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在野外事故现场和战场的快速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方法分别对6只杂种犬和6只小型猪进行甲膜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实验过程中,特制分段弧形甲膜穿刺管从甲膜刺入并推进,其尖端自然向上挑破皮肤穿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果杂种犬切开时间为(2.04±0.98)min,小型猪切开时间为(2.32±1.12)min,通气迅速。同时,弧形甲膜穿刺管在颈正中固定,不易向两侧偏移,有利于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论此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所有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完善后有望应用于野外事故现场。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术 特制弧形环甲膜穿刺管
  • 简介: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头颈部鳞癌中高表达,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与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发生发展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肿瘤内血管、淋巴管的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肿瘤细胞的凋亡障碍以及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而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头颈鳞癌易感性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环氧化酶-2 头颈部鳞癌
  • 简介:朱也森教授朱也森教授,男,汉族,1946年3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1990年至1992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3年至1997年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1994年始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市九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以及麻醉学硕士生导师,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杰出人物志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院 中国
  • 简介:吕春堂教授简历吕春堂教授,男,河南浚县人.1942年10月出生。1966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当时,国家正处在“文革”动乱时期.按照“面向边疆,面向海岛,面向基层”的要求,他被组织分配到新疆军区工作,先后在部队的师医院和天山深处的驻军医院口腔科任军医,主治军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工作。多次下部队巡回医疗,热心为广大指战员服务,特别是参加了支援地方的医疗队,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漠深处,为各族军民医治口腔疾患,受到他们的欢迎和爱戴。13年的边疆部队卫生工作,使他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业务能力.在各方面不断进步,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界 中国共产党 杰出人物志 第四军医大学 部队卫生工作 河南浚县
  • 简介:吕培锟教授简介吕培锟教授,男,汉族,192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口腔医学系(7年制),并获美国纽约州大学D.D.S.(牙医学博士)学位,当年参加西南抗美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全队立集体小功.1952年后在华西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1979年从华西医科大学调入广州暨南大学负责创建口腔医学系,任口腔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以及研究生导师,曾留学美国贝勒大学(UniversityofBaylor),任访问教授.

  • 标签: 中国口腔 口腔颌面 外科学界
  • 简介: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互相探讨和沟通。1.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基金项目、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信作者姓名应标注于作者姓名下方。

  • 标签: 作者署名 医学研究 电子版 杂志 口腔 中华
  • 简介:目的:了解松风19色比色板对普通色牙和四素牙选色的适合性。方法:同样使用松风19色比色板比色条件下,调查一组正常牙色的病人的烤瓷冠与对照牙的色差值,与一组四素牙色的烤瓷冠与对照牙的色差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烤瓷冠色彩还原性的差异。结果:同样使用松风19色比色板的情况下,正常牙色的烤瓷冠色彩还原性优于四素牙色的烤瓷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按照松风19色比色板比色制作的四素牙烤瓷冠色彩还原性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四环素牙 比色板 金属烤瓷修复体(P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