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他们要求尽可能保留口腔内固有的牙齿.冠根折牙的保留及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冠根折前牙一般由外伤引起,后牙一般由牙合创伤引起.牙周储备力(牙周潜力)[1]是这种修复方法的生理基础,正常人健康牙牙周储存力为所能支持力的1倍.因此理论上讲健康牙冠折或一定深度的根折都可以修复.

  • 标签: 根折 全冠修复术 牙周术 冠折
  • 简介:孪生姐妹同下颌前突畸形一例矫治报告程丽一、典型病例:张娜、张伟,女,7.5岁,因同"地包天"而要求矫治。姐妹俩面形十分相似。追问病史,其祖父有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母诉两人幼儿时曾用奶瓶喂奶。检查:姐妹俩均是凹面型,下颌都能退至前牙对刃,均为替牙。张...

  • 标签: 下颌前突畸形 孪生姐妹 矫治方法 活动矫治器 同患 遗传性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一个下颌磨牙需要V类修复,但是没有附着龈。作者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在手术中完成了修复。翻瓣术、轻微的骨成形以及利用粘接系统进行复合树脂修复。随访一年发现,其牙龈的适应程度令人满意,修复体轮廓与牙龈组织健康也非常谐调。

  • 标签: 手术中 修复体 牙体缺损 病例报告 女性患者 下颌磨牙
  •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纤维支架设计和改良纤维支架设计的嵌体固定桥(Inlayfixedpartialdentures,IFPD)12~48个月期间的临床情况。材料与方法41个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嵌体固定桥共分为2组:第一组仅以单向纤维制作支架,共19例;第二组在单向纤维支架的基础上以网状纤维对桥体区进行了改良制作。对修复体作如下评价:颜色匹配性、边缘变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和术后敏感等情况。结果第一组中有3例分别于3个月、4个月和8个月的时候出现桥体区表层树脂与纤维支架部分分层形式的折裂,折裂率为16%;第二组中有一例在46个月后出现基牙固位体表层树脂的折裂,折裂率为5%。但两组的折裂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嵌体固定桥在颜色匹配、边缘染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术后敏感指标中达到理想的比例很高。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基线检查与最后复查的颜色匹配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别。结论改良设计的嵌体固定桥较传统设计折裂率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纤维强化 复合树脂 嵌体固定桥 纤维支架 光固化树脂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或瓷核修复无髓牙数年后的情况。材料和方法用氧化锆预成桩对87例患者,共145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牙进行全冠修复前的桩核修复:87颗牙采用直接法堆塑树脂核,58颗牙采用间接法作Empress铸瓷核。对其中52例(79颗牙)采用树脂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57.7个月)以及19例(34颗牙)采用瓷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46.3个月)成功进行了复查。结果两组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牙的美观程度也很高。采用直接法树脂核修复的79颗牙未发现失败的情况:采用间接法瓷核修复的牙有3颗分别在修复42、43和55个月后因为脱位而失败。对失访病例进行最好情况为全部成功,最坏情况为全部失败的假定后,直接法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1%,而间接法组分别为95%和53%。结论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直接修复的临床成功率显示这个方法是有前途的;而氧化锆预成桩和瓷核的修复方法其失败率明显高,且有相当高的失访率,无法得出类似结论。

  • 标签: 桩核修复 功率显示 树脂核 氧化锆 患牙 临床
  • 简介:目前,大部分美学部位缺失牙的修复是通过延期外科种植方法来完成的。但不幸的是,这种延期导致了愈合时软、硬组织的缺失,从而需要在种植同期采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锥状种植体的进展促进了预期良好的即刻种植。这种方法能够保护拔牙窝周围的骨结构。个别愈合基台的开发使保护牙槽嵴软组织,包括牙龈乳头,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为改善种植体周围美学效果而采用的软、硬组织保护技术。

  • 标签: 组织保护 理想美学效果 维护 缺失牙 修复
  • 简介:现代全瓷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美学效果、生物相容性及功能的可以替代传统修复材料的修复材料。这一系统的适应证范围较广,从嵌体到多个单位的固定冠桥,并逐渐应用于后牙区。近来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系统。而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以前,必须经过5年的追踪和临床实践。本文旨在回顾当今有关后牙区全瓷修复体的临床长期效果的文献和科学数据,并与其他替代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讨论。

  • 标签: 后牙全瓷修复体 生物相容性 陶瓷嵌体 高嵌体 长期疗效 替代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老年根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岁以上老年人284颗根龋牙,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两种材料充填治疗.结果:1年时,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总有效率分别为91.39%、77.27%、统计分析,相差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根龋临床效果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疗效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 标签: 老年人 根龋保存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充填材料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在体内使用2种不同的浓度过氧化尿素后牙齿颜色改变的程度、反跳情况和牙齿敏感程度。材料和方法对25名受试者使用10%和15%漂白剂,口内个别托盘给,共14天,上颌牙弓两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漂白剂。患者治疗后分别于3天、1周、2周、3周和6周复诊,评价颜色改变和反跳情况。用比色板、照相术和比色计评价结果。受试者自述牙龈和牙齿敏感分级为1度(不敏感)至5度(非常敏感)。结果10%漂白剂组和15%漂白剂组的比色结果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二组间牙龈敏感均数和牙齿敏感均数经统计学分析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评价方法显示,使用漂白剂2周时,10%漂白剂组和15%漂白剂组对牙齿漂白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而在6周时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牙龈敏感或牙齿敏感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浓度 漂白剂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改进弹性义齿灌注方法,提高灌注效率。方法:改不规则状蜡注道为网络状蜡注道。结果:不规则状蜡注道灌注弹性义齿不全率25.6%,网络状蜡注道法灌注弹性义齿不完全率2.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网络状蜡注道灌注弹性义齿具有成功率高,节约材料,无气泡等优点。

