水性与亲脂性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与组成.在3个亚种中,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值为9g/L果汁,其他两种为1~2g/L果汁.新鲜果实中黄酮的含量在700mg/kg~2000mg/kg之间.各亚种中各种黄酮单体的比例也有变化.中国沙棘中木聚素含量(290~600ug/100g)要高于海滨沙棘(130~370ug/100g).3种沙棘中,蒙古沙棘的油脂含量最高(种子中是12%,新鲜果实中为6%).蒙古沙棘果实中棕榈油酸的含量最高.中国沙棘新鲜果实中生育酚和生育烯酚总含量最高,但是在种子中的情况就正好相反.在3个沙棘亚种中,种子与新鲜果实的甾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含量分别在1200~1800mg/kg和250~300mg/kg之间.即使是在果实成熟以后,采收时间也会对某些活性物质有重要影响.在1998年8月末到9月底之间,海滨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中国沙棘果实中类黄酮总量在9月底达到了顶峰.

  • 标签: 果实成熟 中国沙棘 亚种 种子 含量 生物活性成分
  • 简介:2007年8月14日,国际沙棘协会第五届理事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参加会议的理事有邰源临、卢顺光、吕荣森、Korteniemi、Moersel、Demidova、Singh、TomasLi,以及副秘书长杨宝茹。会议由国际沙棘协会主席邰源临教授主持。卢顺光秘书长向与会各位理事通报了会员注册、网站建设、期刊编辑、学术会议以及有关项目完成情况。各位理事对秘书处的工作普遍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秘书处两年来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扩大了沙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促进了国际环境建设与发展。

  • 标签: 国际社会 理事会议 加拿大 沙棘 协会 网站建设
  • 简介:本文就沙棘标准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沙棘标准体系逐渐形成,沙棘标准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沙棘的标准化工作应以加强沙棘标准制修订步伐为切人点,以建立健全沙棘标准体系为基础,突出典型示范,强化标准实施,促进沙棘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按标准进行,最终实现沙棘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沙棘 标准化 体系
  • 简介:对19个第代俄罗斯沙棘良种无性系及4个国内沙棘良种无性系,在青海西宁地区开展引种,对比分析苗期物候、生长节律、生长量等。引进良种各无性系及对照物候较为一致,无早生型及晚生型无性系类型。引进良种各无性系中,201304、201307无论枝长生长量或枝径生长量均表现出较大的速生性,应成为下一阶段试验的重点关注对象。

  • 标签: 沙棘良种 无性系 引种 西宁地区
  • 简介:俄罗斯的第代沙棘良种,代表了国际上沙棘良种资源的先进水平。以2013年引进的22份俄罗斯沙棘优质资源为试材,在东北黑土区通过对其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差异分析研究,构建隶属函数,以综合指数为指标,对各引种资源给予适应性初步评价,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引种资源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01307、201320和201304等材料,在东北黑土区初步表现较为优异,应成为下一步区域性试验的重点品种。

  • 标签: 沙棘 优质资源 引种 适应性 黑土区
  • 简介:黑龙江省孙吴县是我国目前大果沙棘栽植面积最大的县市,经过10多年的大果沙棘栽培试验实践,成功总结出了大果沙棘果园式栽培技术体系。本文从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与苗木准备、栽植时间与方法、大果沙棘园管理等6个方面对这一技术体系展开介绍,旨在为区域大果沙棘的科学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 标签: 黑龙江孙吴县 大果沙棘 果园式 栽培技术
  • 简介:由于沙棘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高,野生果实被用于食物、化妆品和植物医药品生产。然而,野生沙棘果的机械采收存在问题是果小,果实质量低和用于脱果的力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浆果采收技术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果实的形态和它的防护性覆被使采收变得更加复杂。在进行果实测量和数学公理测算出停止符后,可以大概估算得出果实脱落所需的加速度。

  • 标签: 机械化采收 野生果实 沙棘果实 小果 德国 营养成分含量
  • 简介: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是沙棘的适宜区,是潮河、滦河的发源地,是北京、天津地区的供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进入新世纪,丰宁水务局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效果和效益,积极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依托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建设沙棘基地,依托北京盛恒华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建设沙棘加工厂,把丰宁建设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沙棘示范基地,从而实现开发沙棘,恢复生态,为京、津涵水源、阻沙源,为当地增资源、拓财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多赢目标。

  • 标签: 沙棘 示范基地 产业化
  • 简介: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 标签: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品种 成熟期 有机酸
  • 简介: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 标签: 沙棘 标准体系 资源建设与开发
  • 简介:多年来,在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水土保持司的正确领导下,吴起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协助下,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积极加强行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沙棘标准体系;同时,也纳入了《全国农业和食品标准(2007--2010年)发展规划》和《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 标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示范区建设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沙棘 小流域 佛坪
  • 简介:本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用外源激素处理、控温控湿条件下,沙棘可以用极短的茎段(1~3芽段)插穗产生不定根,进而形成新的植物。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茎段切面先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为不定根;二是直接由茎皮层内分生组织产牛不定根;且不定根产生具“茎多部位生根效应”。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属于“温度敏感型”,最适温度为16℃~26℃。外源激素对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表现出良好的诱导效应,而且对插穗苗的生长发育一定的影响,ABT优于GGR;“壮根素”效果优于生根粉,不仅促进发根,而且促进成熟不定根的早期结瘤。

  • 标签: 沙棘 短茎段插穗 微繁 不定根 水培 外源激素
  • 简介:我国石漠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为其实施提供了主要经费来源,区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民间企业以一种新的力量逐步参与,解决了配置资金不足的问题。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资源配置 开发 特点 石漠化区
  • 简介:我国石漠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以小流域生态型植物资源配置为重点,近年来涌现了开展区域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的新亮点。多年来,这一区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主要经费来源,区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民间企业以一种新的力量逐步参与,解决了配置资金不足的缺憾。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建议这一区域编制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总体规划、加大这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区域示范龙头企业,以拉动我国重点石漠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步伐。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资源配置 开发 建议 石漠化区
  • 简介:我国重点石漠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多年来以小流域生态型植物资源的配置为其重点,近年来涌现了开展区域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的新亮点。我国石漠区适宜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的区域很广阔,有数十种植物可以大显身手,造福与民。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资源配置 开发 现状 石漠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