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文拉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文拉法和氟西汀的对照研究,其中文拉法组34例(75-225mg/d),氟西汀组34例(20-60mg/d),共8周。采用漠密顿抑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后,郁文拉法与氟西汀疗效相当,没有严重副反应,但能较快控制症状。结论文拉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莱,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文拉法辛 治疗后 氟西汀 抑郁症 对照研究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文拉法和舍曲林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CCMD-3癫痫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文拉法和舍曲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组显效率为83.3%,舍曲林组的显效率为76.7%。两者疗效相当。舍曲林组有2例引起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而文拉法对癫痫无明显影响。结论文拉法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舍曲林 癫痫性抑郁障碍
  • 简介:目的:评估医学院校成教与本科的人格特征表现与差异。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成教及本科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教与本科生在N、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生全体与女生全体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教男生与女生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本科男生与女生在P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教与本科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医学院校 成教生 本科生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目的观察文拉法合并氟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平均分为研究组(文拉法加气氮平)和对照组(安慰剂加氟氮千).分别讦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阴性因子分值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文拉法合并气氮平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并且副作用少。

  • 标签: 文拉法辛 氯氮平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因子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联合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针对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联合多虑平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多虑平,疗程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为88.57%,对照组为6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增加,且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联合多虑平治疗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多虑平抗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多虑平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实习护培养效果差的原因,探讨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在临床施教实践中提出了:职业道德培养、锻炼沟通技巧、灵活多样方式教学和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实践操作及急救能力的培养的五个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护掌握了规范的基本临床技能及正确的护理操作要点,提高了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结论实行的这五个改进方法,适合临床实习护的培养与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护生 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首次比较准确地评价在读研究群体罹患精神疾病情况,同时对其患病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办法对828名研究进行精神疾病调查,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性别等6种因素对研究神经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精神疾病患病率11.47%;研究最常见精神疾病是神经症(8.57%)、心因性障碍(1.81%)和人格障碍(0.60%);研究神经症最常见亚型是强迫症(3.50%)、神经衰弱(2.66%)和恐怖症(0.72%);男生(OR=2.53)、非独生子女(OR=2.32)和工学专业(OR=2.20)是研究神经症的危险因素,医学专业(OR=0.40)是保护因素。结论:有1/10以上的研究患有精神疾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高度重视;研究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有群体自身的特点。

  • 标签: 研究生 精神疾病 调查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本科男护择业心态,了解影响择业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为稳定本科男护的职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即将毕业的22名本科男护参与专题小组讨论。结果:22名本科男护中l6名选择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影响本科男护择业的有利因素包括性别优势、医院部分认可、体力充沛、新兴专业有发展前途。阻碍因素包括社会责任大,社会地位低,认同感差,实习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人际关系范围窄,就业范围受限以及其他同业人员转行的影响。结论:应针对本科男护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强化临床护理教育者的教育信念,实习中增加倾向科室实习的时间,轮转中相对定位,增加男护参与其他职业的知识储备及机会,发展护理专业。

  • 标签: 本科 男护生 择业心态 定性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本科对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的看法及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具体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本科专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研究培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0份,118人(98.3%)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24人(20%)曾经参加过系统的临床研究,113人(94.2%)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34人(29.1%)认为应该将临床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2人(35.0%)认为应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另有34人(29.1%)认为应设置为系列学术讲座,只有8人(6.8%)建议设置为多媒体自学形式。结论本科教育阶段对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的需求较高;临床研究方法培训内容设置应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

  • 标签: 临床研究 调查 教学
  • 简介:目的:了解男性护理硕士研究学习动机的特点,为高等护理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纳入8名男性护理硕士研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就业生活型、求知型学习动机是男性护理硕士研究主要学习动机;报答型、成绩目标型、消极回避型学习动机是次要学习动机;社会奉献型学习动机偏低。结论:高等护理教育须根据男性护理硕士研究的学习动机分布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以完善高等护理教育相关机制和内容。

