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80例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28.72±9.36)分,批判性健康素养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08±0.85)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学历、心功能分级以及社会支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尤其是批判性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社会支持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对年龄较大、农村、学历较低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重点关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失眠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施治。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心力衰竭加重等较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施治,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最大程度降低恶性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保护心脏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右佐匹克隆 慢性心力衰竭 失眠 疗效
  • 简介:目的对ICU病房及各科需使用呼吸机治疗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和转归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使用有创性呼吸机治疗的全部226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两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治疗后的转归。结果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9.1±19.3)d,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106例,机械通气时间为(5.4±10.9)d,P=0.038,前者死亡率为50%,后者死亡率为21.3%,P〈0.005。结论与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相比,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死亡率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观察心理因素封慢性乙肝患者的作用。方法封慢性乙肝患者进行SCL-90及EPQ测试。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SCL-90其余因子分明D9Q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自费组患者除强迫、敌意外,其余7个因子分明顾高于公费组,EPQ测试中,慢性乙肝患者的神经质分明D9Q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状况 心理卫生 神经质
  • 简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最早报道于1857年,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然而有关CSDH产生和演变的机制至今不能诠释,临床上也缺乏统一的手术模式,再次手术率一直较高。

  • 标签: 临床路径 慢性硬膜下血肿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客观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估主观睡眠质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86±7.49)分和(57.32±8.5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35.97±5.17)分和(36.48±4.30)分,P〈0.01;与健康人群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Ⅰ期睡眠(S1)、Ⅱ期睡眠(S2)、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相(REM)、睡眠效率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睡眠潜伏期(SL)、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或增多,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分别为(14.32±1.51)分和(31.53±5.83)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0.27±1.17)分和(24.41±4.04)分,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慢性乙肝 焦虑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为有效控制COPD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就诊时间编号,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与不同方法的宣教及心理护理。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症状自证量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考评分析。结果:1年后,患者各观察项目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各观察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药物治疗依从性等因数,除生理功能外,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戒烟情况,研究组为96.67%,对照组为39.29%。结论:家庭干预可有效控制COPD患者病情进展,提高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8月份为界限,之前治疗的42例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的影响和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总体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同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苏州市民康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作业疗法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的PANSS总分、睡眠状况评分与SSPI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睡眠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

  • 标签: 作业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睡眠 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另选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往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肺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临床护理 个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改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后对心功能和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对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进行针对性改善。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焦虑(SAS)分数、睡眠障碍分数(SRSS)分数均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其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各维度分数获得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焦虑 睡眠质量 心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2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会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慢阻肺 呼吸衰竭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升整体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9)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n=49),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后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提升生命质量、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整体护理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单县李新庄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息、咳痰、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0min和无法入睡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盐酸氨溴索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收治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AIS评分)及治疗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的AIS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评分持续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相对更好,在本类老年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治疗效能感
  • 简介:《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是以护理专家为主,依据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编制的我国第一部有关急性心力衰竭(AHF)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该指南从筛查分诊、程度识别、治疗监测、患者教育、出院随访等方面入手,系统地阐述了AHF的护理管理规范,并以推荐意见、流程表等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该指南将为AHF临床护理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意见。本文对其编制过程及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推动我国AHF护理实践的进步。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实践指南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2日至2018年1月24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观察组)和同期的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再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MoCA评估结果分为无认知障碍组和认知障碍组。将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认知障碍组的血清Hcy、血脂水平均与无认知障碍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风险因素;高Hcy、高脂血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oCA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脂代谢异常是导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认知损伤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血清HCY 认知功能 血脂水平
  • 简介:目的:探究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2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埋藏式三腔起搏器 心力衰竭 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心功能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