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氧化锆陶瓷及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为临床选择核瓷材料及其颜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aalpha饰瓷材料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4颜色的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4颜色的氧化锆陶瓷、3颜色的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率.结果: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的透射率范围为1.434%~3.843%,氧化锆陶瓷的透射率范围为0%~0.587%,EmpressⅡ的透射率范围为5.620%~6.665%.结论:在3牙科瓷底层材料中,EmpressⅡ铸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好,渗透氧化铝材料透射率较差,渗透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差.

  • 标签: 全瓷底层材料 牙科 IN-CERAM 计分 临床选择 对照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水门汀对瓷冠微渗漏和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80个离体磨牙被分成2组,其中一组准备制作Procera瓷冠,而另一组准备制作金瓷冠。用标准方法制作基底冠,每组在分成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树脂加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水门汀粘接组。在进行微渗漏实验之前对样本进行热循环,然后切片。用traveling显微镜评估边缘适合性。结果发现水门汀的类型和微渗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76%的Procera瓷冠和90%的金瓷冠基底存在明显的微渗漏。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时.49%的Procera瓷冠和66%的金瓷冠基底达到0级的微渗漏等级: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时,34%的Procera瓷冠和96%的金瓷冠基底显示0级的微渗漏。ProceraAllceram基底平均边缘间隙(54μm)显著大于金瓷冠(29μm)。

  • 标签: Procera全瓷冠 边缘适合性 微渗漏 粘接剂 玻璃离子水门汀 磷酸锌水门汀
  • 简介:目的建立面神经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面神经爆炸伤特点及相关的全身反应.方法麻醉下分别在距面部7、10、15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同侧咬肌或颈部以模拟破片致伤.观察动物伤情,并取材检测面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7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l0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并由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单纯爆炸、15cm处爆炸复合面部破片或10cm处爆炸复合颈部破片致伤时,局部伤情均较轻.随着创伤的恢复,面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恢复.结论采用距爆源10cm,咬肌切线伤的致伤条件能最好地模拟爆炸条件对面神经的致伤作用,这种致伤条件接近实战情况,并利于伤后长期观察面神经创伤的预后和转归.

  • 标签: 爆炸伤 破片 切线伤 面神经
  • 简介:目的:比较两瓷系统与金-铂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Crown,PFM)的边缘适合性,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个右下第一磨牙的标准预备体石膏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制作IPSe.max,VITAIn-CeramZirconia和金-铂合金PFM全冠修复体,树脂粘接剂粘固后,200倍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冠边缘间隙大小。结果:三组材料制作的修复体边缘间隙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8.6,P〈0.05),边缘间隙由小到大依次为IPSe.max,金-铂合金PFM,VITAIn-CeramZirconia。并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Se.max瓷修复体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后,边缘适合性良好,优于传统的PFM修复。瓷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全瓷 边缘密合性 PFM全冠 树脂粘接剂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显示下牙槽神经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分别于下牙槽神经离断前后进行磁共振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薄层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磁共振成像图像重建显示下牙槽神经情况。结果磁共振成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下牙槽神经离断前后情况。结论磁共振图像重建可以清楚的显示的下牙槽神经.对临床上判断下牙槽神经状况及术中保护下牙槽神经有较大指导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下牙槽神经 下颌骨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Beagle脂肪基质干细胞(dogadipose-derivedstromalcells,dAD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成骨细胞,为口腔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Beagle皮下脂肪组织,剪碎,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鉴定其来源及干细胞标记并向脂肪、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该细胞波形丝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成脂诱导后,经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内脂滴的积累;成骨诱导后,ALP、钙结节、骨钙素、Ⅰ型胶原均阳性表达。结论:Beagle脂肪组织中存在着具有能分化为脂肪、成骨细胞的脂肪基质干细胞,此脂肪基质干细胞可作为口腔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脂肪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培养 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氯化镧对植入实验颌骨自体骨缺损区的组织工程骨成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成年杂种9只。从股骨抽取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并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以5.564μg/ml的氯化镧(La^3+)干预第三代BMSCs并将其与猪脱钙冻干骨(fdDBM)复合,体外培养7d后植入实验颌骨人造骨缺损处(2cm×1cm×0.8cm),另设BMSCs加fdDBM、fdDBM及空白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后处死实验获取颌骨标本并加工处理作形态学观察及X线骨密度分析。所得数据用SAS6.12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BMSCs与fdDBM复合回植3个月后实验骨缺损能完全或大体为新生骨修复。La^3+干预组回植区新生骨的密度值较高.但与对照组的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植6个月后BMSCs加fdDBM与单纯fdDBM回植区新生骨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二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564μg/ml浓度的氯化镧对回植入实验人造颌骨缺损处的组织工程骨成骨作用无明显负面影响。

