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了所选监测点井水中的含量,测得该地区的38口井的井水含量都超过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井水含量在1.0mg/L-2.0mg/L,占10.5%,含量在2.0mg/L-4.0mg/L,占23.7%;含量大于4.0mg/L,占65.8%。在内蒙的104个8-12岁的儿童中,尿含量在1.08mg/L-22.99mg/L,尿的平均含量为6.88mg/L,在天津的105个8-12岁的儿童中,尿含量在1.08mg/L-22.99mg/L,尿的平均含量为6.88mg/L,儿童尿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尿氟 测定 地氟病 井水 饮用水
  • 简介:筛选出了三种民用燃煤固剂,固效率:石灰>电石渣>碳酸钙。煤中加入15-20%石灰、碳酸钙代替量等量粘土,不影响燃煤发热量。在北京中毒山区进行了种炉型(铁炉、地炉)种型煤(蜂窝煤、煤饼)、不同地区煤中加入不同比例固剂,进行固效率实验。当煤:土:石灰/3:0.5:0.5时,北京、湖北秭归县煤的固效率分别为91.2%、89.6%。

  • 标签: 燃煤 固氟剂 固氟效率 氟中毒
  • 简介:三台县饮水氟化物均值为0.36mg/L,95%的上限0.65mg/L。调查小学4年级学生3408人,患斑牙353人,患病率10.30%。饮水氟化物于斑牙患病率无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系数r=0.143,<rs界值(0.457),P>0.05。调查小学、初中学生3379人,患龋齿826人,患病率24.45%,饮水氟化物与龋齿患病率无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系数r=-0.526,<rs界值0.05(-0.666),P>0.05。年龄与龋齿患病率呈高度负相关,直线相关系数r=-0.928,>rs界值0.01(-0.708),P<0.01。

  • 标签: 饮用水 氟斑牙 龋齿 相互关系
  • 简介:三台县饮水氟化物均值为0.36ml/L,95%的上限0.65mg/L,调查小学4年级学生3408人,患斑牙353人,患病率为10.30%。饮水氟化物与斑牙患病率无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系数r=0.143,小于rs界值0.05)0.457),P〉0.05。

  • 标签: 饮用水 氟斑牙 三台县 水质监测 患病关系
  • 简介:儿童斑牙患病率是中毒研究工作中最简单、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了解改水降12年后,疫区儿童斑牙的消长趋势。2004年10月我们对724名在校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氟斑牙 氟12 儿童 改水 2004年10月 研究工作
  • 简介:研究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固微萃取(SPME)方法,得到了水中有机物的SPME最佳萃取条件:水样调pH<2并用NaCI饱和,在室温下直接萃取30min。气色谱/质谱分析时,纤维探针在280℃脱附2min,所建立的方法适于快速,方便地测定饮用水中的有机物,不需浓缩和预处理。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饮用水 有机物 测定
  • 简介: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纯净水、直饮水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中,走进学校、工厂机关,给人们带来便利。因为水的纯净,口感也更好,同时也避免了因为水的污染而带给人类的一些疾病。但也有学者提出,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着从的生理与病理作用方面来论述,因为有报道,人体内的来源8096是来自饮水中。

  • 标签: 毒理作用 生理 综述 机体 纯净水
  • 简介:电极连续加标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氟化物,以微机编程处理数据,不仅提高了痕量测试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该法繁琐的计算问题。

  • 标签: 饮用水 量氟 微机编程 连续加标法
  • 简介: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具有快速,操作方便,设备仪器简单等优点,其原理是电极中的氟化镧单晶对离子产生选择性的对数响应,电位差随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改变而变化,电位变化符合能斯特(Nernse)公式,根据电位差求出离子浓度。

  • 标签: 电极法测定 植物表层氟 植物监测
  • 简介:用氢氟酸和氟化钠处理玻璃作为酒厂制作磨砂瓶的一种工艺,不合理的排放废水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带来了极大污染。用组合试剂法很难直接测定被污染水中的高浓度氟化物,本实验采和扫描法者测定,当加入组合试剂时,根据其褪色反应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确定污染水中氟化物的浓度。研究表明,当污染地区水中氯化物在0-1.5mg/L、1.5-30mg/L及30-400mg/L时,加入组合试剂反应后,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2nm、563nm。472nm。该方法解决了以往由于氟化物浓度过高而无法确定其稀释倍数的问题,也为快速测定饮水型中毒地区水中氯化物的浓度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扫描法 测定 污染区 氟化物 饮用水
  • 简介:本文采用气固平衡顶空进样技术对壁纸中的氯乙烯单体含量进行测定,消除了DMF(DMAc)的杂质干扰,简化了分析过程。其检测范围0.05—2.0μg/ml。当浓度为0.5μg/ml、1.0μg/ml、2.0μg/ml(n=4)时,相对标准差(RSD%)为3.02%、2.45%、4.80%,平均回收率:95.67%、l04.15%、96.37%。

  • 标签: 壁纸 氯乙烯单体 顶空气相色谱法 气固平衡 色谱 室内空气
  • 简介:一空气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大气或居住区大气中空气污染物的卫生标准”、“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和“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合理布局工业企业,改善厂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居住区大气环境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标准体系建设 空气卫生 预防性卫生监督 大气环境 卫生标准 卫生防护距离
  • 简介:三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电子工业,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中枢神经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对心、肝、肾也有毒性作用。我国现在尚没有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的卫生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研究了用采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的方法。

  • 标签: 三氯乙烯 室内空气 气相色谱测定 中枢神经 毒性作用 麻醉作用
  • 简介:采用种不同的方法对新装修的室内甲醛污染物进行检测,以了解室内甲醛污染的现状,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甲醛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种检测方法的甲醛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室内甲醛 检测方法 比较
  • 简介:目的建立便携式气色谱法快速测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方法。方法液体外标法配制校准气,内置预浓缩器预浓缩后进样,毛细柱分离,微氩离子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在柱温100℃,柱前压16PSI条件下,苯与空气中的其它共存污染物分离效果良好,分析周期为6min:在浓度0.0440、0.176、0.879mg/m^3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4%、3.43%、2.98%;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440-0.879mg/m^3,r=0.996,在选择的条件下最低检出浓度为0.023mg/m^3;与标准方法相比,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便携式气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分析周期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室内空气 快速测定 便携式 最低检出浓度 相对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