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Ⅲ°深覆前牙缺失是修复中较常见的病例。桥体修复因缺失牙多、桥体长不易成功,或因磨除牙量大患者不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缺少基托的间隙修复困难,临床常用磨去较多下前牙来求得间隙,患者也不易接受。没有足够的间隙勉强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Ⅲ°本文通过对弯制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改良(反向法制作),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深覆 前牙 间隙 改良式活动义齿
  • 简介:上前位于面部突出位置,常因外伤而缺失,当前牙深覆[牙合]时,上下牙之间的颌间隙过小,甚至下牙的切缘咬在上颌牙槽嵴的黏膜卜,没有足够的修复空间,如果勉强去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些甚至成为不良修复体,给患者造成痛苦。我们用小平导,首先矫治深覆[牙合],取得足够的修复空间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前牙缺失 深覆[牙合] 修复 正畸
  • 简介:上前缺失在临床上较常见,传统的前牙可摘局部义齿设计需以双尖牙为基牙,以钢丝做间隙卡环作直接固位体和塑料基托修复.间隙卡环常影响美观,塑料基托厚、范围大、冷热传导性能又差且常易折断.

  • 标签: 邻间钩 铸造基托 上前牙缺失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上颌前牙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例上颌左侧中切牙缺损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残根内有金属钉.唇侧断缘位于龈下.无法保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无邻面附着丧失.CBCT显示残根根尖区无炎症.剩余牙槽骨量充足.拟行即刻种植。局麻起效后,不翻瓣.先用侧向切割钻按理想的三维方向在残根上定位并用平行杆检测方向,然后用扩孔钻逐级预备种植窝,直至倒数第2颗扩孔钻,微创拔除残根并彻底清创拔牙窝,最终扩孔钻和颈部成型钻成型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并调整至理想的三维方向。植体初始稳定性大于35Ncm.与唇侧骨板间有2mm的间隙.该间隙内植入骨替代材料后非埋置式缝合创口。种植手术4个月后复查骨结合良好,制作临时冠进行软组织塑形.待软组织成熟后个性化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修复后患者满意.定期复查。结果: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前牙缺损,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修复后6个月复查.种植体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美学效果稳定。结论:即刻种植美学修复前牙缺损成功的关键在于局部牙槽骨的完整性、种植体理想的三维方向和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延期修复 上颌前牙缺损 骨替代材料 初始稳定性 美学修复
  • 简介:目的:评估上前区单牙即刻种植及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上颌右侧中切牙冠根折裂而不能保留,微创拔牙后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1颗.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8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通过个性化取模转移,制各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及全瓷冠完成修复。结果:种植修复固位良好,龈缘水平稳定及牙龈乳头充盈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操作实施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个性化修复,有助于在上前区获得较佳的美学种植修复效果。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个性化修复 zimmer 上前牙区 牙龈乳头
  • 简介:深覆牙He危害之一是下前牙上前产生过大的水平向力,使上前唇向倾斜,切牙间出现间隙,侧面观上颌前突,开唇露齿。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对7例成人深覆He导致上前唇向飘移的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上前牙 深覆He 综合治疗 上颌 切牙 牙HE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2岁.主诉:右上前腭侧萌出.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基本对称,微笑时右上前区露有空隙(图1).2.口内检查:恒牙期,双侧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牙列中线不正,上中线右偏2mm,13低位且近中旋转,11和12腭侧异位,拥挤度为上颌5.8mm,下颌3.1mm,Spee曲线曲度4mm.前牙覆盖1.1mm,覆(牙合)1.1mm,上前牙轴唇倾.Bolton指数分析:前牙比为79.16℃;全牙比为92.35℃.(图1)。

  • 标签: 上前牙区 正畸治疗 腭侧 Bolton指数分析 成角 冠根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2岁。主诉:牙不齐。二、临床检查1.面部:颜面不对称,下颌略右偏。直面型,上颌相对发育不足。见图1。2.口内检查情况:13、23、33未萌出,73滞留,重度拥挤,磨牙Ⅲ类关系,前牙对刃。见图1。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上前牙 埋伏牙 多发 颜面不对称
  • 简介:目的探讨美学区单个上前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临床疗效。方法7例上颌单个无法保留患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当日制作并戴入临时树脂冠,6个月后复诊取模,选择合适基台制作永久金属烤瓷或全瓷修复体.最终修复体戴人后1年复诊.比较刚戴入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种植体周骨组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的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种植体近、远中周牙槽骨变化分别为(0.79±0.48)mm、(0.71±0.46)mm:刚戴人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PES值分别为(8.6±1.3)和(11.1±1.8),Walcoxon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单牙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可取得很好的美学效果,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效果随着戴人时间增长可得到改善,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即刻种植 即刻非功能修复 红色美学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上前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改善牙龈显露的程度。方法选取16例因上前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露龈笑的患者,在侧切牙与尖牙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施加100g力压低上前。治疗前后分别收集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前的根尖片、牙[牙合]模型、微笑时面下1/3照片及上前的龈沟深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低时间为(6.7±1.2)个月。(1)牙龈显露减少(2.3±0.5)mm;(2)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阻力中心点压低(2.6±0.3)mm,覆[牙合]减少(2.8±0.6)mm,切缘与腭平面的距离减少(3.1±0.7)mm.鼻唇角增加(5.4±2.9)°,P〈0.05;(3)压低结束时,上前的临床牙冠变短,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结论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改善露龈笑,但牙龈的改建速度比牙齿的压低速度慢。

