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人们兴趣越来越多地转向于牙周感染和全身性疾病之间可能关联。事实上,慢性牙周炎致病菌和它们产物,以及牙周组织产生炎症介质,可能会进入血液,影响全身或者造成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不良妊娠,慢性牙周炎影响全身健康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心血管疾病 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不良妊娠
  • 简介:为获得较好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临床效果.大多数作者都把重点放在手术技术上。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这种手术干预可能引发并发症。尽管手术并发症并不是经常出现且没有生命危险.但并发症确实存在。这些并发症让手术者产生了担心.而最使手术者担心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出血.而这种情况是否发生取决于腭黏膜固有的血管分布密度。本文一项人类解剖学研究,作者证实了硬腭形态学与腭大血管神经束分布之间关系.由此证实此关系是否选择治疗方案决定因素。本研究包括了与应用解剖有关两部分:骨学(第一部分)及解剖(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30个不同形状和不同缺失牙牙列上颔骨,作者观察和比较了腭大血管神经束、硬腭形态与拔牙和戴入可摘局部义齿后骨重建之间关系;第二部分包括12个新鲜的人类尸体上上颌骨.向其动脉系统注入彩色乳胶后,切开标本,观察腭大神经血管束分布。运用不同组织获取技术对两个不同形态上腭进行解剖手术。这样.手术者就可以首先详细了解硬腭血管分布状况.然后估算获取结缔组织区域与腭大血管神经束分支关系,最后制定出预防出血方法。

  • 标签: 结缔组织移植 出血性风险 人类硬腭 腭动脉
  • 简介:目的:评价TTB视觉比色机械训练系统对受试者比色能力影响.方法:使用TTB系统对102名受试者进行每周1次、共3周视觉比色训练,记录每次TTB训练成绩及时间,计算每次TTB测试比色效率值.训练前后均随机选29色Vita3D-Master比色板5个色标进行比色测试,计算比色平均色差及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正确率,做为培训前、后比色能力测试成绩.结果:TTB测试比色效率逐渐提高,次测试效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比色能力测试中所选色片与目标色片平均色差小于培训前比色平均色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培训后受试学生对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觉比色机械培训可提高受试者色彩识别能力.

  • 标签: 视觉比色 比色训练 色差
  • 简介: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恢复性训练疗效尚不确定,该文作者对17例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采取了一项强化力量训练前瞻性临床研究,包括吞咽和非吞咽训练,持续6~8周,以增加肌肉力量。检测指标包括可行性、依从性及疗效。结果:可行性检测训练完成率为88%,依从性完成率为97%。

  • 标签: 吞咽困难 吞咽训练 头颈癌 疗效 患者 慢性
  • 简介:目的:寻找缩短牙槽嵴低平老年患者初戴全口义齿适应期方法,尽早恢复咀嚼、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牙槽嵴低平老年人初戴全口义齿47例,年龄62-72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4例,初戴全口义齿进行口腔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常规戴牙。分别行两组戴牙1周、5周吞咽功能、咀嚼效率、满意度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戴牙统计数据分析,1周、5周时吞咽功能、咀嚼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时P〈0.01,5周时P〈0.05);1周时固位、咀嚼、语言、舒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坚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固位、舒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语言、外观、坚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槽嵴低平老年患者初戴全口义齿行口腔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提高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缩短适应期。

  • 标签: 全口义齿 初戴 康复训练
  • 简介:该文旨在评估内镜辅助下经口咽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髁突根部和颈部骨折中应用。6例年龄小于16岁患者(男1例,女例;年龄7-15岁,平均13.4岁1共有9侧下颌骨髁突根部和颈部骨折,骨折断端移位均大于45°。骨折分类根据常规X线片、CBCT或CT影像。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颌骨髁突 经口咽入路 骨折断端 青少年儿童 治疗方法
  • 简介:海南指山地区汉族学生错畸形调查报告谢奇,孔庆仁,梁绮霞一、对象和方法1.通什中学及通什二小替牙期、恒牙期汉族学生1041人,年龄8~18岁,其中男性570人,女性471人。被调查人群均为当地学生,外省随迁者除外。2.以Angle's分类法,个别...

