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托槽粘着位置对于正畸治疗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在最初粘着固定矫正器过程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保证将每一个托槽都粘着到牙冠正确位置上,对于不良位置托槽需要及时重新粘着到正确位置以利于正畸治疗。本研究对于100例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并采用标准方丝弓治疗病例不良位置托槽重新粘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牙位出现托槽位置不良而需要重新进行托槽粘着比例不同,上颌第二双尖牙和尖牙需要重新进行托槽粘着发生率最高,应该在开始粘着托槽时倍加注意。下切牙托槽粘着位置最好。本文还就托槽粘着位置不良原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方丝弓 托槽 粘着位置
  • 简介:牙周病治疗相当复杂与困难,但必要局部处理、定期健康维护和药物治疗是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①牙齿菌斑控制和清除方法: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和采用手动洁治器械或超声波洁治器,利用橡皮磨光杯或气动喷沙磨光器等磨光.②局部用药:常见是0.06-2%洗必太含漱剂、0.8%甲硝唑含漱剂及0.4%氟化亚锡含漱剂.牙周袋内局部冲洗上药,常见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四环素等药膜.③全身用药:有二甲基四环素、甲硝唑、替硝唑、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及固齿膏等.此外,可以辅助高压氧疗法.

  • 标签: 牙周疾病 牙周组织 菌斑 健康维护 药物治疗
  • 简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反应发生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口腔黏膜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等。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a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超敏体质者机体内引起皮肤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 标签: 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 ALLERGIC 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组织细胞损伤
  • 简介:无痛及舒适化诊疗等技术提出,使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儿童口腔诊疗中应用。儿童生长发育与成人存在较大生理差异,在疼痛控制和局部麻醉药物应用与成人不同。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各类局部麻醉药物在儿童口腔局部麻醉应用中系统毒性、最大推荐剂量以及舒适化麻醉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口腔医生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口腔医学 麻醉药 局部 最大耐受剂量 患者舒适 局部麻醉系统毒性
  • 简介:服用可引起牙龈增生药物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进行器官移植病人数增加极快,他们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首选为环胞菌素,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牙龈疾病需要治疗。此外,环胞菌素引起高血压常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如心痛定(nifedipine)治疗,两种药可协同引起牙龈增生。目前临床上缺乏明确定义和容易使用指数对牙龈增生进行分级。本文介绍一种全面而又简便、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牙龈增生进行标准化评价分级体系,该体系也能为手术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时机选择提供指导。

  • 标签: 药物性牙龈增生 新临床指数 环胞菌素
  • 简介: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体侵犯牙周生物学宽度引起牙体-牙周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学与牙周病学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周健康,再次制作精良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周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技师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标签: 美学 修复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大类临床表现复杂疾病,包括超过170余种临床情况。均由外胚层发育受损所导致,其特征为至少以下一种组织原发性发育缺陷:指甲,头发,汗腺或牙齿。外胚层发育不良在病人幼年时即可影响其情感发育。此例个案报道概述了一个7岁即诊断为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女孩在9岁时通过功能和外貌修复,以期改善其社交行为可行方法。

  • 标签: 外胚层发育不良 固定修复 牙齿发育不良
  • 简介:他汀药物是一组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患者。研究显示,他汀类在骨改建过程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不仅仅对成骨细胞成熟有刺激诱导作用,还对破骨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辛伐他汀局部应用于抑制炎症性骨吸收,促进骨质修复和新骨形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他汀药物促进成骨与抑制破骨双向调节作用及其口腔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他汀药物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我国规定60-79岁为老年期。牙周炎和营养不良均为老年人多发病。老年营养不良是全社会所面临严重问题,Persson等研究发现,有5%-10%家庭居住老年人患有营养不良,30%-60%住院或经常入院老年人患有营养不良

  • 标签: 牙周炎 营养不良 老年患者
  • 简介:水肿、疼痛和张口受限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必然产生症状,受到包括手术难易程度、术者临床经验和患者全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减轻术后反应获得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广泛关注.根据文献资料,减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术后反应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等.其中,寻找更好手术策略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近3年来关于不同手术策略影响术后反应程度文献,其中手术策略主要包括不同翻瓣方式、新辅助手术技术和不同缝合方法等三个方面.

  • 标签: 磨牙 第三 阻生 拔牙 术后反应 翻瓣 缝合
  • 简介: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导致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效果。方法:纳入钙拮抗剂导致牙龈增生患者24例,在基线和牙周基础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点分别记录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牙龈增生指数(Gingivalovergrowthindex,GO)。18例患者共240个位点完成了6个月观察。结果:在观察期间,PLI、BI、PD和GO指数持续改善(P〈0.01),GO指数为0级位点基线为0,治疗后6个月则上升到45.83%,GO指数为1、2、3级位点逐渐下降,GO指数为3级位点在治疗后6个月降为0。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钙拮抗剂药物引起牙龈增生程度。