  • 标签: 弹性义齿 网络状注道法 不规则状注道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衬特舒软衬材料、热凝树脂、自凝树脂对全口义齿重衬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软衬材料、热凝树脂、自凝树脂对币同牙槽嵴和黏膜条件的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重衬,衬垫1年后复查。比较3种材料重衬义齿的舒适度、周位性、咀嚼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及清洁情况。结果:对于牙槽嵴或黏膜条件差的患者,软衬材料重衬义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热凝、自凝树脂重衬义齿(P〈0.05);对于牙槽嵴和黏膜条件尚好的患者,3种材料重衬义齿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衬特舒软衬材料重衬义齿稳固、舒适、咀嚼功能提高,适用于牙槽嵴或黏膜条件差的患者。

  • 标签: 义齿 全口 义齿软衬材料 重衬
  • 简介:目的:比较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7例136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可流动复合树脂(Aeliteflo)、复合体(DractAP)进行充填,2种材料又按照楔缺是否备洞分为两个亚组。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分析(ο=0.05)。结果:随访6个月时,边缘密合性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6个月、12个月评价时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4组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不论是否备洞充填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楔状缺损 牙科材料 复合树脂 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的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骨缺损 联合 种植体 患者 修复效果
  • 简介:无牙颌病人正中关系位的正确确定是全口义齿修复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确定无牙颌正中关系的方法很多,如:下颌运动轨迹扫描仪(MKG),哥德式弓法到等.这些方法虽准确,但只适用于科研和特殊病人,而传统的卷台法、吞咽法、后牙自然咬合法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理解、配合,对一些配合欠佳的病人,临床医师在确定正中关系时遇到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鼓气法确定31例病人的正中关系,取得满意效果,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无牙颌 正中关系位 鼓气咬合法 全口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拓取牙颌模型后,评价印模表面细菌含量及模型尺寸精度的变化.方法:取印模前用无菌棉拭子在志愿者前牙舌侧窝采样,而后用玉洁新消毒液漱口,3min后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于印模所对应的前牙舌侧窝处取样,4h内送检,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37℃培养48h,进行细菌定性分析.再以同一金属模型为母模,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10个印模,以超硬石膏灌模,比较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差异.结果:(1)消毒前有细菌存在,消毒后印模细菌阴性培养率为100%.(2)经测量灌制的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形变率为0.15%-0.18%.结论:结果显示从统计学和临床的观测,应用玉洁新消毒剂自体消毒印模所合成的石膏模型并不引起显著的尺寸改变.

  • 标签: 消毒 藻酸盐 印模 尺寸稳定性
  • 简介:目的:研究牙齿漂白剂增白牙齿的效果,建立用色度学分析手段研究牙齿漂白剂增白牙齿效果的方法.方法:将166名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三个实验组,经过两周的临床实验,分别用Vita比色板法和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析并比较实验前后牙面Vita色度和色差△E*ab的变化.结果:¨8名受试者完成实验,三个实验组间受试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量等基本情况方面分布均衡;两种漂白剂使用两周后,牙面Vita色度与实验前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前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漂白剂组△E*ab值相差非常显著(P<0.01),两漂白剂组之间△E*ab值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建立了用色度学分析手段研究牙齿漂白剂增白牙齿效果的方法,用该方法研究表明,两种漂白剂都具有增白牙齿的效果,并且它们增白牙齿的效果之间没有差别.

  • 标签: 牙齿漂白 受试者 效果 牙面 实验 空白对照
  • 简介:目的评价切牙断片再接时断面制备设计的效果和粘接面用粘接剂及联合用复合树脂粘接的抗折强度。方法和材料将60颗牛的切牙分成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实验组样本采用0.15mm薄片刀具,与唇面呈25°沿唇舌方向将切端切去3mm断片;2组未做更多处理,其它3组样本,分别制备成斜面向外的,斜面向内的或是内外斜面结合。5组中未做制备设计的一组仅用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复位,其它全部断片界面采用树脂-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复位。经热循环和粘接干燥后第4周,样本用通用实验机测试剪切强度。结果所有实验组观察的抗折强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抗折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全部断片再接实验组仅是对照组牙冠、牙根折断强度的1/2和1/3。结论用牙本质粘接剂与界面使用复合树脂粘接相比较,简单、方便、不改变牙齿外形。但是,这2种粘接材料都不能增加抗折强度,因此不能获得更好的固位。

  • 标签: 断牙再接 断面制备设计 粘接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根及牙周组织三种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刀切除牙龈、冠延长术和根牵引术分别对4颗、24颗和10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牙进行修复前处理,做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6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做根牵引术组病人的满意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 标签: 牙体缺损至龈下 桩核冠修复 牙龈切除 冠延长术 根牵引术
  • 简介:口腔医疗行业说到底是为病人提供口腔疾病治疗和口腔健康保健的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衡量口腔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最客观、最具体的标准,也是其效益好坏的决定因素。这种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的扩大必然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 口腔 经济效益 医疗机构管理 社会效益 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