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神经、颊神经及鼻腭神经都是周围神经的一部分。周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是指各种因素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或疾病。颊神经及鼻腭神经损伤可以迅速恢复,一般不产生影响;但颏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功能异常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拔牙导致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以及颏、颊及鼻腭神经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防治措施做一阐述。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silkfibroin-chitosanblend,SFCS)导管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21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8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使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神经导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大体形态,取材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FCS导管修复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27.50±3.00)m/s,单位面积(5μm2)的轴突计数为(741.80±49.92),髓鞘厚度达到(12.71±0.42)pm,与自体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S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丝素-壳聚糖共混膜 神经导管
  • 简介: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约10%是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是神经浸润性强,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嗜神经侵袭的特性,很难获得清晰的手术边缘,导致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因此,进一步系统、全面地研究嗜神经侵袭的机制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重点都在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上,本文就其中探索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涎腺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提供在三维方向上清晰显示半月神经节的MRI成像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明确诊断并排除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20侧半月神经节区进行增强T1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SET1)、T2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RFSET2)、三维时间飞越法血管造影(3D-TOF)、三维快速静-动稳态采集序列(3DFiesta)4种序列的MRI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读片、测量,并利用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分割半月神经节(TGG)。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不同序列间存在显著差异,边缘清晰度依次为增强FRFSET2、增强3-DFiesta、增强3-DTOF、增强FSET1,内部清晰度依次为增强3-DFiesta、增强FRFSET2、增强3-DTOF、增强FSET1。在增强FRFSET2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5mm,宽度平均值9.3mm,厚度平均值12.5mm;在增强3-DFiesta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45mm,宽度平均值9.45mm,厚度平均值11.65mm,两者无显著差异。图像分割成功率增强FSET1为0,增强FRFSET2为85%(17/20),增强3-DTOF为60%(12/20),增强3-DFiesta为90%(18/20)。增强3-DFiesta与增强FSET1、增强3-DTOF有显著差异,增强FRFSET2与增强3-DFiesta无显著差异。结论:TGG的MRI最佳显示方法为增强3-DFiesta,为导航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过程中TGG的图像分割和CT/MRI配准奠定基础,也为临床开展三叉神经痛TGG水平的X刀或γ刀治疗提供影像学上的指示。

  • 标签: 半月神经节 MRI 增强3-DFiesta 增强FRFSET2 图像分割
  • 简介:神经(lingualnerve,LN)损伤是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25%。舌神经损伤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同侧前2/3的舌体麻木和味觉障碍。因此,需要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重点预防。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舌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和3名面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随访最长达30个月,CT、MRI和PET检查用于帮助诊断.结果: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并经历第二次手术,另一名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3名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在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术后易复发,CT、MRI和PET检查有助于诊断.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癌 颌面部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后行牙冠延长术并冠修复的三维有限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将获得的二位图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建立三维图像.将三维图像数据导入ANSYS软件.运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划分网格形成三维有限模型。结果建立6个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的三维有限模型:M0、M1、M2、M3、M4和M5。结论用此方法建模方便快捷,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生物相似性。

  • 标签: 双尖牙 冠延长 牙折断 有限元分析
  • 简介:下颌智齿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手术,由拔除智齿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见,其中,下牙槽神经(inferioralveolarnerve)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下牙槽神经的解剖特点、术前准确的评估以及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预防这一并发症的产生。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恢复。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下牙槽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构建下颌中性区全口义齿有限模型,为今后对该义齿的有限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预实验确定显影剂的种类和添加的比例,制作出可显影的下颌全口义齿,并于2008年对我院佩戴该义齿志愿者的无牙颌下颌骨及全口义齿进行CT扫描,直接采集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COM)数据,运用逆向工程原理建立全口义齿及无牙颌下颌骨的有限模型。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下颌全口义齿及无牙颌下颌骨的三维有限模型几何相似性强,模型精度高。结论可显影的全口义齿结合应用逆向工程原理能完全满足下颌中性区全口义齿有限建模的需要。

  • 标签: 下颌中性区 全口义齿 硫酸钡粉 有限元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垂直及斜行骨折的三维有限模型,为开展生物力学试验仿真提供平台。方法:采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标本,将用CT所获得的下颌骨DICOM数据通过CAD软件直接建立三维模型,并设计接骨板三维模型:将接骨板和下颌骨的三维模型进行装配,最终在FEA软件中设计骨折线的方向和间隙大小,并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包括骨折线方向、接骨板、骨折间隙大小等信息在内的兔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模型。结论:建立了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兔下颌骨骨折模型,为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所采用的DICOM数据直接建模法,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 标签: 有限元 下颌骨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失神经对于下颌骨骨密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34例单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缺失的患者,使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机,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摄取标准化数字式全景片,分别测量失神经侧和正常侧的下颌骨的高度和密度。结果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下颌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下颌骨高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神经去除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比手术前均显著降低,影响了骨质的代谢。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作为临床上检测下颌骨骨密度和骨高度是简单而高效的。

