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甲原位缝合法与甲损伤传统处理法治疗甲损伤的优缺点.方法80例甲损伤患者,其中40例采用传统处理法,另40例为甲原位缝合法.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发现:采用甲原位缝合法效果满意,无肉组织及瘢痕形成,新生长的指甲光滑无畸形,附着完全且手术简单易行,有效率94.9%;传统处理法为15.8%.结论甲原位缝合法治疗甲损伤,手术简单,术后后遗症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床损伤 传统处理 甲床原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充气后进行使用,辅助患者将手臂外展,在夜间睡觉时也可以做到打开腋窝皮肤,保持腋窝干燥,有利防止患者腋窝皮肤溃烂,且使用时贴合人体,舒适性高,根据患者不同可以调节本装置的松紧度,适用范围广。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 腋窝外展
  • 简介:我院烧伤中心自1999年8月引进荷兰产的"Redactron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以下简称悬浮),治疗严重烧伤伤员30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悬浮床 严重烧伤 治疗
  • 简介:近几十年,人工牙种植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了牙列缺失和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之一。种植部位骨的质和量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及远期效果最重要的因素,牙缺失后牙槽骨会出现骨萎缩和吸收,出现牙槽骨的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这些都可能导致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不足而影响骨结合,甚至造成种植失败[1]。目前,对骨质较疏松的Ⅳ类骨质上颌后牙的缺失采用骨挤压技术后植入种植体已逐渐普及应用。

  • 标签: 骨挤压技术 骨密度降低 应用 种植床 骨质疏松 牙种植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旁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临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180例盲视清宫术与180例旁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盲视清宫术中1例子宫穿孔,18例术后仍有残留物,14例未取出胎囊或者节育环,成功率81.7%。旁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例带器妊娠,宫内环嵌顿肌层,妊娠囊吸出,节育环未取出,1例瘢痕妊娠,部分孕囊取出,二者均转宫腔镜手术。成功率为98.9%。结论 旁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盲视下清宫,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引起胆囊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对象均为我院近4年收治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75例)中胆囊出血患者,案例资料共15例,分析其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处理方法。结果:所选15例胆囊出血患者中,发生胆囊静脉血管出血4例(26.7%),胆囊动脉出血5例(33.3%),肝中静脉属支出血4例(26.7%),在手术中进行剥离胆囊操作时造成肝包膜、肝实质受损出血2例(13.3%),应用钛夹钳夹治疗和明胶海绵和纱布压迫治疗、电凝止血治疗等方法,治疗效果甚好。4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患者其中1例由于出血较难控制,故采用开腹治疗,成功止血。术后没有再发生胆囊出血,胆管没有受到损伤。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出血现象多数为胆囊出血,手术医生要具备优良的治疗技术,并能够熟练掌握和处理出血症状,才能够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床出血 原因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妇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旁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院进行妊娠的产妇中选取72例并使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母婴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产妇对于母婴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产妇知识掌握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旁护理对于顺产产妇不良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产科接收的顺产产妇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心理康复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前SAI、TAI及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P〈0.05)。结论产后旁护理模式可改善顺产产妇的心理状态,促进不良心理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护理 顺产产妇 不良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电动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电动站立训练配合基础预防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电动站立训练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电动床 站立训练 脑卒中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旁盲插鼻肠管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老年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鼻肠管置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3. 导管固定:采用弹性绷带固定鼻肠管,防止移位或脱管。4.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促进鼻肠管的吸收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我们发现老年患者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具体数据如下:1. 置管成功率:以往病例中,置管失败率较高,平均失败次数为3次。实施新的护理措施后,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平均成功次数为2次。2. 并发症发生率:实施新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如误插、导管堵塞、脱管等问题显著减少。结论:老年患者旁盲插鼻肠管的护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导管固定等,显著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床旁盲插鼻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中药颗粒剂是一种新的中药剂型,它是在汤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改良形成的,吸取了汤剂容易吸收,见效快的优点,摒弃了汤剂放时间长了会坏,只能喝的时候耗费很长时间去煎煮的不足。近年来使用流化法制备中药颗粒剂技术由于其干燥迅速、产品质量优、干燥过程简单等特点,被中药制药行业广泛的使用,其制粒技术也慢慢的发展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流化法制备中药颗粒剂的原理,分析了流化法制备中药颗粒剂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了流化法制备中药颗粒剂的建议。

  • 标签: 流化床法 中药颗粒剂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上消化道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跌倒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对其跌倒坠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为临床医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2021年7月前患者作为护理前,对2021年7月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策,对不同时期患者跌倒坠数据、以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跌倒坠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相比护理前患者数据差异,P < 0.05达到实验标准且具有统计含义。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坠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结合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跌倒坠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护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跌倒坠床
  • 简介:【摘 要】目的: 监测临床使用的旁血糖仪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统计本院POCT旁血糖仪数量,按比例抽取甲30台、乙5台、丙2台(预引进)、杂牌2台(职工家用),共计39台。利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27000的血糖模块,进行7档浓度的标本比对,同一标本检测两次取平均值。比对标准:当血糖浓度< 4.2 mmol/L时,至少95 %的检测结果误差应在± 0.83 mmol/L的范围内;当血糖浓度≥ 4.2 mmol/L时,至少95 %的检测结果误差应在± 20 %范围内。结果: 48台 POCT旁血糖仪初次比对有4台出现偏差,达标率仅为86.9 %,校准后第二次复检2台合格,2台家用设备不合格。分析: 旁血糖仪临床使用期间,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将POCT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对不合格的血糖仪应及时进行校准或更换,确保旁结果及时、准确。

  • 标签: POCT 血糖仪 质控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窦、小梁、巩膜切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年龄12~7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窦、小梁、巩膜切开术,并进行追踪观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早期前房形成良好、滤平坦,在不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正常,眼压由49.12±7.97mmHg降至随访末期的15.68±3.26mmHg(t〉3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窦、小梁、巩膜切开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 巩膜床切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旁超声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院实施救治的86例危重症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43例,分别予以旁超声与常规监测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救治效果及呼吸机撤机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对比可见,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呼吸机撤机时间早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旁超声治疗措施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最终的救治有效率、加快呼吸机撤机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能够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床旁超声 危重新生儿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旁超声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院实施救治的86例危重症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43例,分别予以旁超声与常规监测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救治效果及呼吸机撤机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对比可见,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呼吸机撤机时间早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旁超声治疗措施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最终的救治有效率、加快呼吸机撤机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能够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床旁超声 危重新生儿 呼吸机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旁肺部超声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至 2019 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 常规监测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实施旁肺部超声监测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均显著优 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旁肺部超声进行监测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获得更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床旁肺部超声,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脑卒中患者跌倒坠事件发生率较高,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来减少此种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来验证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能够对脑卒中患者跌倒坠事件起到积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5名脑卒中患者,其年龄均在70岁至90岁之间。采取对照实验理念,45名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两组实验的评判标准为跌倒情况、坠情况、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投诉率等。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较为理想,对照组的跌倒率(10.00%)约是实验组(3.33%)的三倍。实验组未发生坠情况,而对照组的坠率为6.66%。实验组未收到患者投诉,而对照组则有三成的患者进行了投诉。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了30%。所有数据均达到p

  • 标签: 预见性综合性护理 脑卒中患者 跌倒 坠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在床旁超声引导下行营养支持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长期鼻饲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鼻肠管置入方式设为常规组(盲插法置管)、研究组(旁超声引导置管),两组各46例。结果: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床旁超声 营养支持 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