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整理了近10年来中药布剂的研究资料,综述布剂的优点、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等,以期为社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巴布剂 制备工艺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手足病的疗效。方法将18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对照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对照有效率为85.00%,治疗有效率为98.09%,两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三黄芦菊苡仁汤 灌肠
  • 简介:目的观察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病45例,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0例,占22.2%;好转33例,占73.3%;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可以有效治疗手足病。

  • 标签: 手足口病 银翘散 碧玉散
  • 简介:目的观察导赤散对小儿手足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手足病患儿随机分为两,每组各20例,对照采用青霉素、利韦林治疗,导赤散在对照治疗基础上加服导赤散。结果导赤散显效15例、有效5例,对照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导赤散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病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肯定。

  • 标签: 导赤散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危重型手足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危重型手足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每组60例。2均予常规治疗,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甘露消毒丹加减煎剂口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为75.0%,2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发热、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精神、食欲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危重型手足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手足口病 危重型 甘露消毒丹 疗效观察
  • 简介:1病历资料患儿李某,男,10岁,主因“发热、流涕2d,酱油色尿1d”急诊入院。入院前2d患儿发热、流涕,精神不振,食欲欠佳,无高热、寒战及腹痛,尿色清亮。家长予口服感冒2次,早晚各服2片,次日发现患儿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尿为酱油色,伴头昏、全身酸困,四肢疲乏无力,急来兰大一院就诊。否认服用其他药物。

  • 标签: 感冒通 小儿 急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小儿性早熟的病因及证候分布。方法采用调查表临床研究的方法共调查儿童192例,经Spearman检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的患儿中女童占95.8%,男童占4.2%。性早熟的发病情况与食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与父母青春期发育情况、患儿出生时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无相关性。186例性早熟儿童中136例属于肾虚火旺型(占73.12%),36例为肝经郁热型(占19.35%),14例为痰湿阻滞型(占7.53%)。结论性早熟以女童多见,病因学分析显示本病发病与使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临床中以肾虚火旺型为常见。

  • 标签: 性早熟 病因分析 证候学研究
  • 简介:通过对代谢学技术在中医疾病证型分型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其在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提供一条符合实际、简便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代谢组学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过敏鼻炎 中医证型 客观化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除湿法联合枸地氯他定片治疗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疹脾虚湿蕴型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各52例。对照单纯给予枸地氯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在对照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除湿法治疗。2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的76.9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IL-2、IFN-γ均显著升高(P<0.05),IL-4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瘙痒程度、皮疹形态及皮疹面积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降幅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法联合枸地氯他定片治疗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疗效显著,不仅可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 标签: 湿疹 小儿 脾虚湿蕴型 健脾除湿法 枸地氯雷他定片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MP—IgM阴性为对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与对照发病年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2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感染高热、肺部X线片状阴影、C反应蛋白(CRP)阳性、WBC升高、肺外并发症等均高于对照,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MP感染的婴幼儿肺炎以高热为主,且持续时间较长;WBC和CRP增高,肺部X线有肺气肿伴单侧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见。对高度怀疑MP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做MP抗体的检查以确诊。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婴幼儿 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肤瘁颗粒联合氯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2,联合组给予肤痒颗粒联合氯他定治疗,西药给予氯他定治疗,疗程8周,观察2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检测IFN-γ、IL-10和IL-18水平,并与对照20例健康儿童比较,并在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P〈0.05),停药1月后,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西药IFN-γ,IL-10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西药IFN-γ、IL-10和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和西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荨麻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有关,肤瘁颗粒联合氯他定可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耐受性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肤痒颗粒 氯雷他定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督醒窍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能力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各40例。对照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如Bobath法、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姿势异常训练、核心肌群训练等,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在对照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督醒窍法针刺治疗。2均连续治疗2月后,观察并比较步长、步速、步宽及智能发育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相同年龄段患儿治疗后步长、步速及步宽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年龄段治疗各项评分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相同年龄段患儿治疗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年龄段治疗MDI、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健脾补肾督醒窍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能力,提高患儿智能发育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瘫 小儿 痉挛型 针刺 健脾补肾通督醒窍法 步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