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体外建立仿生矿化模型,研究氟离子作用下不同浓度明胶基质对矿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0mmol/l钙离子溶液、浓度为5mmol/l磷酸根溶液和不同浓度明胶溶液分别加入反应装置,反应7d和21d后检测阳离子选择膜表面矿化物的形态和化学成分。结果:随反应时间从7d延长至21d,离子选择膜表面矿化物的Ca/P从对照组1.39,10%明胶组1.48,20%明胶组1.55,依次变为对照组1.38,10%明胶组1.49,20%明胶组1.67。加入明胶后,晶体形态从无定形片状转变为针状。随明胶浓度升高,晶体之间相互融合,矿化物Ca/P升高。通过X线衍射证实,Ca/P为1.67的产物为羟基磷灰石。结论:明胶能促进仿生矿化体系中晶体合成,使其向羟基磷灰石转变。

  • 标签: 明胶 仿生矿化 阳离子选择膜
  • 简介:目的:体外实验比较氟离子导入与氟化泡沫对人工根面龋再矿化作的差异,探讨氟离子导入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人工早期根面龋模型35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23%氟化泡沫组、氟离子导入组、氟化钠溶液组及生理盐水导入组。各组样本经过pH循环处理后,于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拍摄图像,并分析结果。结果:氟离子导入组及氟化泡沫组样品表面较其余各组光滑,可见明显的再矿化沉积物;二者脱矿深度与荧光面积相对于其余各组显著减小(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离子导入与1.23%氟化泡沫对早期人工根面龋均有明显再矿化作,两者再矿化效果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氟离子导入 氟化泡沫 根面龋 再矿化 pH循环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hDP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实验组利用含有不同浓度TGF-β1(1、5、10、20ng/mL)的α-MEM培养细胞,对照组以不含TGF-β1的α-MEM培养细胞,分别在第7天和14天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在第21天时,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显微镜下可见hDPSCs呈长梭形,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呈CD73和CD90阳性表达,CD31、CD34和CD45阴性表达,具有典型的干细胞表面标记物。qRT-PCR结果表明,含有TGF-β1的各实验组均能明显促进成骨相关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涎蛋白(BSP)和骨钙素(OCN)mRNA的表达。第7天时,TGF-β1浓度为1ng/mL组的Runx-2、BSP和OC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1.3倍、8.7倍和11.7倍,明显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5);第14天时,1ng/mL组的Runx-2、BSP和OCN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08倍、7.17倍和3.03倍(P〈0.05),20ng/mL组BS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各浓度的TGF-β1均能促进hDPSCs矿化结节形成。结论TGF-β1可以促进hDPSCs的成骨分化。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电压门控氯通道3(ClC-3)在甲状旁腺激素(PTH)调节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分别用特异性siRNA调节成骨细胞MC3T3-E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lC-3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ClC-3、TGF-β1及碱性磷酸酶(ALP)、骨唾液蛋白(BSP)、骨钙素(OC)、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等成骨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LC-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PTH间断刺激下,成骨细胞中仅干扰TGF-β1基因表达后,ClC-3氯通道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强;仅干扰ClC-3氯通道基因后,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样在PTH间断刺激下,在分别干扰ClC-3氯通道基因和TGF-β1基因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然而共同干扰两者之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lC-3氯通道通过TGF-β通路参与介导了PTH在成骨细胞中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 标签: ClC-3氯通道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状旁腺激素 成骨分化 特异性的siRNA MC3T3-E1细胞
  • 简介: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源自牛奶,为稳定的钙磷再矿化系统,可用于釉质早期龋的微创治疗。它可以与氟化物联用,产生协同作用,发挥更强的再矿化性能,但也有学者对此协同作用存有疑虑。本文就CPP-ACP的结构、再矿化作的机制和研究进展、与氟联用的协同作用以及相关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早期龋 再矿化
  • 简介: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在小鼠下颌骨矿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RT—PCR比较分析了6周龄野生型和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α(OH)ase)小鼠下颌骨矿化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α(OH)ase小鼠的类骨质的比例明显增加,骨钙素(osteocalcin,OCN)在下颌骨沉积面积和在成骨细胞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ALP)在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活性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iglycan在下颌骨的沉积面积和在成骨细胞表达水平则明显增加。结论:1,25(OH):D,通过调节OCN、ALP和Biglycan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质沉积水平促进小鼠下颌骨的矿化。

  • 标签: 1 25二羟维生素D3 1α羟化酶基因敲除 下颌骨矿化
  • 简介:桩核烤瓷冠是前牙牙体缺损常见的修复方法.在以往制作修复体过程中,患者有5-7天等待铸桩核加工过程的时间,此期间患者因暴露残根、残冠影响美观.我们在临床上探索出直接快速制作临时冠的简便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前牙 临时冠 直接法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其领域涉及修复、正畸、种植、颌面外科等多学科分支。Takashi等人指出,CAD/CAM技术的普及使口腔医学迈上一条集约、高效、精确、数字化的道路,数字化诊疗模式是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与主流技术,简便快捷地取得高精度的数字化模型是整个数字化诊疗成功的前题与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发展前景[1]。

  • 标签: 扫描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CAD CAM技术 数字化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前牙直接修复,尤其是中切牙,对称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临床医师可以利用根据蜡型制作的硅橡胶导板来修复腭侧壁和切缘:但是,椅旁徒手再现对称性,比如邻接面外展隙、宏观和微观表面结构、色彩学特征,结果常常不可预知。本文分步描述Ⅳ类洞的修复,既简化修复过程,又检查和纠正邻接面外形的对称性和色彩学特征。

  • 标签: 树脂修复 对称性 中切牙 前牙 直接修复 蜡型制作
  • 简介:目的评价用2种成型片(钢和聚酯纤维)和2种修复技术(分层固化法和预聚树脂块填人法)在Ⅱ类洞修复中邻面衔接的效果。方法和材料用Prodigy复合树脂修复88个Ⅱ类洞:44个洞用分层固化法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另44个洞采用预聚树脂块进行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分别在修复后即刻、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在所有修复体的修复操作满意后,即刻获得了各自的邻接关系。结果在18个月的评估中.各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如不考虑复合树脂自身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及成形片种类对邻接关系的影响没有差别。

  • 标签: Ⅱ类洞 美学修复 聚酯纤维 口腔卫生
  • 简介: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在整个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环节。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其执行免疫功能的基础,但是在常规培养条件下,T淋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传代培养及转染都非常困难,所以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活化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刺激物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而其活化的早中晚期细胞表面会表达不同的活化分子,标志着T细胞活化成功。本文就近年来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及体外活化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疾病研究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共刺激信号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和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体进行细修整和抛光。尽管修整和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和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一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一种修复体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体修整,修整后须用一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体修整后的表面强度和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
  • 简介:(说明:以下词汇在论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中文全称,括号内直接写缩略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骨形态生成蛋白(BM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作(CAM)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血红蛋白(H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白细胞介索(IL)磁共振成像(MRI)甲基噻唑基四唑(MTT)阻塞性睡眠口乎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磷酸盐缓冲液(PBS)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扫描电镜(SEM)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顾下颌关节(TMJ)肿瘤坏死因子(TNF)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 标签: 缩略语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词汇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