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中也会有异常情况发生,在护理上,我们根据病情的不同,谨遵医嘱,选用适合的护理方法,通过反复观察,不懈学习,总结经验,全面提升自身护理水平。

  • 标签: 消化内科 PICC 心得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我院 收治的 96 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细节 组,各有患者 48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细节组患者采 用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细节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细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 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大力临床推广的价值 。

  • 标签: 深静脉留置导管 维护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析在PICC患者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PICC的肿瘤患者共42例,并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式在PICC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PICC置管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课题主要探讨妇科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82例符合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标准的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后者行手术治疗,前者行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率能够通过非手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与超声表现。方法本文所选20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结果全部200例患者中,112例患者为左下肢静脉血栓,88例患者为右下肢静脉血栓,20例患者为双侧下肢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主要为充盈缺损或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血栓处血流频谱变直或者不存在血流信号。结论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诊断时,采用彩超检查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该检查方式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安全、无创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超诊断 超声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PICC应用的价值效果。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在护理中采取中心静脉(CVC),观察组在护理中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进一步比较两组效果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1)在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56%,与对照组的36.11%比较明显更低(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44%,与对照组的69.44%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PICC,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PICC置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究在PICC出院患者中应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03~2019.03间我院接收的肿瘤PICC出院患者共9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有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及非计划拔出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PICC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的出现,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延续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于其为护理的核心,是患者感知医者仁心的依据,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护士关怀能力,将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要素运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前后的护理实践,建立人文关怀护理的管理规范,通过科研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和效果,进一步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探索发展更适合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行超声引导下引流术,探讨其在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引流术。术后3d、7d及2周对其复查超声,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淋巴囊肿均一次性超声引导下成功,引出液体量105.0~487.0ml/d,平均引出液体量(185.6±113.7)ml/d。患者术后随访2周,淋巴囊肿消失,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因1例多房性淋巴囊肿合并感染,在引流后、囊内注入抗生素治疗3d,7d复查囊腔缩小,2周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声引导下管过程中有疼痛感外,余患者均未见疼痛等发生,所有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引流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引流术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为临床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置管引流 卵巢恶性肿瘤 淋巴管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 行脉留置针时探究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对预防留置针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非盲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共计 8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0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 400例观察组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留置针堵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封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堵概率和静脉压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行留置针时以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预防针管堵管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本院行下肢骨折术诊治病患中选取62例为本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病患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行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临床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于统计学领域而言,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至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中,病患术后恢复状态良好,静脉血栓产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5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周径差值。结果实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下肢腿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会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病人的生活质量优良,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因此,循证护理手段应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重症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老年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通过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7%,P<0.05,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21%,P<0.05,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对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妇科手术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之中应Autar量表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60例。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之中对照组的患者60例应用常规性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的60例应用Autar量表进行护理干预。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更少(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我院开展的护理工作也明显要更为满意(P<0.05)。结论在妇科患者手术之前应用Autar量表对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效果较好,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保障了患者安全,也提高了患者手术之后生活的质量,改善了预后,在临床之上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Autar量表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导航辅助经皮肝内胆管引流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16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对照组在X线引导下实施肝内胆管引流术;研究组在超声导航辅助下实施肝内胆管引流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与穿刺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肝脏出血、胆道出血、胆囊炎、胆汁渗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导航辅助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对堵塞性黄疸患者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性,可让医师视野更加清晰,提升操作效率,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安全可靠性高,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治疗 超声导航 阻塞性黄疸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带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PICC导管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则组间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随访期间观察组导管脱落率与穿刺点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15.00%的脱落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带出院的患者,采取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学组 PICC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新生儿留置胃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的发生状况及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400例患儿中发生留置胃意外脱41例,留置胃意外脱发生率为10.25%。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为医护人员因素34例,占82.93%,包括导管固定不当12例(29.27%),患儿约束不佳11例(26.83%),导管维护不当11例(26.83%);患儿因素7例,占17.07%,包括患儿哭闹,2例(4.88%),患儿呛咳2例(4.88%),患儿分泌物过多3例(7.32%)。结论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发生率较高,且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较多,可分为医护人员因素和患儿因素两大类,在实际护理中需加强对患儿的针对性监护。

  • 标签: 新生儿留置胃管 意外脱管 原因分析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对患者舒适度以及胃非计划性拔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普外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留置胃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对照组实施留置胃的常规护理,研究 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舒适度、 胃非计划性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舒适度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 P<0.05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发生率为 4.35% ( 2/4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9.57% ( 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 ( P<0.05 )。 结论 在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胃非计划性拔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普外科 留置胃管 舒适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率 舒适度
  • 作者: 陈世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富顺县怀德镇中心卫生院陈世群近年来,我国患有静脉曲张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人往往认为此病无关痛痒,所以极少会寻求医生的帮助,然而此病真的“无关痛痒”吗?前日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反应:“以前有静脉曲张情况,但是并不严重,上个月出了一场车祸,肩胛部位骨折,并且腿部也被撞肿了,结果静脉曲张就成了静脉血栓,并且脚踝处常常发痒,皮肤也有溃疡症状,需要接受治疗吗?”其实,这位病人的情况就属于医学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那么到底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在发生这种情况后又该怎么办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