  • 标签: 失神经 下颌骨灰度 下颌骨高度 标准化数字曲面体层片
  • 简介:下颔后牙区萎缩后重建的治疗方案之一即是游离下牙槽神经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但是,关于血管神经束游离后的功能.不同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各种原因既包括测试方法(典型测试需要患者主观回答).也包括手术本身(与术者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10例采用专用于简化骨手术的器械进行下牙槽神经游离的病例.应用该器械后.口腔外科医师可以利用更小的骨窗和器械的倾斜来抓住血管神经束.从而减少对神经的过度拉扯。通过为期36个月的神经外科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经过短时间的神经感觉障碍后,所有患者都恢复了正常感觉。患者在问卷上的主要回答也确定了这一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

  • 标签: 下牙槽神经 神经障碍 感觉障碍 病例分析 超声骨刀 游离
  • 简介: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中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已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Ⅰ类洞的三维有限模型中,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模拟树脂的体积收缩。分析树脂在弹性模量为10Gpa、体积收缩率1.5%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树脂的收缩应力主要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处;牙体组织的受力则集中在洞缘、洞底线角及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处。结论:洞缘、洞底线角处是粘结失败、修复体损坏易发生的部位。树脂的收缩应力会影响到粘结强度。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复合树脂 收缩应力 三维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口腔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有限分析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建立牙颌组织有限模型是口腔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回顾相关文献,对牙颌组织有限建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颌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下颌骨及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利用头面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以及UG和MARC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建成后的三维有限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共有单元4740个,节点5697个,模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旋转、缩放、透视、剖开等多种方式观察,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删除和添加材料或组织.结论:将CT扫描技术与有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的三维有限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为口腔生物力学的研究与优化修复体设计提供了研究手段.

  • 标签: 三维有限元模型 固定义齿 下颌骨 生物力学 CT扫描
  • 简介:目的建立面神经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面神经爆炸伤特点及相关的全身反应.方法麻醉下分别在距犬面部7、10、15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同侧咬肌或颈部以模拟破片致伤.观察动物伤情,并取材检测面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7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l0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并由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单纯爆炸、15cm处爆炸复合面部破片或10cm处爆炸复合颈部破片致伤时,局部伤情均较轻.随着创伤的恢复,面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恢复.结论采用距爆源10cm,咬肌切线伤的致伤条件能最好地模拟爆炸条件对面神经的致伤作用,这种致伤条件接近实战情况,并利于伤后长期观察面神经创伤的预后和转归.

  • 标签: 爆炸伤 破片 切线伤 面神经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腭穹隆形状时,人工牙排列位置、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为上颌全口义齿修复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应力分析法,研究在不同腭穹隆形状时,人工牙排列位置、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各种载荷条件(三种腭穹隆形状、五种人工牙排列位置)下,随着牙尖斜度的增加,基托的应力增大.后牙颊向偏离牙槽嵴顶,前牙唇向偏离牙槽嵴时,基托应力集中区的强度均发生变化.三种腭穹隆形状时,基托应力集中强度依次为:腭穹隆低平、腭穹隆适中、高腭穹隆.结论: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和人工牙的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应力集中状况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提示临床行全口义齿修复时,应考虑患者腭穹隆形状,选择适当牙尖斜度的人工牙,特别是腭穹隆低平患者.

  • 标签: 基托 上颌 穹隆 人工牙 牙尖斜度 全口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有限方法被用于探索切牙瓷贴面的应力分布,分析当应用边端覆盖及存在牙体缺损时(冠折),切腭边缘线的设计。方法和材料观测用8种不同的瓷贴面设计对完整的或折断的切牙进行的修复,腭侧边缘设计为对接、延伸无角肩台等不同形式。复制一切牙颊舌向切片模型,并用2维有限对其应力分布进行评价。在腭侧切嵴上加载一50N的水平力,以模拟最大功能负荷,并计算腭面正切应力。结果在切腭修复边缘区域可检测出明显的应力差异,具有少量切端覆盖的修复边缘(对接或小无角肩台)存在较低的拉应力或均匀的压应力。当修复体采用延伸无角肩台至腭凹部位时,遭受高拉应力。如牙齿有中度冠折(切1/3)或重度磨耗,应用对接边缘可限制瓷向腭侧的延伸,因而可减少修复体界面的应力量。如牙齿重度冠折(切2/3),无论采用对接或浅无角肩台,当其位于光滑凸起的舌隆突上时,修复边缘都只遭受低拉应力。结论由于矿化牙结构本身存在的几何外形及自然弹性模量,当对牙进行资贴面修复时于腭凹部易形成拉应力集中。长无角肩台延伸至腭凹部位是不适当的,因为相对薄层的瓷将位于最大的拉应力区。尤其在中度冠折和重度磨耗时浅无角肩台或对接边缘设计应被常规采用。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优化修复设计 前牙 烤瓷粘接 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模拟树脂的收缩应力的方法。方法:建立简单的有限模块代表釉质、粘结剂、树脂,应用温度应力的原理,使树脂的体积产生收缩,同时利用材料力学的原理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建立了模拟树脂收缩应力的模型。应力集中在弹性模量大的模块及洞形的线角部位。结论: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收缩应力。

  • 标签: 收缩应力 三维有限元 温度应力
  • 简介:有限法是口腔修复工作中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应用有限法对口腔修复中各种复杂问题的力学分析,对于口腔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一些常见口腔修复工作中应用有限法的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有限法将来的发展简要地作一展望.

  • 标签: 有限元法 力学分析 口腔修复 牙体缺损 牙列缺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