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的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疱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视网膜坏死 致病病毒 影响因素 诊断
  • 简介:近视虽是眼科常见病,却一直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M受体阻滞对于动物近视模型和临床患者都有明确的延缓近视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M受体阻滞剂 近视进展 实验研究 近视模型 常见病 控制措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制霉素搽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确诊的212例(264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采用制霉素搽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2~4周的治疗,251例治愈,其中疗程2周41例、3周183例、3周以上27例。停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复发19例,均发生在停药后3个月内。新增非治疗耳患病数13耳。复发和新增耳均采取制霉素搽灌注浸泡疗法,疗程不少于2周。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制霉素搽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较理想的外用制剂。

  • 标签: 制霉素 搽剂 外耳道 真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封闭(fibrinsealing,FS)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63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分成FS组、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和凡士林油纱条组,比较不同填塞材料的术后临床表现及远期影响。结果FS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止血效果差于高膨胀材料及凡士林油纱条组,但术后头痛及鼻腔疼痛较轻,鼻黏膜反应轻,创口愈合快,鼻黏膜上皮化快,鼻腔粘连少。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应用FS术后头痛及鼻黏膜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纤维蛋白封闭剂 Merocel高膨胀海棉 鼻出血 鼻腔粘连
  • 简介:随着锰在影像学和实验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其毒性损伤已经成为近期人们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证明,锰作为机体微量元素,堆积后的损伤主要表现于神经系统。我们从锰作为影像增强这一角度对其给药方式、机体损伤和损伤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影像增强 神经毒性 机制
  •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作为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经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假说集中与多元醇通路的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堆积、蛋白激酶C及氨基己糖途径有关。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作为统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分子,与DR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成为DR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屈光改变及屈光状态趋于稳定的时间。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患者46例54眼,术前、术后3,7,14,30,90d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翼状胬肉术后散光度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d与术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最陡径上的K值(Ks值)、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7d及以后各观察阶段之间两两比较,Ks值、最平径上的K值(Kf值)、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7d角膜屈光状态基本稳定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颈前痛及吞咽困难2d于2013年7月16日来我院急诊。患者2d前曾进食猪蹄,之后出现颈前根部梗阻感,伴咽部不适,喜进流质,易流口水。因患者自幼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平日言语表达不清,故家人未能带其及时就医。2d后上述症状加重,于我院行食管造影,结果显示:食管上段可见局部钡棉絮存留征象,双侧中下肺野支气管内钡存在(图1)。暂给予禁食、禁水、留院观察等处理。

  • 标签: 21三体综合征 食管造影 患者 钡剂 误吸 吞咽困难
  • 简介:白内障手术发展至今多已采用超声乳化术,连续环形撕囊是该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对于过熟期或是白色白内障等类型,由于在显微镜下没有红光反射,故这一步骤往往不能顺利完成,这就需要囊膜染色的辅助。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囊膜染色,为手术中染色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囊膜染色剂 连续环形撕囊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小对矫正角膜原有散光、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6-07接诊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46眼。两组均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乳化超声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为3.0mm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为1.8mm透明角膜切口。检测术前及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记录术后1d,1wk,1、3mo术源性散光(surgeryinducedastigmatism,SIA)。结果:两组术后1、3mo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mo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1、3moSIA均不断减小,且观察组术后1d,1wk,1moSI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wkSⅠt、BUT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kSⅠt、BU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0mm标准切口相比,1.8mm透明角膜切口可减少SIA,缩短角膜稳定性恢复时间。

  • 标签: 白内障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同轴 术源性散光 裸眼视力
  • 简介:目的:分析眼压控制稳定的晚期青光眼术后1a内在不同血压段时视野进展情况。方法:记录晚期青光眼眼压正常患者的舒张期血压及眼压值,并分别做视野检查,通过AGIS评分法判断病程的进展。结果:随访1a,各试验组平均随访眼压值比较无差异;各组视野受损进展率有差异,血压偏低组视野受损进展比较快。结论:低血压是晚期青光眼病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晚期青光眼患者如舒张期血压过低,视野有恶化趋势。

  • 标签: 青光眼 舒张期血压 视野
  • 简介:目的观察白三烯拮抗孟鲁司特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声导抗曲线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急性SOM患儿80例(108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56耳)、对照组38例(52耳)。2组均给予抗生素1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2周及黏液促排2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三烯拮抗孟鲁司特,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69.6%)明显高于对照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SOM的治疗中加用白三烯拮抗有助于声导抗曲线的恢复。

  • 标签: 白三烯拮抗剂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图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在高糖条件下,从海藻中萃取的新型多糖化合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异常增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和多糖化合组,空白组为正常RPE细胞培养液,高糖组为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多糖化合组为含30mmol/L葡萄糖和200mg/L多糖化合的培养液.应用MTT法测量36h内不同时间点(6,12,24和36h)高糖以及多糖化合对RPE细胞增殖影响.结果:高糖导致RPE细胞异常增殖,多糖化合组RPE的细胞异常增殖明显得到保护,与高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海藻中萃取的新型多糖化合可以明显保护高糖所导致的RPE细胞的异常增殖.