  • 标签: 氯化镧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骨 冻干脱钙骨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比格自体牙移植术后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探究移植牙的牙周组织修复机理.方法选择1只8月龄比格,左侧下颌前磨牙区为受体区进行前牙自体牙移植.术后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1号移植牙(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位)牙周间隙明显缩小,根尖周可见小范围透射影像,牙颈部有外吸收影像;2号牙(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位)根管内上1/3部分出现牙根内吸收.术后2个月X线片表明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良好,1号牙外吸收影像稍增大,2号牙内吸收影像未见扩大.组织学HE染色切片可见根尖部有纤维束形成,但在牙颈部、髓腔和根尖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牙周膜愈合较好,但牙齿拔除时要注意减少牙颈部的机械性损伤,移植后牙髓治疗的时机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要素之一.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组织学 牙周膜愈合 炎症
  • 简介:Procera瓷系统是为前牙和后牙区的单个牙修复体而研制的。另外,还可制作Branamark种植系统中CereOne基台无金属的上部结构,或经预备的氧化铝基台(CerAdapt)上的冠。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系统制作的Procera基底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经调磨与基底冠相适应的烤瓷贴面可满足极高的美观要求,且耐磨耗,具有对牙周组织和种植体周围组织无炎性反应的理想的表面结构。本文意在提供一个科学研究、临床应用、技工室制作过程和病例报道的概述。

  • 标签: Procera全瓷系统 种植体 制作 氧化铝基台
  • 简介:从事口腔医疗服务的口腔医师可分为口腔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两部分,口腔科医师与口腔科医师有鲜明的特色,是口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为民众的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口腔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很少。本文对口腔科医师进行了论述,界定了口腔科医师的定义,分析了口腔科医师的特点及性质,初步论述了口腔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对口腔科医师的工作区域、服务范围及培训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腔医师 全科医师 口腔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工作 专科医师 全身健康
  •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下上颌窦内提升植骨与不植骨的成骨效果。方法:随机将6只比格(共12侧上颌窦)分为2组,A组为上颌窦内提升+即刻种植(3.5mm×8mm),B组为上颌窦内提升+Bio-Oss(0.8mL)+即刻种植(3.5mm×8mm)。利用CT、Micro-CT以及组织学评价2组术后上颌窦内和种植体周围成骨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A组术后即刻、3个月的CT数据重建上颌窦内成骨体积和密度显著低于B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均证实,A组的成骨仅在种植体周围的下部,而中部和上部未见明显骨质;而B组的种植体周围均包绕着适量骨质。2组中上部和中部新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部新骨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时仅在窦底有一定量的新骨形成,为了达到良好的术后和远期效果,建议在行内提升术时适当植入骨粉。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 植骨 成骨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创新的直接法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暂时修复体的精确性。把常规托盘做修改使患者能够完全咬合,在牙体预备前用这种改良的开放托盘制取精确的过渡印模;在牙体预备之后,将盛有丙烯酸树脂的过渡印模放回到患者口内,通过咬合使其进入已标记的印模材位置。这种压力过渡印模技术可以作为一提高暂时修复体精度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直接压力 暂时性修复方法 全口咬合 开放托盘技术
  • 简介:目的检测种植体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只Beagle,分别在种植体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 简介:目的:研制实验用活体杂种的头颅侧位X线测量片定位设备与投照技术。方法:活体杂种麻醉后俯卧于摄影台,使用德国西门子产(ORTHOPANTOMOGRAPHR10)X线头颅测量定位系统,将自制的头颅定位器与之连接,一端固定在x线定位耳塞上,另一端固定在头颅左右双侧面部的颧骨最突起处。结果:头颅定位侧位X线曝光投照,可以获取标准的活体杂种头颅测量用定位侧位影像。结论:使用特制的定位器,获取标准的头颅侧位影像,为颌面整形外科实验提供标准的测量影像。

