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道出了护理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护理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整体护理 七分护理 护理工作 医疗工作 医疗市场 医疗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方法对3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胸腔镜检查,并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引流3d拔管,与常规抽胸水检查方法比较阳性率、诊断率,观察胸膜固定疗效不良反应。结果①常规方法阳性率71.0%,诊断率35.5%,确诊率19.4%,而胸腔镜阳性率、诊断率、确诊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2例,无效(PD)4例,完全缓解率67.7%,总有效率83.9%,4例出现胸水复发,复发率19.0%,无持久性疼痛、大出血、心律失常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不仅能准确诊断恶性胸膜疾病,还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检查与治疗一次完成的优势,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初始治疗方法。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恶性胸腔积液 多部位胸膜钳夹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对所采取治疗模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阶段(60-69岁和≥70岁)将178例接受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103例)和B组(75例)。分析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疗效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69岁、雌性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转移阳性是术后采取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年龄在60-69岁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宜采取辅助化疗,≥70岁的乳腺癌患者可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

  • 标签: 老年患者 乳腺癌 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知信行模式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增加,疼痛评分和镇痛药量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入睡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较术后1d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的相应项目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镇静和睡眠。

  • 标签: 肺肿瘤 知信行干预 术后疼痛 睡眠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癌症病人,除身体的病痛外,心理压力造成的痛苦,使他们不能正常生活。患了癌症后,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我们根据五年来的临床观察,对癌症病人从就医、确诊、治疗到死亡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做了详细的调查观察,其中大多数病人都不同程度的伴有情绪障碍。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已确诊为癌症的住院病人,

  • 标签: 癌症 心理变化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注方法。由于导管、敷贴胶布等相关因素会导致接触性皮炎,不仅影响导管的使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医疗负担,故临床护理中需要提高对接触性皮炎的认识。本文系统阐述PICC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的情况;对PSQI≥7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并观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睡眠不良者141人,占70.5%,PSOI评分为11.62±2.17,睡眠良好者59人,占29.5%,PSOI评分为3.54±1.16,两组的PSO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睡眠不良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后,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OI评分为9.41±2.03,与未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噪音是影响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睡眠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肿瘤患者 睡眠障碍 干预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前、术后2周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9.8±7.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7,P﹤0.01)。对照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1.2±6.7)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肺癌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近年来,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日益受到医务人员重视,术后科学规范地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时机、方法护理要点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自1993年8月以来,我科共收治了1018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年龄在60~84岁者537例,占52.75%。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一般需50天左右,加之疾病的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变化较大。我们针对老年患者在放疗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护理 治疗
  • 简介:本文就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复苏期舒适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胸部肿瘤 术后 复苏期 舒适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技术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经腹壁和阴道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施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60例,术后经腹壁和阴道引流各30例,针对两种引流方式的不同特点进行护理。结果在注意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引流量,加强基础护理,及时对症处理等相关护理问题后,两种引流方式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方式,常常由医生根据术中情况而定,虽然两种引流方式各有千秋,护理方法各有侧重,但只要重视并有针对性地护理,两种方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可预防,保证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

  • 标签: 妇科肿瘤 引流方式 引流管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运用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至3月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采用早期下床活动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的7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7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部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问11~21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加强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川。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食管癌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术后短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80%(20/25),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20%(5/2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无吻合瘘发生;Ⅰ~Ⅱ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5/20);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36%(9/25);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24%(6/25);低蛋白血症占80%(20/25);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占4%(1/25);28%出现管周渗液(7/25);护理满意度为92%(23/25);随访4~15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晚期胃肠癌恶性腹水的发展。严格的规范化护理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热灌注 腹膜转移 恶性腹水 晚期胃肠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准备接受放疗,放射野皮肤无感染的初治262例鼻咽癌患者,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放射性皮炎,同时加强患者皮肤、饮食、心理等疾病知识宣教。观察并记录皮肤黏膜损伤愈合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1级238例,2级14例,3级10例。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能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的耐受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鼻咽癌 放射性皮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按胃癌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癌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短程放疗和常规放疗对直肠癌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67例。按其接受术前放疗的方式不同分为短程放疗组34例,常规放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T分期降期、保肛率、肿瘤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常规放疗组T分期降期率和保肛率分别为(41.18%,39.40%),均高于短程放疗组(20.59%,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放疗临床疗效优于短程放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保肛率