  • 标签: 学习动机 护理 护理教育 内容分析 研究生 男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自信心、进取性等特点及关系。方法采用“自信心自测”和“进取性测验”对856名高职进行自信心、进取性测评。结果①高职97.7%的人有自信心、32.2%的人进取性很强或较强。②男生、理工类学生的自信心高于女生、艺术类和文史类学生。⑧统招生、母亲文化程度中等、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一、三志愿的学生的进取性强于封口、母亲文化程度高和低,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二志愿的学生。结论高职自信心在性别、专业,进取性在生源性质、母亲文化程度、报考高职院校是第几志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高职生 自信心 进取性 文化程度 报考志愿
  • 简介:目的探究沙洋师专优秀特困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合学校的优秀特困资助计划。结果师专优秀特困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相反其敌对因子(F6)却显著好于其他同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方面。结论约9.1%的师专优秀特困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优秀师专特困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差;贫困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特困生 心理健康现状 优秀 师专 探究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对临床护理教师的行为评价,找出目前临床护理教师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所三级甲等和2所三级乙等教学医院的35名临床护理教师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师生关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35名临床护理教师中13名为优秀,优秀率为37.1%;22名为良好,良好率为62.9%,无一般、较差、很差。护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3类行为评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临床护理工作、师生关系、教学组织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工作总体上值得肯定,但教学组织能力相对存在不足,有待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行为 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在开设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前的学习需求。方法:对107名护进行调查,采用百分率分析数据。结果:在开设课程前,对护目前英语水平、对护理专业英语的认识、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的目的及想要达到的目标、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解。结论:分析护的学习需求,达到了改进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需求分析 护理本科生 调查
  • 简介: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整形外科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对于整形外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文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整形外科临床型研究的带教方法。方法作者回顾了整形外科研究所以往在培训进修及研究方面的临床带教经验和体会并进行分析,总结了6条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①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与读书报告;③手术带教;④学术活动;⑤技能培训;⑥专题授课。结果为了提高临床型研究的带教效果,将以上6种带教模式进行综合运用。结论我科作为整形外科研究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其中以临床型研究所占比例最大。本文的6种带教方法切实可行,将会对临床型研究的带教起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整形外科 临床型 研究生 带教
  • 简介:目的为探讨我院贫困的抑郁状况,了解我院贫困的心理特征,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方法釆用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使用了SDS抑郁量表,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的问卷,对我校280名贫困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与210名非贫困进行比较。结果贫困的总体抑郁倾向显着高于非贫困(P<0.05),社会支持分显着低于非贫困(P<0.05).抑郁倾向与社会支持、自尊程度均显着负相关(P<0.01);贫困的抑郁倾向表现特征复杂:自卑、依赖、窘迫感等。结论高校应及时了解贫困的心理现状.并釆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努力形成一个包括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

  • 标签: 贫困生 抑郁状况 心理状态 心理教育 社会支持 经济资助
  • 简介:随着神经科系统各科室同国外的交流学习日益密切,各学科发展随之细化,亚专业的出现成为必然,每个临床科室可以分成两个甚至多个专业组,在这种临床科室发展的扩大化和细分化的背景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模式,值得临床教师思考,而合理的培养模式应是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

  • 标签: 神经科 临床 研究生
  • 简介:如何造就高素质的神经外科医生,是神经外科研究培养工作的前提.结合自己做过研究和现在做研究导师的双重经历,对研究的素质教育、外语和计算机的水平要求及专业临床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做进一步的阐述.

  • 标签: 临床研究生 素质教育 能力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专业本科对专业认可度、满意度及就业前景评价,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和2008级护理专业本科60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对护理及其专业性质的理解尚不够清楚;各年级普遍对专业认可度比较低,年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4级与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护之间对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对护理教学总体评价较好,对护理就业前景不乐观,学校教育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可度、满意度及就业前景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专业认可度 就业前景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护毕业论文进行指导。方法:按文献内容分析法分析医院2006-2009年护理本科论文开题的一般资料。结果:护论文开题存在选题、查新、设计和报告等方面问题。结论:应加强护论文开题指导,确保护论文质量。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论文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