  • 标签: 海南岛五指山 错合畸形 汉族学生 构成比 临床症状 替牙期
  • 简介:2011年11月9日上午,由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唇腭裂患者语音训练人员培训班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5楼学术报告厅开班。来自全国各大口腔医院知名唇腭裂修复专家,中国台湾著名语音训练师与来自全国各地“微笑列车”合作医院50名医护人员汇聚一堂,开始进行为期5天唇腭裂患者语音康复训练培训。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口腔医学院 微笑列车 语音训练 武汉大学 培训班
  • 简介:目的通过数字全景片调查第磨牙萌出情况并分析其规律。方法对600张第磨牙皆存全景片中第磨牙萌出情况进行双盲评定并分析。结果上下颌第磨牙各1200个。正常萌出情况:上颌965(80.42%)个,下颌489(40.75%)个,上颌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x^2=39.67,P〈0.01)。阻生情况:上颌235(19.58%)个,下颌711(59.25%)个。阻生程度和方向上,上颌以高位阻生(59.15%)和垂直阻生(67.66%)最多见,下颌以中位阻生(75.11%)和近中阻生(34.88%)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结论上颌第磨牙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上颌第磨牙以近中和高位阻生最多见,下颌以垂直和中位阻生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

  • 标签: 第三磨牙 萌出 阻生 数字全景片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口腔颌面缺损,常见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赝复体修复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方法,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
  • 简介:磨牙人类最常发生阻生牙齿,当其阻生时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及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给患者带来病痛.因此,正畸医师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正畸治疗对正在发育磨牙作用及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第磨牙阻生.

  • 标签: 拔牙矫治 第三磨牙 萌出间隙 萌出预测
  • 简介:由中国台湾罗慧夫颅颜基金会、中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中心、德国兔唇救助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主办“2010年中国西安第3届唇腭裂语言训练营”于2010年6月19~21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开营。

  • 标签: 西安交通大学 长庚纪念医院 语言训练 唇腭裂 中国 口腔
  • 简介:日本正畸医师协会董事近滕悦子教授及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牙医学院T.J.Aoba教授于1998年9月12日至14日西安第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访问。随行还有SybronDentalSpecialties公司总裁中泽孝夫先生。ORMCO公司亚太地区负责人L...

  • 标签: 正畸材料 早期矫治 胸锁乳突肌 日本 髁状突 头影测量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拔牙窝覆盖可吸收胶原膜12周后组织愈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判断该材料成骨性能。共计10名需拔除上颔第一前磨牙患者纳入本研究。微创拔除患牙后单用胶原膜覆盖拔牙窝。12周后二次手术.观测临床指标.种植体植入前取骨用于组织学和显微CT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平均骨再生有77mm(颊腭向)和4.6mm(近远中向)。垂直方向平均骨再生有109mm。减影技术测量表明牙槽嵴顶高度平均降低2.1mm(07~43mm)。显微CT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窝术后12周有矿化良好组织形成.平均新生骨比例为45.87%±12.35%。研究未发现胶原膜有矿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证实: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12周有足够新骨形成.牙槽嵴尺寸未发生明显改变。屏障膜无矿化现象。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临床观测 CT检查 拔牙窝 组织学 术后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实用简单口腔种植模板制作方法,用于指导牙种植手术,以获得准确定位和修复效果。方法:首先制取缺牙区牙列模型,排牙,制作透明树脂模板,石膏模型上选取植入点,然后按照预计种植方向放置导向用套管,光固化树脂固定,患者戴入口内后拍摄CT,根据维CT信息计算是否需要修改以及修改量,然后对导向套管进行修改使之成为最终种植模板,以此模板进行种植手术。结果:以维CT信息引导下种植模板为种植体植入和修复提供了客观依据,取得了较好种植效果。结论:含有维CT信息口腔种植模板制作简单,定位精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CT 种植模板 制作 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对修复前、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渡义齿与永久义齿两者间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总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均优于修复前及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患者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磨耗伴有牙列缺损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修复手段。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牙合]垫
  • 简介:口腔癌亚洲地区属于高发生率癌症疾病,而口腔鳞状上皮癌又是其中最主要癌症类型。临床上针对此癌症之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对于口腔鳞状上皮癌发生机制研究有助于临床上新疗法开发。以蛋白质二度空间电泳分析方式找出癌细胞异常表现蛋白质,并以之作为标的进行细胞实验,以确认该异常蛋白质表现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发生之相关性。

  • 标签: 口腔鳞状上皮癌 标记蛋白质 蛋白质体学 效能 癌症类型 以手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