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纳布啡对硬膜外组滞分娩镇痛时布卡因最低有效的影响,通过建立临床模型进行。方法: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8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产妇各43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采用布卡因进行麻醉镇痛,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布啡进行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使用药物后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与观察组产妇使用药物后的效果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相比,对照组的效果较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纳布啡与布卡因对产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纳布啡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
  • 简介:全国有一万多家县级医院,服务着占全国总人口70%的县域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小城镇居民)。且根据调查,县级城市老龄化一、二线城市来得更快。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问题依然突出,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依然较大。在我国新医改政策不断巩固、深化的背景下,作为"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主体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 标签: 县级城市 卫生资源配置 医院转诊 小城镇居民 医疗健康 县级综合性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伏立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的方法,并比较伏立康唑冻干粉针(参制剂)和伏立康唑亚微乳(受试制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55∶45∶0.25,v/v/v),流速为1.0mL·min-1,外标法测定。结果在选定的HPLC条件下伏立康唑与血浆杂质分离良好,伏立康唑的线性范围为0.2~50.0mg·L-1,定量下限为0.2mg·L-1。提取回收率为97.37%~110.00%,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Beagle犬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亚微乳及冻干粉针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88±1.16)h和(6.82±1.73)h,Ke分别为(0.107±0.025)h-1和(0.109±0.031)h-1,AUC(0~∞)为(136±47.5)mg·h-1·L-1和(179±48.3)mg·h-1·L-1,MRT0~∞为(9.51±1.83)h和(9.35±2.75)h,消除率为(1.01±0.45)mL·min-1·kg-1和(0.68±0.21)mL·min-1·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准确。两种制剂具有类似的药动学行为,可为伏立康唑亚微乳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伏立康唑 BEAGLE犬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颞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5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颞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手术组)21例,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33例.以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评定2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生存19例(90.47%),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2例(9.52%),2级3例(14.28%),3级9例(42.8%),4级5例(23.8%),5级2例(9.52%l内科保守治疗组生存26例(78.79%),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7例(21.21%),2级19例(57.5%),3级4例(12.1%),4级3例(9.09%),5级0例,2组不同治疗方法相比较,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颞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颞肌 颞浅动脉 硬脑膜贴敷
  • 简介:目的对普萘洛尔(心得安)联合^90锶-^90镱(^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103例大面积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按掷硬币法分为3组:观察组47例^90Sr-^90Y敷贴治疗联合普萘洛尔处理;对照1组31例仅用^90Sr-^90Y敷贴治疗;对照2组25例仅用普萘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加重率0.0%,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全部病例中毛细血管瘤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其他2种类型;观察组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疗效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1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见效率为53.2%,快于对照1、2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全身性反应发生率为27.7%,低于对照2组(P〈0.05);普萘洛尔治疗剂量≤1.5mg·kg^-1·d^-1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27.5%;〉1.5mg·kg^-1·d^-1的患儿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90.5%(P〈0.05);血管瘤面积30~40cm^2患儿治愈率为32.2%;〉40cm^2患儿治愈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90Sr-^90Y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必须掌握剂量与病灶面积

  • 标签: 普萘洛尔 ^90SR-^90Y敷贴治疗 婴幼儿 皮肤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