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29岁,因外阴红肿,脓性分泌物多2月余于1998年9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于2个月前出现白带增多,尿痛,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及霉菌均阴性,给予洁尔阴外洗后无明显疗效,且尿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否认非婚性接触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外阴明显红肿,见脓性分泌物多,无疣状增生及破溃。实验室检查:尿道分泌物淋球菌镜检

  • 标签: 家庭 间接传染 性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性,远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但没有性,则生活可能变得索然无味。人类社会的延续离不开性,正如古人所云”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人是性生活的实践产物,有“性”才有“命”,同时健康科学的性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 标签: 两性健康 家庭 和谐 幸福生活 人类社会 性生活
  • 简介:本文对成人依恋理论在婚姻家庭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从研究的侧重点、使用工具的方法、研究结论的拓展三个角度,全面介绍了成人依恋理论在婚姻家庭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包括最初引入、其对婚姻家庭影响机制的探讨、以及夫妻交互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对临床实践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成人依恋 婚姻家庭 主客体互倚模型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手稿及书信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系统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系统地整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观点,并将所选取的论述,归纳成4个条目:性爱、婚姻、家庭、其它。

  • 标签: 性爱 婚姻 家庭
  • 简介:目的:揭示中职生性态度现状。方法:自编《中职生性态度问卷》,对浙江某中职学校学生匿名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5份,有效问卷应答率100%;运用SPSS11.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结果:50%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月经、遗精、自慰(手淫)等现象;近60%的认为非婚性行为应该建立在“爱情”和“双方自愿”基础上;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恋爱是向往的。结论:中职生性态度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对于极少数具有极端认识或思想倾向的学生更要加强性教育。

  • 标签: 中职生 性态度 现状调查
  • 简介:目的:为探索个体的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关系、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对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为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477名广州居民进行了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与幸福感指数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性生活的评价普遍较好,40.6%仍存在性生活困难的烦恼。与伴侣同住者的性生活质量较好,影响其幸福感的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性需求满足程度、我爱家人、家人关系、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家庭摩擦;影响不同住者的幸福感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对性生活的评价、家人关系、性生活烦恼程度、爱家人及性生活满意度;两组存在差异。结论: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途径之一在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离婚人群尤其需要家人的关注。

  • 标签: 性生活 家庭关系 幸福感 回归分析
  • 简介:报告1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并对患者家系进行疾病调查。先证者男性,40岁,自10余岁起腹股沟、腋窝反复出现小丘疹伴少量水疱,自觉微痒,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糜烂。皮肤科检查见双侧腋窝、腹股沟、肛周、双侧腘窝散在分布大量红色、褐色扁平丘疹,部分丘疹顶端糜烂。皮损病理示基底细胞上裂隙和水疱,其内散落棘层松解细胞,如倒墙砖样。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共调查家族成员4代22人,其中患者4人,呈连续垂直遗传,显示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标签: 家族性 天疱疮 家系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当前90后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现状,以便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方法:围绕择偶时对方的相貌、身体、贞洁、年龄、经济、社会地位、肤色、性格等在大一到大三的女护生中开展调查,全部问卷按照年级进行分组,采用多组卡方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女护生在“贞洁”(x2=24.91,P=0.000〈0.01)、“年龄”(x2=16.45,P=0.012〈0.05)、“经济”(x2=42.17,P=0.000〈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0后女大学生择偶观随个人喜好而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择偶观有所变化,开始考虑现实问题,走向成熟与理智。

  • 标签: 女护生 择偶观 性教育 90后
  • 简介: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为性知识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对50名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调查。结果:患者存在紧张、恐惧,担心子宫切除影响性生活、引起早衰是主要原因。结论: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应着重加强性知识的教育,术后继续加强性心理指导,同时注重配偶的健康宣教。

  • 标签: 全子宫切除 心理调查 性知识指导
  • 简介:目的调查城市居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广州市中心街头随机抽取过路行人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自填方式。结果在发出的200份问卷中,收回147份有效问卷。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3.3%,知道其传播途径的占76.2%,同时知道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的占60.5%: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率为59.2%;知道如何预防的占47.0%;对艾滋病患者持积极态度的占65.6%。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和性别。文化程度高、年轻人、男性群体和已婚者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识。结论目前,城市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还相对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应放在对女性人群、未婚人群和文化程度低者的教育上。要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以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 标签: 艾滋病 KAB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我国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我国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数据,同时帮助各群体正确认识性教育,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境。方法:随机选取8所中学共3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以上学校38名教师及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或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访,同时随机抽取20住学生家长进行相关采访。结果: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状况、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中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态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学生 性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和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事件的知晓情况,探索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经采供血传播HIV疫情较为严重的某乡全体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EPI6.0软件。结果共调查33人,有效问卷率100%。结果发现:95%以上调查对象对AIDS性传播、血液传播和传染性等问题有正确认识,而几乎50%对母婴传播和唾液、汗液、蚊虫叮咬、共用浴缸坐便等不传播HIV途径缺乏认识;80%以上调查对象了解本村血液组织者的目的、村民卖血高峰时间、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和反对卖血行为;27.3%调查对象偶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5.2%调查对象将使用过的~次性注射器丢弃或卖掉。结论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隐患,乡村医生迫切需要AIDS防制知识的正规培训,而且有望成为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核心力量。

  • 标签: 农村地区 供血传播 艾滋病 采血传播 AIDS
  • 简介: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TD),其发病率高,且逐年呈增长趋势。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笔者对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态变化作了分析并对心理疏导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尖锐温疵 心理分析 对应
  • 简介:目的:了解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这一群体的男性健康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对男性健康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回收率96.40%。56.3%外来务工男性年龄〈30岁,初中以下文化占51.4%,从事体力劳动的占38.9%。21.3%的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论: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知、态度等方面水平偏低,但迫切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的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 标签: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 简介:目的: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完善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血液检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2009至2012年度无偿献血人群HI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市无偿献血者中HIV初筛阳性率为0.12%,确认HIV感染阳性率为6.9/10万.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献血宣传和对献血者的征询,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案,降低输血风险.

  • 标签: HIV感染 无偿献血 阳性率 社会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变化情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系列宣传干预、持续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认知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6.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为51.8%。干预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多项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对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提高到63.8%(P〈0.01)。结论: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知识较缺乏,针对该人群特点实施同伴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可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建筑工人 知识知晓 干预
  • 简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性知识、性观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知识非常贫乏,缺乏获取性知识正规途径;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性观念向现代的性观念过渡;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未婚男性生殖健康促进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特区马家龙社区四个工厂的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未婚男性青年性相关知识水平偏低,大部分问题正确回答率均低于80%;(2)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开放,已有性生活体验的占被调查者的71.5%,未婚同居现象达52.1%;(3)因婚前性生活造成性伴侣意外妊娠达64.2%,造成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占46.56%和避孕失败占53.44%;(3)17.81%务工未婚男青年有过生殖道不适症状。结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提供避孕药具以减少性伴意外妊娠的发生。

  • 标签: 务工未婚男青年 性知识 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