  • 标签: 露龈笑 微种植体支抗 压低
  • 简介:目的:评估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在上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上前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DSD设计指导下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记录两组临时/最终修复体调改时间,采用Kay牙齿美学分类及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临时/最终修复体临床调改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Kay牙齿美学分类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美学评估,试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DSD在上前美学修复中可以帮助医技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牙齿动态美学信息,便于医患沟通,指导整个治疗流程,有效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修复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数字化微笑设计 前牙美学修复 Kay牙齿美学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深覆[牙合]患者全瓷冠修复采用舌隆突上边缘的变异设计的合理性。方法:选取36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的60颗上前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体舌侧边缘位于舌隆突上,6个月后根据改良USPHS标准复查全瓷冠。结果: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96.67%的全瓷冠在全冠完整性、边缘密合、边缘着色、颜色、外形、继发龋、牙龈等指标达到A级计分。结论:深覆[牙合]患者上前全瓷冠舌隆突上边缘的变异设计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深覆[牙合] 全瓷冠 变异设计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是否为正相关。纳入了60位20-35岁的患者(30位男性,30位女性),对其右上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软组织进行检查。使用一个带有橡皮止动片的牙髓探针和一个分辨率为0.01mm的数字化卡尺进行数据测量。获得的数据包括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结果显示,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最宽(5.54±1.09mm),中切牙次之(4.62±1.02mm),尖牙最窄(4.32±1.33mm)。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最厚(1.17±0.20mm),侧切牙次之(1.04±0.24mm),尖牙最薄(0.87±0.27mm)。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Pearsonr=0.398,P〈0.05)、侧切牙(Pearsonr=0.369,P〈0.05)和中切牙(Pearsonr=0.492,P〈0.05)区域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初步得出结论,对于20-35岁的患者,右上尖牙、侧切牙、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

  • 标签: 牙龈组织 厚度 宽度 角化 上前牙区 数据测量
  • 简介:多年来,治疗前牙缺失的方法通常是义齿修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技术的发展,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前牙缺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在于,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制作修复体效果会更好.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能增进口腔的功能和美观.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正畸与修复结合的方法,治疗28例前牙缺失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牙缺失 正畸 修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Zimmer种植体在微创拔除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与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Benex微创拔牙器械拔牙后,Zimmer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2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天博人工骨粉并覆盖海奥可吸收膜,临时冠塑型及修复,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2年,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的20颗患牙经过2年随访,成功20例(100%)。结论上颌前牙区采用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及制作临时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Zimmer种植体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上颌前牙
  • 简介:目的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AnchorageSpee'sWire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的拔牙病例的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的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的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的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从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的病例其前牙的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的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的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的转矩控制,避免其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标签: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生理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 上切牙转矩 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
  • 简介:前牙区牙齿松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见于下颌前牙。当伴随邻牙缺失时,尚无理想的修复方法。如采用常规固定桥修复,不仅要磨除大量的牙体组织,还需增加基牙数量。对下颌切牙进行牙体预备时容易露髓,并减低基牙抗力[1]。可摘局部义齿除带来不适感、牙周维护困难外,非垂直向力会加速松动牙的脱落。种植牙虽然不损伤邻牙,

  • 标签: 粘接桥 松动牙 玻璃纤维带 聚合瓷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劈开夹心植骨联合延期种植应用于上前连续缺失患者修复的效果。方法:患者女性,48岁,以“拔牙后1周,原烤瓷桥松动,要求种植美观修复上前”为主诉于我院就诊,拟行上颌右侧侧切牙、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侧切牙种植修复。在局麻下小翻瓣,用长探针探及腭侧骨板的走向后,用细引导钻在牙槽嵴顶连续定位,形成骨劈开引导沟。采用骨劈开工具沿引导沟劈开牙槽骨,并填充骨粉形成“三明治”样结构,随后关闭伤口。4~5个月后常规植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4颗(3,3mm×12mm),并同期行GBR。6个月后常规行二期手术,以临时冠诱导牙龈形态,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种植术后1年,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红肿。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前牙区长期缺牙致唇侧骨板吸收明显,牙槽嵴常呈刃状,传统骨劈开术较难保证种植体方向,而Onlay植骨创伤较大,对于上前连续缺失伴水平向严重缺损的病例,此改良骨劈开联合延期种植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修复结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术者的可操作性。

  • 标签: 骨劈开术 延期种植 上前牙 水平向 改良 应用
  • 简介: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前牙缺失 多学科治疗 病理性牙移位 龈乳头缺陷
  • 简介: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 标签: 正畸 前牙 矫治器 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