  • 标签: 杂种犬 侧位测量片 定位器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制造年轻恒牙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并进行再生性牙髓治疗(regenerativeendodontictreatment,RET),组织学观察治疗后牙根发育情况,为进一步探寻炎症与损伤修复的关系以及RET后组织修复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3只6月龄的比格,每只双根前磨牙4颗,共12颗牙,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根尖周炎组、空根管组以及RET组,每组3颗牙。RET后3个月全麻下处死实验动物,颈静脉灌流固定,将上下颌骨取下后固定1周,pH7.2的10%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3个月。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根尖周炎组根管内可见大量免疫细胞,无新组织修复;空根管组根管内仅有纤维性修复;RET组根管内、根管壁以及根尖部有新组织形成,使根管壁增厚,牙根增长,根尖孔闭合,牙根继续发育。结论在有效根管消毒、控制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基础上,机体即能发挥一定限度的组织修复能力;RET过程中刺破出血本身造成局部适度的损伤,可能进一步激发了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利于新组织的形成,使牙根继续发育。

  • 标签: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再生性牙髓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金瓷冠和氧化锆基瓷冠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材料和方法:制作40个标准化的钢制后牙代型,随机分为4组(n=10)①金瓷组:②NobelProcera氧化锆组:③Lava氧化锆组:④VITAIn-CeramYZ组.并在其上制作后牙全冠。所有牙冠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于代型上,并沿颊舌向截断。使用扫描电镜测量间隙大小.并使用WiI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α=0.05)分析。结果:金瓷组和所有氧化锆组之间在边缘适合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轴壁的适合性没有差异(P=0.057)。各组之间牙尖和殆面窝的适合性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12.P=0.0062).在各截面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部氧化锆组的边缘适合性均小于金瓷组。Procera氧化锆组的间隙最小。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CAD/CAM系统 氧化锆 金瓷冠 Kruskal-Wallis检验 全瓷冠
  • 简介:目的:探讨即刻种植联合组织清理术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1只成年杂种,建立动物模型,行即刻种植。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3个月后进行烤瓷冠修复。修复后1个月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观察3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变化。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3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均呈现良好水平,其中,唇侧黏骨膜滑行组修复效果较其余2组差,主要与生理解剖结构被破坏有关。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及异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一次手术关闭创面,减少愈合负担,并对周围软组织形态不良影响较少。3组种植体龈沟探诊深度在修复前、后无显著差异;修复1个月后,3组牙龈指数均显著高于修复术前(P〈0.05),其中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附着龈宽度比修复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即刻种植联合周围组织清理技术对于周围软组织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取得明显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 标签: 牙种植体 即刻种植
  • 简介:目的:评价可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nHAC/CSH)植骨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外周血基质细胞(dPBSCs)从健康成年的外周血中分离得到,通过直接接触或浸提液法检测nHAC/CSH的细胞相容性。制备nHAC/CSH的浸提液,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评价材料对细胞凋亡的影响,nHAC/CSH与dPBSCs共培养后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浸提液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3天时两组细胞的凋亡比率相近,nHAC/CSH和dPBSCs共培养时,细胞伸展良好。结论:nHAC/CSH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可注射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本文对运用IPSEpress压铸玻璃陶瓷系统修复单个前牙或后牙的144个冠进行了评价。这些冠修复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8个月(平均37个月)。用Kaplan-Meier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预计成功率为95.35%。同时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冠进行评价,多数冠的颜色匹配、外形、边缘完整性、继发龋及边缘着色均达到A级。本研究结果表明,若严格遵循操作步骤,这种材料可被成功运用,尤其用在前牙区。

  • 标签: EMPRESS 全瓷冠 临床报道 牙全冠 修复
  • 简介:影响牙再植的因素众多,牙再植的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改善牙再植的预后一直是儿童牙科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牙再植的过程一般包括患牙及牙槽窝的处理、惠牙再植和固定。辅助治疗则包括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抗菌措施、破伤风疫苗的强化等。由于牙根发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惠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患牙的根面处理及再植后的固定措施有所差异。此外,还需根据患牙牙根发育是否完全、患牙根面是否有活性牙周膜细胞覆盖等对患牙牙髓进行相应的观察或处理。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 标签: 牙脱位 牙再植术 牙周膜细胞 根面处理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