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胃镜的普及和对胃癌认识的深入,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检出率逐步提高,但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如胃炎胃癌报道不多[1~4],易于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经胃镜及活检证实的胃炎胃癌18,通过对其临床及胃镜下表现的分析,以提高对胃炎胃癌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胃炎 胃癌 肿瘤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的种类,观察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反应患者116,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微外伤等较轻微的疾病,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头孢哌酮,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用药后饮酒出现反应的多于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的,用药后3天内饮酒可出现反应,而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多在饮酒1天内。结论:头孢哌酮是导致双硫仑反应的最重要药物,对于所有能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用药后1周内禁酒,饮酒后3天内禁止用药。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 饮酒
  • 简介:双硫仑(disulfiram)又称双硫醒、戒酒硫、酒畏等,是酒增敏药物,用于戒酒治疗,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饮酒后能使上述症状更严重[1].现就文献报道的320药源性双硫仑反应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用药的重视.

  • 标签: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用药 预防 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因咽痛2d来我所门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查:体温37℃,心率78次/min,血压115/77mm-Hg,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左扁桃体可见白色脓点,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考虑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口服克林霉素胶囊(常州兰陵制药厂)治疗,4次/d,2粒/次。第4天出现大量皮疹来所复诊,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

  • 标签: 克林霉素胶囊 口服 麻疹样药疹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询问胸痛病史,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并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瘤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15均为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论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瘤扩张的主要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积极长期使用抗凝剂和血管扩张药物,防止冠状动脉痉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也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诱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1997年至2007年CNKI和CMB收我的药物诱发癫痫发作患者148的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诱发癫痫药物、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患者中,男82,女66,平均年龄(40.16±24.08)岁,有癫痫病史15。诱发癫痫发作居前三位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82(其中喹诺酮类39),占55.4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4(其中抗精神病药物20),占22.97%,麻醉药8(其中氯胺酮6),占5.41%;药物诱发癫痫发作类型以全面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为主,共120(81.08%),其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5(10.14%);患者年龄〈19岁32(21.6%),年龄≥60岁52(35.14%);超剂量用药21(14.19%);45联合用药患者中有10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间为首次用药后3min至6个月.持续时间为4s至20min。147癫痫发作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症状均好转或痊愈,1因肺部感染,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药物诱发癫痫发作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患者的年龄(老年或未成年)、癫痫病史、原患疾病、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相关。

  • 标签: 癫痫样发作 文献分析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阿司匹林可以说是真正的“百年老药”,很多人已经对它熟得不能再熟。有点“头痛脑热”就会想到它。不过,它可不仅仅是治疗“头疼脑热”的“宝贝”,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它也是常规的用药。同时,它还是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必不可少的用药之一。但是,在用法用量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不是千篇一律哟。

  • 标签: 阿司匹林 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冠心病 脑热 用药
  • 简介:1病历摘要男,32岁。因进食油炸蝗虫2只、蚕蛹1只、饮白酒约100g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并恶心、呕吐2次,继之感皮肤发痒,心悸胸闷,全身无力,小便失禁,晕倒在地。10min后送入我院急诊科。既往患者有对多种食物过敏史。查体: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潮红,大汗,无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13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v2~v4抬高0.2~0.45mV,其T波高耸超过同导联R波。入院诊断:过敏性休克。即予肾上腺素1mg分两次肌注,多巴胺、氟美松、甲基强的松龙,706代血浆等静脉滴注,约1h后意识恢复,测Bp:110/70millHg,转人病房。次日心肌酶结果:CK:4941IU./L,AST:108IU/L,LDH:438IU/L,d—HBDH:330IU/L,入院第三天查心电图STv2~v4回到等电位线,T波正负双向。经继续抗过敏,扩容,改善心肌代谢治疗后,心肌酶、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 标签: 休克 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142岁女性患者因癫痫服用卡马西平,2天后出现全身皮肤瘀点,口腔粘膜出血,5天后停用卡马西平,检查示血小板减少(PLT3×109/L),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考虑红斑狼疮综合征与卡马西平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皮肤瘀斑逐渐消退,治疗3天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2个月后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未再出现。

  • 标签: 卡马西平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药源性红斑狼疮
  • 简介: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患儿1,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皮肤综合征 烫伤样 葡萄球菌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对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症的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对我科2007年2月~2009年12月年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症18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中选用普通青霉素的2,苯唑青霉素的9,针对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7。均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应用。一周后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全部正常,全部病人痊愈出院。病程8—13天。结论:对以皮肤红斑为首发症状,不伴搔痒,伴有皮肤触痛,伴或不伴有发热的患儿要及时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及早给予正确治疗。

  • 标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皮肤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皮疹的机制和相关处理建议,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1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皮疹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阐述相关机制和处理建议。结果及结论: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皮疹可能与阻断了细胞内EGFR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出现痤疮皮疹的患者提示抗肿瘤治疗有显著效果,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现代医药学认为:药物大多能产生两种效应:一为药物的生理效应,即药物本身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状、给药方式、药理和药化作用,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遗传基因和个体差异等等;二为药物的心理效应,还可通过其非生理作用,在病人的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加速疾病的康复。此两种效应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积极的心理效应和良好的心情可增强药物的生理效应,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可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心理效应可促使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为心理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心理效应 生理效应 药物 现代医药学 药理作用 化学性状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700鼻内镜下鼻窦钻切除腺体的疗效。方法对187体肥大病儿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采用鼻内镜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9个月,治愈率为100%。结论经口鼻窦钻切除腺体具有直观、准确、手术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 鼻窦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