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院科级随访体系,实行门诊-住院-出院患者全程随访;搭建沟通桥梁,和谐医患关系,持续改进医院工作质量。方法:设立院级随访站,健全随访制度、流程,制定专科随访常规;指导科内随访团队建设,落实患者随访;统筹安排,构建一个院科级、上下联动、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随访体系。结果: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共有效随访患者17万余人次,收集意见上千条。结论:院科级随访体系规范了患者随访工作,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能力,更好地履行了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 标签: 随访体系 健康教育 持续质量改进 医患关系
  •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复发率较高的病症。临床常表现为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同时伴随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有关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还在不断增高。青少年抑郁症正在威胁青少年健康,阻碍青少年发展,所以需要提高对抑郁症控制重视。青少年抑郁症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同时还伴随认知功能减退、躯体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水平,给家庭、社会、医疗带来负担,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够缓解抑郁症状。叙事心理治疗也能够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种方法结合治疗,治疗效果将会大大增强。

  • 标签: 氟西汀;叙事心理;青少年抑郁症
  • 简介: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西汀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2组总体疗效相当,显效率分别为82.3%和75.6%.但2周末时HAMD评分及减分率、HAMA评分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西酞普兰起效较快.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能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

  • 标签: 西酞普兰 氟西汀 老年抑郁症
  • 简介:目的评价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文拉法辛和西汀的对照研究,其中文拉法辛组34例(75-225mg/d),西汀组34例(20-60mg/d),共8周。采用漠密顿抑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后,郁文拉法辛与西汀疗效相当,没有严重副反应,但能较快控制症状。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莱,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文拉法辛 治疗后 氟西汀 抑郁症 对照研究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桂利嗪联合针刺与常规盐酸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insuf-ifciency,VBI)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VBI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38例)、观察组(37例),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针刺治疗,选取双侧风池、'供血'穴、中渚及合谷、太冲,每日针刺1次,9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组均治疗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优于对照组81.1%(P<0.05).结论盐酸桂利嗪联合针刺治疗VBI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盐酸桂利嗪治疗.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针刺疗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目的比较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伏沙明有效率为70.2%,与氯丙咪嗪60.7%相近,者无显著差异.伏沙明不良反应发生率36.7%,明显少于氯丙咪嗪75.0%.者有明显差异.结论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 标签: 氟伏沙明 氯丙咪嗪 强迫症
  • 简介:在2010年7月28日召开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监测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调查与评价处处长徐玲说,受卫生部委托,该中心将开展医改年度评估工作。预计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方案设计,于2011年4月完成现场调查,2011年7月至8月完成分析报告。据介绍,此次评估也是对我国医改工作的中期评估。

  • 标签: 中期评估 医改工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现场调查 国际研讨会 信息中心
  • 简介:OSA是常见多发病,虽然中重度OSA患者,PAP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但患者对PAP治疗的依从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对于不耐受PAP治疗者,有没有有效的替代治疗呢?Strollo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上气道起搏,也就是电刺激疗法,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OSA患者 治疗方法 常见多发病 电刺激疗法 PAP 临床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组在针对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多虑平,疗程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为88.57%,对照组为67.6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增加,且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治疗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多虑平抗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多虑平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养血清脑颗粒+盐酸西汀联合治疗(治疗组)和单纯盐酸西汀治疗(对照组),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48.7%对47.1%)和总有效率(79.4%对76.5%)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HAMD总评分和各项目评分也无显著差异。组之间的睡眠障碍项目评分在第2周时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2个项目评分在第2周和第4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西汀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某些症状,优于单用盐酸西汀。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盐酸氟西汀 卒中后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倚特点及盐酸西汀分散片对其注意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治疗8周前后予不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测试。选择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反应时及注意偏向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F=7.168,P=0.009),经过8周治疗后有明显的缩短(F=5.732,P=0.031),但比正常对照组长(F=5.194,P=0.036);实验组治疗前对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注意偏向分明显高于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分(P=0.001),治疗8周后,该注意偏向分明显降低(P=0.012),但比正常对照组长(P=0.027)。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倚,盐酸西汀分散片对这种偏倚可能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偏倚 点探测任务 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简介: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氯哌啶醇肌肉注射或氯硝西泮肌肉注射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兴奋躁动症状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根据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项目中P4(兴奋)、P7(敌对性)、G6(抑郁)、S1(愤怒)、S2(延迟满足困难)和S3(情感不稳)的因子分,将兴奋性精神分裂症123例,分成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组均为41例,分别给予哌啶醇肌肉注射、氯硝西泮肌肉注射、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利培酮治疗,采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哌啶醇肌肉注射合并利培酮组有效率90%。显效率80%。氯硝西泮肌肉注射合并利培酮组有效率85%,显效率73%,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利培酮组有效率90%,显效率85%,均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仅表现为头昏、头痛等副反应。结论:氯哌啶醇肌肉注射合并利培酮、氯硝西泮肌肉注射合并利培酮、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利培酮均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并少有副反应。

  • 标签: 利培酮 氟哌啶醇 针剂 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设计,10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西汀治疗组,治疗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疗效,意向治疗分析法(IntenttoTreatAnalysis,ITT)处理研究数据。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按照末次观察推进法(LastObservationCarriedForward,LOCF)处理缺失值。结果治疗8周脱落率艾司西酞普兰组低于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21%:41%,χ^2=4.82,P〈0.028);完成8周疗效观察的病例,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0.3%;西汀组有效率86.6%,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282,P=0.673);ITT分析显示组8周时疗效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西汀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西汀。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老年期抑郁症 治疗
  • 简介: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曲酶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曲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 标签: 酶制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去纤维蛋白原 临床药物 促凝血作用 药理学机制
  • 简介: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烟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文献报道较少且病因不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例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外科治疗
  • 简介:为了维护本刊的声誉,特就一稿投问题的处理规定如下:1.凡属原始研究的报告,同一语种一式份投送的文稿,或篇文稿在文字表述不同,但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投稿到不同杂志均属一稿投。此类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章和新闻报告类等。

  • 标签: 一稿两投 启事 文字表述 防治指南 诊断标准 文稿
  • 简介:目的建立体外磷酸盐缓冲溶液(PBS)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卡氮芥(BCNU)微球药物浓度的高效液色谱分析方法,并用此法研究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ODS2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流速1.0ml/min,紫外光检测波长237nm。结果BCNU在0.005—0.35μmol/ml范围内呈线性(r=0.9992),最低检测下限为0.005μmol/ml。采用低、中、高浓度(0.03、0.1、0.3μmol/m1)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3.33%、101.43%和102.04%,日间及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4%和〈1%。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PLGA缓释BCNU时间可达3w以上。结论本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缓释BCNU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 标签: 聚乳酸/羟基乙酸 卡氮芥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释放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组,分别给予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患者的副反应严重程度,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一74)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末时,帕罗西汀与西汀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者相当,帕罗西汀副反应少于西汀。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相比,帕罗西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均非常明显改善(P〈0.01)。而西汀除对心理功能有部分提高外,对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帕罗西汀组与西汀组相比,帕罗西汀更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氟西汀 帕罗西汀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