  • 标签: 钙拮抗剂 药物性牙龈增生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冲洗方式对两种根管内常用消毒药物清除效果。方法:将90颗单根管前磨牙去除冠部,形成13mm标准根长,在根尖部建立标准人工沟,分别放置三联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制剂,封药2周。使用常规针筒冲洗、声波根管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配合10mL1%NaOCl溶液进行根管冲洗。经体视显微镜放大后对人工沟内药物残余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各组冲洗效果。结果:三种冲洗方式均未能完全去除根管内消毒药物。声波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对三联抗生素糊剂清除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但均显著优于针筒冲洗(P<0.01);超声冲洗对氢氧化钙制剂冲洗效果明显优于针筒冲洗(P<0.01),声波冲洗器对氢氧化钙制剂冲洗效果与其他两种方式无明显区别(P>0.05);同种冲洗方式对两种不同药物冲洗效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所有冲洗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根管内消毒药物,使用声波根管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可提高清除根管消毒药物效果。

  • 标签: 根管冲洗 药物残余 氢氧化钙 三联抗生素糊剂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磷酸钙(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钛表面在体外和体内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光滑表面作为阴性对照组.喷砂/酸蚀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作为阳性对照组.磷酸钙涂层一阳极氧化(CaPO4-coatedandanodized,CPA)表面为实验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表面特性分析。在体外,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成骨分化。在体内.收集来自六只兔子2周和4周标本,用骨-植体接触(bone—to—implantcontact,BIC)比值和骨面积(bonearea,BA)来分析骨反应。结果:光滑对照组平均高度偏差(Sa)和表面积比值(Sdr)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32±O.03μm和36%±15%.喷砂酸蚀组为1.36±0.11μm和56.7%±16.1%,阳极氧化组为0.68±0.02μm和50.9%±2.9%.CPA组为0.67±0.11μm和50O%±169%。各组在7和14天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差异。在体内实验中.2周后.CPA组表现出BIC比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极氧化组和CPA组表现出BA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在4周.各组之间BIC比值和B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磷酸钙(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表面可以促进骨一种植体界面快速形成骨结合并在植体表面有更多骨形成。

  • 标签: 磷酸钙 牙种植体 骨结合 氧化 表面性能
  • 简介:目的:研究镍离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毒性作用规律及与氧化应激反应关系。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不同镍离子浓度(0、200、400、800μmol/L)培养液中培养24、48、72h,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值率(relativegrowthrate,RGR);培养48h,利用荧光探针DCFH-DA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含量,通过比色法测定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结果:200~800μmol/L镍离子处理细胞不同时间点下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浓度组均表现出细胞毒性,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细胞毒性程度较高。200~800μmol/L镍离子处理细胞48h,各组间DCF荧光值及MDA生成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浓度越高,DCF荧光值及MDA生成量越高。结论:在镍离子刺激下,L929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呈现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趋势;一定浓度镍离子可诱导L929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镍离子细胞毒性反应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镍离子 L929细胞 细胞毒性 活性氧 丙二醛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在+Gz所致咬肌损伤中作用.方法:体重为200-250克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7只.A组用特制固定装置固定5min,B组固定于动物离心机转臂上,加速度曲线为梯形,G值增K率约为0.5G/s,+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间隔+1Gz60s,连续5times/d,4d/wk.共3周.离心后测定咬肌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A组相I比.B组咬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增多自由基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平衡失调在咬肌发生病理改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加速度 咬肌损伤 脂质过氧化作用 +GZ 病理学
  • 简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发生于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引起关节软骨退化和丧失,伴有软骨下骨和其他软组织改变。TMJOA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关节杂音等,其治疗首要目标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尽可能阻止疾病进程,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再生,以恢复颞下颌关节各种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TMJOA手段有很多,但仍以患者容易接受保守治疗为主,并且能够获得较满意治疗效果。文章对TMJOA物理及药物疗法进行综述,以探讨更为合理保守治疗手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保守治疗 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炎症牙髓是否可盖髓治疗最近颇受争议。为了减弱牙髓炎症反应以及促进牙髓自愈,最近一种含有氟新诺龙丙酮(PCFA)盖髓剂被研制出来。本实验旨在研究老鼠上颌磨牙炎症牙髓在分别使用氢氧化钙、MTA和PCFA盖髓剂后反应。60颗老鼠上颌磨牙暴露于口腔环境中48h后,按照盖髓剂类别(Dycal,MTA,PCFA)和时间(8或30d)随机分为6组(n=10)。洞口用玻璃离子密封,老鼠在8~30d后处死。制备组织学标本并评价炎症反应和硬组织形成情况。

  • 标签: 牙髓炎症反应 上颌磨牙 盖髓剂 老鼠 丙酮 诺龙
  • 简介:种植体是近年来提出一种支抗方式。本研究采用16只雄性NewZealand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在左右两侧鼻骨和额骨上分别用骨融性钛钉固定好钛板构成施力系统。骨融合后在矢状方向上钛板之间加力并始终保持力大小为55.00g。实验结束后制成干燥颅骨,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从本研究实验结果来看,种植体其本身并没有发生松动和移动,这表明骨融性种植体在正畸力作用下还是稳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无论是推力或拉力种植体本身所受应力并无大区别,只是反应部位不同而以。因而该种植体在拉力作用下也同样不会发生移动。

  • 标签: 骨融性种植体 支抗
  • 简介:目的:探讨法尼醇处理对不同生长状态白念珠菌氟康唑药物敏感性影响。方法:体外构建浮游状态白念珠菌和成熟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法尼醇处理后,用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细胞活性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法尼醇处理后浮游状态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无明显改变(P〉0.05),而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增高(P〈0.05)。结论:法尼醇可以增加白念珠菌生物膜对药物敏感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浮游 生物膜 法尼醇 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