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视疲劳的发生与融合范围的关系,及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改善LASIK术后视疲劳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120眼近视患者(.1.50--8.00D)施行LASIK手术,于术前戴全矫眼镜用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术后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30d,B组不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分别对其术后1wk;1mo行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术后融合范围均较术前减小。术后1wk时融合范围两组分别为18.58±8.91和13.45±8.8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融合范围分别为20.55±7.23和18.12±6.1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k时A组视疲劳评分3.92±1.65,B组评分5.16±2.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评分分别是1.28±0.96和1.45±0.99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双眼的融合功能下降是出现视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早期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视疲劳症状。

  • 标签: 近视 LASIK 视疲劳 融合范围 融合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防盲活动中贫困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年终检查时(距手术后最短时间为一个月,大部分都在术后三月以上)设计了一套质量评估方案,即随机、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检查,包括按8%抽查病历,2%电话随访,0.5%现场入户检查。结果2009年我省贫困白内障手术任务13000例,实际完成13308例。手术方式主要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8%的病人采取了超声乳化手术。病历抽查:93%的病历能按省卫生厅和省防盲办要求的规范执行,其中观察术后矫正视力〉0.3达91.23%,人工晶体植入率97.82%。电话随访结果是老百姓对该项工程满意率达92.30%。现场入户调查结果,对手术效果(100分)评分98.87,对政府组织(100分)等评分99.98,现场视功能检查(包括日常生活对视力的需求)评分(总分40分)37.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瞳孔变形和后发白内障。结论按一定比例,随机采取病历检查、电话随访和现场入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手术质量的良好控制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提升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知晓率,提高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掌握率低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患者的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掌握率由原来的40%提升到80%,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使眼科住院患者能正确掌握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安全地使用眼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了我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塑造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形象,激活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水 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大量糖胺聚糖堆积,导致眼球突出,上睑挛缩,复视等临床表现。根据疾病活动性,可以进行活动期与静止期的分类。目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评价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糖胺聚糖的研究,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做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细胞因子、黏附分子 糖胺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