  • 标签: 高糖 多糖化合物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用改良圈匙娩核并注重粘弹应用对防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用改良圈匙娩核并注重粘弹应用对355例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三天矫正视力≥0.5者291眼达82%,脱残339眼(95.5%)脱盲315眼(98.9%)。术后角膜水肿39眼,占10.98%均在3~6天后恢复透明。后囊破裂7眼,占1.97%,前房出血4眼,占1.13%。瞳孔轻度变形10眼,占2.8%,暂时性高眼压4眼,占1.13%。结论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时,应用改良后的圈匙娩核并注重粘弹应用,就会明显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碳水化合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碳水化合及脂肪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与摄入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OR为2.161(95%CI:1.107~5.016,P〈0.001)。同样,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也与ARC呈正相关,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危险性是最低四分位数对照的3倍(OR=2.989,95%CI:1.764~5.062,P〈0.001)。总脂肪摄入量与ARC无关(P=0.778)。结论:膳食碳水化合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 标签: 年龄相关白内障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多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简称制霉菌素油)的广谱抗真菌、改善耳道内环境、恢复耳道上皮分泌及自洁功能的效果。方法以60例行真菌涂片滴入氢氧化钾镜于下检查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周为1个疗程,不得中途退出。常规清洁耳道,待耳道干燥后涂布制霉菌素油,治疗3~5次后评估患者耳道不适症状的改善、分泌物质与量的变化、上皮充血糜烂的恢复、真菌的检测分型与培养药敏变化。结果药剂分布均匀,耳内分泌易排出,患者的舒适度与上皮功能恢复改善快。结论制霉菌素有广谱杀真菌效果,合用湿润烫伤膏的油可改善耳道内环境。制霉菌素油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符合耳道生理病理治疗需求,效果良好。

  • 标签: 制霉菌素 麻油制剂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镜检 耳道自洁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修复的应用疗效。方法:将68例68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发生角膜切口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同时加用贝复舒滴眼液交替点眼,4次/d。治疗组除每日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交替点眼外,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4次/d,疗程1mo,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7,14d;1mo分别对患者主觉症状、体征、角膜切口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3,7,14d,治疗组角膜切口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消退,切口修复较快,主觉症状在短时间消退,术后1m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的早期修复起效时间短、舒适度好、安全性良好,对减少术后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及术后角膜散光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复发性翼状胬肉术 角膜切口修复
  • 简介:·AIM:Toexploretheeffectofimmunizationwithcopolymer-1(COP-1)andretinalstemcells(RSCs)transplantationoninterferon-gamma(IFN-γ)levelsinaratexperimentalglaucomamodel.·METHODS:Anexperimentalglaucomawasinducedbyargonlaserphotocoagulationoftheepiscleralveinsandlimbalplexusintherighteyeofrats.Immediatelyfollowingglaucomainduction,ratswereimmunizedwithCOP-1.RSCswereculturedandtransplantedintravitreallyintotheeyesofglaucomamodelanimals1weekpost-lasertreatment.Sixexperimentalgroupswereused:COP-1/RSC,PBS/RSC,COP-1/PBS,PBS/PBS,glaucomamodelgroup,andanormalcontrolgroup.TheconcentrationofIFN-γinaqueoushumor(AH)andserumwasmeasured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ineachofthesixgroups.Retinalganglioncell(RGC)survivalwasassessedbyquantifyingapoptosisusingHoechststaining.·RESULTS:ConcentrationsofIFN-γinAHandserumofratsthathadundergoneglaucomainductionwerehigherthanthoseofnon-inducedcontrolrats.TheconcentrationsofIFN-γinAHandserumoftheCOP-1/RSCstreatedgroupweredeterminedtobe2371.9ng/Land710.9ng/L,respectively,which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othertreatedgroups(P<0.05).Infact,IFN-γlevelsinthedualtreatedgroupwerereducedtobackgroundlevels.TheCOP-1/RSCgrouphadlowernumberofapoptoticRGCsthantheotherthreeexperimentalgroups(P<0.05).·CONCLUSION:ThereducedlevelsofIFN-γinAHandserumoftheCOP-1/RSCgroupmayberelatedtosynergisticeffectsbetweenRSCstransplantationandCOP-1immunemodulation.ItislikelythatthelowerlevelsofIFN-γpreventedRGCsglaucomatousapoptosis.·

  • 标签: GLAUCOMA INTERFERON-GAMMA RSC trans- PLANTATION COP-1
  • 简介:目的分析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应用于退翳明目汤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例初103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及干眼症状计分均低于对照组,Schirmer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3.89P〈0.05)-Ⅰ及%(。结论退翳明目汤能够有效提升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泪液分泌量,提升泪膜稳定性,消除干眼症状,促进创面上皮修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退翳明目汤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