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鄂州市农机化工作将围绕“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位,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在三沿(沿湖、沿港、沿江)地区、市郊和100个农村新社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农机户 农机合作社 农机技术
  • 简介: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就是通过机械将化肥按当地的农艺要求,施于土壤6~15cm土层中,此技术是我国“七五”期间就推广的一项较成熟的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目前,此技术主要用于旱田作物。一、推广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的意义(一)节本增效机械化肥深施比传统的施

  • 标签: 化肥深施 机械化技术 节本增效 旱田作物 深施化肥 肥料利用率
  • 简介:2004年,我市农机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以服务"三农"和兴机富民为重点,以节本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标签: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小康社会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机化 节本增效
  • 简介:水稻、小麦是吴江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70万亩,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45万吨水平。历年来我市广大农户,一直采用太阳晾晒的自然干燥法来解决谷物的干燥问题,由于“靠天吃饭”每年因天气阴雨造成霉变损失的粮自达10%以上,经济损失逾千万元。特别是随着进口联合收割机的大量引进,作业效率的提高,短时间内收获粮食量较大,靠自然干燥法晒干,已越来越不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要,也制约了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为了解决粮食自然干燥问题,从1997年开始,我市积极引进谷物烘干机,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证明谷物烘干机能较好地解决粮食的烘干问题。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对吴江市大力推广运用低温谷物烘干机给予高度评价,要求粮食产地的农机局领导学习和推广吴江的经验。

  • 标签: 谷物烘干机 吴江市 联合收割 自然干燥法 推广运用 经济效益分析
  • 简介:我市作为全省农机化试点县,已拥有农机固定资产近2亿元,农机总动力33.91万千瓦,平均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40千瓦,分别较“七五”期末增长了117%、23.6%和12.8%。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全市已组建各类小农场2562个,面积13.05万亩,占全市商品粮田的62.1%,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农机服务队 农机化 适应形势 农机产业化 农机维修 农业机械化
  • 简介: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效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宿迁市委、市政府和宿豫区委、区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实施水稻生产"四改"工程三年攻坚计划的意见,"四改"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籼稻改粳稻、旱田改水田、直播改移栽、手栽改机插。宿豫区力争三年攻坚计划如期完成,到2013年全区水稻机插秧达到90%左右,到"十二五"末全面普及水稻机插秧,主要采取政策扶持试点示范、典型引路集约经营、因势利导强力推进等措施,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

  • 标签: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机插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 政策扶持
  • 简介:8月22日下午,由房县都全农机公司负责实施的送机下乡的192台果蔬清洗机已在九道乡九道梁村委会院内全部发放完毕。房县农机局派专人现场监督,确保了购机补贴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九道乡果蔬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截止2013年底,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1.65万亩(1hm^2=15亩),年产量1万余t,户平产量3500余kg。

  • 标签: 马铃薯产业 清洗机 果蔬 房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
  • 简介:春耕期间,在咸宁广袤土地上主要种植早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为抢住春耕农时季节,咸宁市农机部门强力推广这些粮食作物使用机械作业。全市农机主管部门、各级农机推广站、各类农机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机大户,采取上下联动、分类分片、包干到组、购补拉动、示范引导等方式形成合力,加大了春耕生产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农机化技术推广 春耕期间 生产期 咸宁市 农机主管部门 粮食作物
  • 简介: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淮安市经过多年推广,目前已进入巩固示范创建成果的新阶段。回顾水稻种植保姆式托管服务在淮安的发展历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此类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发展规范和建议。

  • 标签: 水稻生产 保姆式托管 发展建议
  • 简介:地处湖北最西端、海拔最高的山区贫困县级市——利川市,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1998年春节过后,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的于德海副书记和陈德武副市长就来到市农机局,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专题研究成立农机服务组织的问题。会议决定,市政府拨出5万元,并从财政周转金中列出10万元作为组建农机服务组织的专项资金。同时市政府下发了会议纪要,要求全市各乡镇都要大力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千方百计挤出一定资金扶持服务体系建设,把扶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放

  • 标签: 农机服务组织 市政府 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机械化发展 利川市 财政周转金
  • 简介:2004年4月,省农机办在枝江市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试点工作,又在枝江市举办全省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训和机械插秧现场会,这是我省实施农业部农机科教兴粮行动计划的一个标志性活动,更是我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安全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指示精神的一项具体措施.

  • 标签: 水稻 生产机械化 粮食 农民收入
  • 简介:每次走进黔南,总感叹于这里生机勃勃的农机化事业和辛勤耕耘的农机人。在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黔南农机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0年底,全州总动66.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9263台(套),农用排灌机械21094台,农产品加工机械39538台,农业机械已成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向读者介绍黔南农机化在农机管理、科技推广,安全监理、农机供应等方面做出的一些成绩和经验。让我们共同祝愿:黔南农机化在改革的大潮中一路走好,走稳!

  • 标签: 黔南州地区 农业机械化 科学技术 安全监理
  • 简介:近年来,我市农机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坚持用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装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连年上新台阶,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业

  • 标签:
  • 简介:设施农业是综合利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和气象技术,按照动植物及微生物生长发育机理和产品储藏保鲜的要求,提供可控的、最佳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进行动植物、微生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农业的一种主要形式。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设施农业 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建德市 致富 综合利用工程
  • 简介:东台市曹撇镇党委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减麦增油菜。通过普及现代科技,落实投入政策,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大力推广使用稻麦联合收割机。1999年,该镇引导农户投入171万多元,新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23台套,使27个农业村达到每村1台套,机收三麦15205亩,占三麦播种面积的61%,机脱油菜籽970亩,机收水稻1040亩,大中型拖拉机耕地3370亩,

  • 标签: 背负式联合收割机 间套作 大中型拖拉机 推广使用 稻麦联合收割机 农机化
  • 简介:当前,枝江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农民再就业和增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枝江市在认真分析现状,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抓住以"三牛替换工程'为主的宜昌市农机化综合示范区落户我市问安镇的机遇,以促农增收为目标,适应调整促发展,大力推进农机化,结合枝江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办好农机化综合示范区、大力推进农机化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农村经济 生产规模 农民再就业
  • 简介:一、项目的基本情况《水稻收获及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项目是农业部2001年5月19日下达给我省,由贵州省农机局主持,贵州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实施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15100330。该项目安排在黔西南州的兴义市及贞丰县10个乡镇相对集中的20万亩水稻田中实施(其中:兴义市10万亩,贞

  • 标签: 还田机械化技术 经济效益 水稻收获 新机具 稻秆还田 农机技术推广
  • 简介:江山市利兴菇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7年9月,是由从事食用菌栽培和销售的多家农户共同出资组建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是江山市首个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合作社坐落于浙江省江山市虎山街道江山底村,现有社员108人,注册资金500万元,职工20余人。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加快江山市食用菌产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做出了表率。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食用菌栽培 生产基地 江山市 机械化设备 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